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萬華化學發布了2024年業績快報。
2024年,萬華化學營收微增,凈利潤下滑受成本、費用及資產減值拖累大幅下滑。然而,2025年隨著產品提價、項目轉固及減值負擔減輕,盈利修復預期較為樂觀。
增收不增利
從業績快報及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公司呈現出諸多消極態勢。
截至2024年末,萬華化學的總資產達到2933.33億元,較年初增長402.93億元,增幅為15.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946.26億元,較年初增長56.70億元,增幅為6.73%。
在經營業績方面,2024年全年,萬華化學實現營業總收入1820.69億元,同比增長67.08億元,增幅為3.83%。這是萬華化學營收首次突破180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然而,歸屬凈利潤僅為130.33億元,同比下降37.83億元,降幅達22.49%。
從數據來看,盡管2024年萬華化學的營收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卻大幅下滑,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十分明顯。進一步結合三季度財報數據剖析,去年第四季度單季度內,萬華化學實現營收344.6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9.42億元,同比下降18.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4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73億元,同比下降52.83%。可以說,第四季度萬華化學的業績幾乎被“腰斬”,這無疑為其全年業績蒙上了一層陰影。
萬華化學在業績快報中解釋了利潤下降的原因: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產品銷量持續增長,但受市場價格和原料成本波動影響,整體毛利同比基本持平;公司科研投入持續增加,銷售、管理、財務等三項費用同比增長;同時,對部分投資項目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或進行報廢處理,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
在二級市場方面,萬華化學的股價在2024年整體呈現下滑趨勢。截至2025年3月18日,萬華化學股價收盤價為68.60元/股,跌幅達3.11%,當日成交額達26.97億元。總市值2154億元,較2021年峰值蒸發超2800億元,股價也跌回至2024年3月之前的水平。從滾動市盈率來看,僅為16.53倍,遠低于化學制品行業平均的46.06倍和中值38.70倍。股價持續下跌、市值縮水以及市盈率低位,均表明投資者對其未來盈利預期并不樂觀。
盈利修復預期較強
在自身發展層面,萬華化學持續推進擴產項目,如福建工業園MDI裝置技改擴產等。然而,這也導致公司負債壓力提升。
截至2024年9月末,萬華化學的總負債高達2080.40億元,且有息負債中短期借款占比較高,短期借款為860.48億元,占總負債的41.36%,增加了公司的流動性風險和償債壓力。同期,萬華化學的流動負債為1393.82億元,主要由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合同負債、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等構成;非流動負債為686.59億元,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租賃負債、遞延收益等。此外,截至2024年9月末,萬華化學的資產負債率為67.19%,顯示出公司在債務管理方面面臨的挑戰。
盡管如此,2024年,萬華化學在營收微增背景下,凈利潤下滑主要受成本、費用及資產減值拖累,但公司通過產能擴張和全球化布局夯實了長期競爭力。2025年隨著產品提價、項目轉固及減值負擔減輕,盈利修復預期較強。
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在關鍵原材料、能源和物流等成本方面的持續壓力下,海外多家大廠對歐洲、非洲、中東、印度市場的MDI和基于MDI的聚氨酯組合料提高了報價,萬華作為全球聚氨酯行業的龍頭企業,將充分受益于產品價格提漲帶來的影響。國金證券等機構亦維持“買入”評級,看好其龍頭地位與行業回暖潛力。
根據企查查顯示,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09.SH)自1978年由煙臺合成革廠起步,歷經四十余年發展,已從單一聚氨酯制造商轉型為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龍頭。
2001年1月5日,萬華化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3年完成更名后加速產業布局,形成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新興材料四大產業集群,業務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領域涵蓋建筑、汽車、電子、能源等國民經濟核心行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