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融入現代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下,中國旅游出版社將于2025年3月至6月開展2024“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創新實踐征集推廣活動。現面向各地相關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開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創新實踐項目征集。有關情況如下:
一
征集對象
1. 行政主管部門:積極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的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
2. 社會團體:致力于非遺保護、傳播、普及的社會組織、行業協會等。
3. 企事業單位:各地承擔非遺保護職能或積極開展非遺保護傳承的非遺保護中心、非遺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旅游景區等,致力于非遺創新實踐的科研機構、學校、教育機構、文化企業、旅游企業等。
4. 個人:積極開展和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非遺傳承人、藝術家、設計師、媒體人(包括自媒體創作者)、學者、非遺愛好者等人士。
二
征集范圍
申報的項目應為近兩年來開展的“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創新實踐,范圍包括:
1. 非遺與旅游、科技等其他領域跨界融合的創新實踐;
2. 融入現代生活的非遺項目的展覽、展示、展演等活動類實踐;
3. 社會團體或個人在媒體紀錄、傳播非遺方面的創新實踐,紀錄、傳播方式包括攝影作品、口述史紀錄、影片拍攝、影展、自媒體創作推廣等;
4. 社會團體或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非遺的創作實施、教學傳承、社會推廣、國際交流等方面的實踐;
5. 構建非遺生活場景、文化空間的創新實踐;
6. 地方或社群整體推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創新實踐;
7. 其他形式的創新實踐。
三
征集要求
1. 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關聯,符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精神,在實踐中推廣非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公眾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并且能夠做到正確有效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非遺。
2. 具有良好社會推廣價值,適合在更大范圍領域內復制或推廣、銷售,產生經濟效益或帶動更多機構或個人參與相關工作,對促進非遺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正面社會意義。
3. 已取得可以量化的成果,具有階段性效果,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四
征集說明
1. 申報單位/個人應在2025年4月30日之前,填寫《2024“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創新實踐征集推廣活動申報表》(詳見附件),發送至電子郵箱ichcttp@163.com。
2. 申報介紹材料(doc格式)為1500-2500字,內容包括基本情況介紹、實踐方式及過程、實踐效果、經驗總結等,并提交5張以上相關照片(像素不低于2560x1440,大小不小于2M,每張照片附20字內圖片說明并標注版權人信息)。如有音頻、視頻等輔助材料可一并提供。
3. 發送材料時,請將同一報名項目的所有材料打成一個壓縮包,并將壓縮包名字寫為報名項目名稱。
4. 申報單位/個人確保對所提供的所有資料擁有知識產權,如引發侵權糾紛,由申報主體獨立承擔全部責任。
5. 創新實踐項目及相關材料一經申報,即視為授權活動主辦單位可在本次活動宣傳、后續圖書出版等中發布及無償使用,且有轉授權的權利。
6. “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創新實踐項目名單將在2025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活動上正式揭曉,并頒發證書。
7. 中國旅游出版社將編輯出版《2024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創新實踐匯編》圖書,并將通過中國旅游出版社圖書宣傳渠道及相關媒體進行持續推廣。
五
聯系方式
聯系人:中國旅游出版社 王欣艷 張雯影
電話:010-57377151,010-57377155
郵箱地址:ichcttp@163.com
附件下載:
“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創新實踐征集推廣活動申報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