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一場關于數字未來的深刻變革正在發生。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聚焦數字經濟新突破——宋寶安代表強調貴州大學形成完整數字人才培養體系,每年為全省輸出8600名理工科人才;黃勇代表以“東數西算”下的貴州算力網絡為例,指出其63Eflops的算力規模、95%的智算占比已處于全國前列,并建議探索時空信息產業新基建;程燕委員則提出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內陸數據要素跨域流通。這些信號不僅折射出數字經濟邁向縱深的現實路徑,更揭示了產業鏈深層次需求的轉向:當數據成為核心生產要素時,企業對數據資產管理的專業化人才缺口正在急劇擴大。
數據資產入表:從企業成本中心到價值樞紐的革命據國家發改委《關于數據資產入表機制的探索》顯示,數據資產入表是將數據資源確認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通過會計核算體現其真實價值。這一變革對企業的直接影響已在中國資本市場顯現——2024年一季度,有18家上市公司完成數據資產入表,總額達1.02億元,貴州某影視渲染企業通過40%算力參與《哪吒之魔童鬧海》制作,其數據資產估值顯著提升即為例證。
這一背景下,黃勇代表提出的“可信時空溯源技術”與貴州“數盾工程”形成呼應——當數據交易需求爆發式增長時,如何確保資產評估的真實性、合規性和可追溯性,已成為企業能否兌現戰略價值的關鍵屏障。
從人才缺口到職業機遇:數據資產會計師的崛起在貴州大學打造的“數字人才池”之外,一個更垂直的職業正在興起。數據資產入表涉及數據采集清洗、權屬界定、成本歸集、收益預測、風險評估等全流程管理,傳統會計體系顯然難以覆蓋。貴州某頭部大數據企業負責人透露:“我們現有財務團隊缺乏對數據采集倫理、算法模型參數資產化標準的理解,導致數據采購支出長期被歸類為‘期間費用’。”而財政部《暫行規定》要求企業在2024年1月起執行新會計處理準則后,這一問題進一步放大。
數據資產會計師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關鍵角色——他們不僅需掌握《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等核心規范,還要理解數據治理、區塊鏈存證、數據安全等交叉領域的實操邏輯。某上市科技公司財報顯示,其通過引入專業團隊重新評估數據資產,三年內無形資產科目增值超3億元,印證了該崗位的商業價值。
從理論到實踐:數據資產會計師考試體系構建“能力錨點”面對市場的迫切需求,數據資產會計師考試體系通過階梯化設計實現能力精準對標。考試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三級,允許符合條件者直接報考高級,避免了傳統逐級晉升的時間成本。考試范圍覆蓋《數據資產會計管理理論》《數據資產會計管理實務》(初、中、高級)兩本核心教材,全國35個重點城市的線下考點設置進一步提升了專業化認證的公信力。
這一體系的深層意義在于搭建市場標準。以《哪吒》渲染案例中的算力成本為例,考生需在《實務》中完成算力資源分攤核算、版權收益周期預測等具體場景分析。而在資產評估環節,《理論》部分要求理解如何結合《數盾工程》的時空溯源技術判定數據資產的真實性風險溢價。通過標準化認證的企業人員,可系統掌握從資產確認、計量到信息披露的全鏈能力。
“算力底座”之上的戰略前瞻:誰將主導數字經濟規則制定?當前,貴州依托國產算力集群孵化出DeepSeek大模型等創新成果,驗證了黃勇代表“算力網絡即產業土壤”的論斷。但若缺乏專業化人才的持續供給,數據的商業價值終難突破“實驗室樣本”。程燕委員強調的跨域流通更揭示了全球化競爭中的人才維度:粵港澳大灣區數據交易所需的知識結構,必然包含對《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和國際數據主權沖突的深度認知。
當“數據要素×”行動計劃加速落地,數據資產會計師不僅是企業的合規守門人,更是價值創造的策動者。宋寶安代表所言“我敢闖、我會闖、我善闖”的貴大精神,或將在這一新職業群體中得到最務實的詮釋——他們既需理解數據資產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內在邏輯,也要在實操中平衡數據資產折舊率與市場波動,最終讓企業的數字資產從“財務報表中的數字”轉化為“資本市場的戰略籌碼”。在這場無聲的變革中,貴州的“試驗田”與全國的產業轉型訴求形成共振:誰率先構建數據資產管理的能力護城河,誰就將掌握數字經濟時代的規則話語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