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慈善總會與新城區人民法院聯合設立“慈善法院”項目工作站正式啟動。該項目工作站以“慈善+司法”聚焦司法救助與涉罪少年幫扶,關愛涉案人員困難家庭,協同保障弱勢群體權益,構建起“雙軌監管機制”公益新模式。
據新城區慈善總會會長白京東介紹,“慈善法院”項目工作站將構建“三維立體救助體系”:第一維度是司法救助與慈善幫扶的無縫銜接,對符合條件的案件當事人,項目工作站將在宣判之日起隨之啟動“救助評估-建檔立卡-資源匹配”全流程;第二維度是專業力量與社會參與的協同共振,由組建的心理咨詢師、職業規劃師、法律援助律師構成的約105人專家庫,聯動32家企業設立就業幫扶基地;第三維度是物質支持與精神重建的雙向賦能,除基本生活保障外,更注重家庭教育指導、職業技能培訓、社會關系修復等長效幫扶。以準備幫扶的未成年兒童項目為例,工作站創新"彩虹守護計劃":紅色司法警示課堂筑牢法律底線,橙色心理疏導重建健康人格,黃色助學金保障受教育權,綠色興趣愛好培養打開人生新可能。這種剛柔并濟的幫扶模式,一定會讓受助家庭在短期內實現正向轉變。
這項創新實踐不是簡單的資源疊加,而是社會治理模式的深層變革。這也是全國首個成立的“慈善法院”項目工作站,將在司法裁判的“最后一百米”架起愛心橋梁,讓法律文書不僅傳遞公平正義,更傳遞人性溫度。它標志著呼和浩特市司法體系從“裁判終端”向“治理樞紐”的轉型升級,展現著慈善事業從“救濟補缺”到“預防干預”的質變跨越。
“我們期待通過三年努力,實現司法救助需求百分百響應,涉案未成年人百分百建檔,困難家庭子女失學率降至零的‘三個百分百’目標。”白京東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