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黃海人
系列報道 2025年第5期
在陜西省定邊縣楊井鎮(zhèn)中心幼兒園,有這樣一位老師:她身材瘦小,卻用溫柔而堅定的力量,點亮了一盞盞童年的“心燈”;她談吐從容,卻以細膩的情感和扎實的學識,感染著每一個孩子和家庭。她叫楊軒雨,青島黃海學院教育學院2014級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國學院第二屆國學研修班的優(yōu)秀學子。從懵懂少女到“師德標兵”“教學能手”,她的成長軌跡不僅是個人的蛻變,更是黃海學院“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生動寫照。
楊軒雨用行動證明:傳統(tǒng)文化不僅能涵養(yǎng)個人品德,更能在教育沃土上開花結(jié)果,滋潤下一代的心靈。
2014級國學研修班(第二屆)結(jié)業(yè)典禮(左三為楊軒雨)
初識國學:啟蒙初心,點亮人生之路
2014年夏天,懵懂的楊軒雨推開了黃海學院國學院的大門。這次偶然的相遇,讓她從一個對國學一無所知的普通學生,成長為一個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為使命的幼教工作者。回憶起那個夏天,她感慨道:“加入國學院的那一刻,打開了我的良知之門,奠定了我一生從事幼教事業(yè)的基礎(chǔ)。”
在國學院的四年學習里,她潛心研讀《論語》《詩經(jīng)》《大學》《致良知》等經(jīng)典,晨讀、分享、交流,逐漸建立起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她開始思考,如何把這些千年文化的智慧帶給孩子,讓他們的心靈在文化的滋養(yǎng)下成長。
舞臺閃耀:用藝術(shù)才華傳播傳統(tǒng)文化
2016年,楊軒雨代表黃海學院參加《2016論語大會》,這是全國首檔《論語》益智大賽,吸引了全國百所高校參與。初賽時,她帶病參賽,與隊友即興組合,憑借出色的舞蹈才華和自信的談吐贏得評委青睞,成功晉級決賽。
備賽期間,她與隊友們在國學院角落的朗讀聲、練習舞蹈的汗水,見證了她的努力與成長。最終,她和團隊成員榮獲省級二等獎,并接受山東電視臺采訪,向全國觀眾講述自己的“黃海國學故事”。
這一經(jīng)歷不僅讓她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也讓她意識到,國學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可以融入生活、影響世界的智慧。
楊軒雨同學在論語大會期間接受山東電視臺記者采訪
扎根幼教:用傳統(tǒng)文化澆灌童心
畢業(yè)后,楊軒雨懷揣著滿腔熱忱,回到家鄉(xiāng),成為陜西定邊縣楊井鎮(zhèn)中心幼兒園的一名特崗教師。從教以來,她始終堅守“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的教育理念,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幼兒教育,努力培育孩子的良知與品格。
剛開始教學時,楊軒雨也遇到過困難。面對一群活潑好動的孩子,她一度擔心傳統(tǒng)文化是否會“太深”而難以被接受。但她沒有退縮,而是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傳統(tǒng)文化融入日常教學。她用《弟子規(guī)》教孩子們懂禮儀、用《論語》引導(dǎo)孩子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楊軒雨與孩子們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
第一屆畢業(yè)幼兒會寫字后寫給楊軒雨的作文
一次,她組織孩子們在沙池里探索水流的方向,引導(dǎo)他們在游戲中理解自然規(guī)律,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當孩子們在泥沙中拼出“仁、義、禮、智、信”五個大字時,她的眼眶濕潤了——這些古老的智慧,正在孩子們的心中悄然生根發(fā)芽。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古訓在她的課堂上不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孩子們?nèi)粘I畹膶嵺`。她會在午飯前引導(dǎo)孩子們背誦《弟子規(guī)》的“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節(jié)儉、感恩的品質(zhì)。她的教學方法深受家長和同事的認可,逐漸成為當?shù)赜捉探绲馁摺?/p>
潤物無聲:用愛與智慧守護孩子的未來
畢業(yè)后,楊軒雨帶著黃海學院國學四年的熏陶,回到陜西定邊縣楊井鎮(zhèn)中心幼兒園,成為一名特崗教師。她始終堅信,教育的真諦在于點亮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讓他們在文化的滋養(yǎng)中找到善良與智慧的根。她用行動踐行著這一信念,將《論語》的仁愛、《大學》的格物致知融入日常教學,像春雨般潤物無聲。
一次,她注意到班上有個名叫浩浩的男孩,性格內(nèi)向,總是一個人默默玩耍。楊軒雨沒有急于糾正,而是選擇陪伴。她輕聲給他講《論語》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故事,用溫暖的語調(diào)告訴他關(guān)愛與包容的意義。日復(fù)一日,浩浩開始有了變化——他會主動分享玩具,甚至在一次午休時,把自己的小枕頭遞給沒帶枕頭的同伴,小聲說:“老師說,要幫助別人。”那一刻,楊軒雨眼眶微濕,心中滿是欣慰。她知道,這顆智慧與善良的種子,已在孩子心中生根發(fā)芽。
楊軒雨的努力不僅改變了孩子,也感染了家長。在一次家長會上,一位母親動情地說:“孩子在楊老師班上,不僅學會了知識,更懂得了感恩和尊重。我們把孩子交給她,就是交給了希望。”這份信任,源于她對教育的全心投入。2023年,她被評為縣級“師德標兵”;2024年,又獲“教學能手”殊榮。2022年,她被任命為幼兒園業(yè)務(wù)副園長,用專業(yè)與愛心書寫教育新篇章。
大班及中班時期家長交流活動感悟
楊軒雨獲評2023年縣級學前教育聯(lián)盟“教學能手”榮譽稱號
楊軒雨獲評2023年定邊縣縣級 “師德標兵”榮譽稱號
2023年11月,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司專家組到幼兒園調(diào)研“安吉游戲”推廣,楊軒雨代表園方匯報工作。她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流暢的表達和對幼教的前瞻思考,贏得專家一致好評。當?shù)弥厴I(yè)于青島黃海學院而非傳統(tǒng)師范院校時,專家們驚訝不已。她卻淡然一笑:“是青島黃海學院的國學教育給了我底氣,‘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正是傳統(tǒng)文化的力量。”她的從容與才華,正是黃海學院以文化育人、以德潤心的最好證明。
楊軒雨同榆林市市長、榆林市教育局局長交流溝通
后記:讓文化之光點亮更多童心
在給恩師張維霖的信中,她寫道:“國學不僅是歷史的瑰寶,更是我人生的指南針。從黃海學院走來,我愿終生躬耕幼教,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點亮孩子的心燈,讓他們的未來充滿智慧與光明。”今天的楊軒雨,正用愛與智慧守護著孩子的童年,也將黃海學院的教育精神播撒開來。她的成長如一樹桃李,芬芳滿園,而黃海學院也因她這樣的優(yōu)秀人才,閃耀著立德樹人的榮光。
來源:國學院
文字、圖片:齊震、于笑夏、楊軒雨
排版:齊震
審核:李鎮(zhèn)江、張雪、齊震、于笑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