3月17日,記者從湖北鄖西服務區(qū)加油站了解到,駕駛保時捷加油卻逃單的男子已經(jīng)支付加油費。據(jù)悉,3月12日,一名年約30歲的男子駕駛保時捷,進入湖北十堰G70福銀高速鄖西服務區(qū)加油站加油,未支付費用就開車離開了。
眾所周知,保時捷是世界豪華知名汽車品牌,其市場售價不菲,普通打工人只有羨慕的份。一些普通司機上路都刻意躲著保時捷,以免發(fā)生磕碰付出高額賠償款。駕駛保時捷的司機,一般非富即貴。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上述保時捷司機加油后竟然逃單。
據(jù)加油站工作人員回憶,該保時捷加完油后,司機一直在車內(nèi)操作手機,提醒其付款502元后,司機稱“稍后付款”。因另一輛車等待加油,工作人員便移開攔車桿,去服務其他顧客。結(jié)果,保時捷司機竟然直接開車溜了。即這種加油逃單行為是故意的。
相關視頻在網(wǎng)上發(fā)布后,引發(fā)廣泛關注。加上兩省三地警方積極協(xié)助辦案,最終找到涉事司機,使其將加油款項支付給加油站。雖然該司機既支付了油款,又聯(lián)系民警口頭表達歉意,但其加油后的逃單行為仍耐人尋味,值得我們從多個角度思考這一事件。
此行為首先顛覆了普通人對豪車車主的認知。雖然我們不太清楚豪車車主們從事什么職業(yè),財富從何而來,但他們的“經(jīng)濟身份”顯而易見。若沒有財富積累,買不起也養(yǎng)不起豪車。按說,502元油款對豪車車主來說是“毛毛雨”,但其為了省錢而逃單。
也就是說,加油后逃單,讓該司機失了本該具備的富人身份。雖然富人“揮金如土”并非好現(xiàn)象,但富人為正常消費買單,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富人加油后想著逃單,究竟是真富人還是假富人,就不免讓人感到好奇。如果真富人逃單,真的很跌份。
從道德角度看,誠實是道德的基石。任何司機在加油后照單付款,是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質(zhì)。一般普通司機都不會加油后逃單,沒有想到駕駛豪車的司機竟然逃單,雖然其“經(jīng)濟身份”顯赫,但其道德素養(yǎng)遠不如廣大誠實的普通司機。
即使該豪車司機道歉又付款,但依然無法掩飾其逃單的惡劣行徑,無法抵消其違法行為。盡管其逃單金額不算巨大,情節(jié)不算非常嚴重,或許不構(gòu)成犯罪,但涉嫌故意損害公私財物,至少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應嚴格依據(jù)該法律規(guī)定給予行政處罰。
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依法嚴懲涉事司機逃單行為,也是對于關注此事的公眾的交代。
而且,該司機行為不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還耗費相關地方的警力。不僅事前有作案的主觀故意,且事后如果不是輿論和警方雙重施壓,估計也不會道歉和付費。從這個角度來說,若不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將會成為違法失德的榜樣,或起到不良示范作用。
此案給我們的啟示是,駕駛豪車的未必都是富人,即便有的豪車司機是真富人,也可能在道德等方面是貧窮的。無論是建設誠信社會還是法治社會,富人也好,普通人也罷,都應該遵守基本的法律規(guī)定和道德規(guī)范。特別是富人群體,莫做違法失信的榜樣。
據(jù)悉,警方依法將當事人傳喚至西安市公安局十里鋪派出所接受調(diào)查。是否依法處罰、如何處罰,我們需要繼續(xù)關注該事件的進展和結(jié)局。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