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摘要:
歐盟ReFuelEU法規生效,生產地和需求地卻出現了空間上的錯配。誰能抓住機會快速完善相關制度并投產,誰就最有希望搶占市場需求放量的紅利。
撰文 | Bell
編輯 | Tang
在強制規定下,歐盟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正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
從今年1月1日開始,歐盟的ReFuelEU法規正式生效,要求所有從歐盟機場起飛的航班,必須在燃料中混合至少2%的SAF。
ReFuelEU航空法規是歐盟“Fit for 55”計劃的一部分,設定了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強制使用比例,目的是推動航空業減少碳排放。
這個政策是分階段實施的,最開始是2025年要求2%,然后逐步增加,到2030年要達到6%,2035年是20%,最終目標是2050年達到70%。
來源:Neste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歐盟還規定,如果燃料供應商沒能提供足夠的SAF,就會被罰款。所以現在整個航空業都很小心,生怕不合規。
法規第一階段的生效,讓歐盟的SAF市場正式進入了需求放量的關鍵窗口期。
根據S&P的數據,第一階段的要求讓歐洲市場在今年增加了130萬噸的SAF需求,預計2025年歐洲SAF消費量將達到190萬噸,同比增長216%。
然而,根據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最新發布的《歐洲航空環境報告》,歐洲目前的SAF產能只有100萬噸左右,這就意味著今年歐洲市場可能就會出現近90萬噸的產能缺口。
其實,到2024年為止,全球SAF的產量也才占航空燃油總用量的0.53%,雖然比2023年翻了一倍,但還是遠遠不夠用。要滿足需求,必須得大幅提高產能。
但現在歐洲的SAF新增產能卻在放緩,SAF項目屢屢遭遇挫折。
2024年,英國石油公司、殼牌、Uniper這些大公司都推遲或者減少了SAF的生產計劃。
去年6月,英國石油公司暫停了德國的一個SAF工廠,原本計劃今年投產,但現在決定專注于更有價值的業務。
7月,殼牌也暫停了荷蘭一個82萬噸產能的工廠,投產時間從今年推遲到了2030年。
10月,德國的Uniper公司干脆取消了瑞典一個200MW的氫基SAF項目,理由是“不賺錢”。
芬蘭的Neste公司也表示,在完成鹿特丹現有的SAF項目后,就沒法再推進其他計劃了。Neste的CEO坦言:“公司的債務額度已經達到了我們無法繼續維持的水平。”
EASA統計顯示,目前歐洲真正運行的SAF工廠只有5個。
圖說:歐盟正在運營的SAF設施(藍點) 來源:EASA
S&P分析說,主要原因是SAF的生產成本太高,利潤空間被壓縮,而且融資也很困難。消息人士透露:“融資是歐洲SAF行業最大的難題,金融機構現在還不太愿意掏錢。”
作為第一個提出SAF強制混摻比例的全球主要經濟體、同時也是目前最核心的市場,歐盟供需的不平衡,反而讓亞洲企業看到了進入市場的好機會。
與歐盟供不應求的情況剛好相反,亞洲SAF的計劃產能即將超出本地需求。
獨立的國際能源咨詢機構阿格斯(Argus)預計,到2025年底,亞太地區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產能將達到350萬噸,是2024年水平(124萬噸)的兩倍多。
但亞洲首次強制使用SAF要到2026年才能開始,屆時新加坡和泰國將強制執行1%的比例要求。韓國將從2027年開始使用1%的SAF,日本到2030年將強制要求10%。
路透社根據貿易數據的計算顯示,到2026年,這些要求預計將使這些國家的SAF需求僅達到其產能的14%左右。
行業預計,隨著更多生產上馬,亞洲供應可持續航空燃料的能力在今明兩年就會超過區域需求。
僅在2025年,亞洲就有多個SAF項目即將投產。
日本煉油商宇宙能源(Cosmo Energy)位于堺市煉油廠內的SAF工廠已經完工,規劃產能2.4萬噸,將從今年4月開始生產SAF燃料。
宇宙能源和日本吹田市政府合作,收集生產SAF的原料——廢棄食用油(UCO),并簽署了相關協議。吹田市預計每年將向SAF工廠提供約 27,000升UCO。
此外,泰國化工企業PTTGC也宣布,已于今年1月首次開始在國內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第一階段規劃產能為4800噸,同樣使用廢食用油作為主要原材料。
今年第四季度,中國香港生物柴油企業EcoCeres計劃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投產年產能42萬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和生物柴油生產裝置,屆時該公司的總產能達到77萬噸每年。
阿格斯亞洲生物燃料定價主管勞倫·莫菲特表示,到2026年,亞洲將仍是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凈出口國,而供給的增加也有助于降低歐洲航空公司購買SAF燃料的價格。
按照EASA收集的信息,2023年歐洲航空公司購買傳統噴氣燃料的平均價格約為每噸816歐元,而估算出的SAF燃料平均價格卻高達2768歐元每噸,是前者的三倍多。
而根據阿格斯觀察,2024-2025年之間,亞洲SAF的價格已經降至2000美元以下,并且持續呈下降趨勢。
來源:路透社
亞洲SAF需求不溫不火,歐洲卻供不應求,這種供需關系剛好可以通過進出口貿易重新匹配。
S&P分析師表示,盡管亞洲在兩年內也將采取強制性的SAF比例要求,生產商可能還是更愿意出口到需求強勁的歐洲,因為歐洲市場的財務回報往往遠超國內市場。
S&P分析師預計,歐洲至少要到2030 年,才能實現產能和供應鏈的充分覆蓋。
而中國作為SAF市場的主要玩家之一,有著特別的優勢,那就是廉價而豐富的原材料。
目前全球主流的SAF生產工藝為酯及脂肪酸加氫工藝(HEFA),是一種對餐飲廢油(地溝油)、植物油、動物脂肪的甘油三酯/飽和及不飽和脂肪酸進行加氫處理提煉的過程。
中國正是全球最大的UCO出口國。去年11月,中國稅務總局取消了UCO出口退稅規則,目的就在于保障國內UCO供給,從而增強國內SAF生產的原料穩定性和可控性。
S&P分析師表示,這說明相比UCO這種原材料,中國市場更希望出口SAF成品。
國內產能來看,截至2024年12月,隨著嘉澳環保與鵬鷂環保公告SAF完成試產,我國SAF產能已經擴容至105萬噸。
來源:智研咨詢
此外,中國在建和待投產產能近300萬噸,主要有海新能科、君恒生物、嘉澳環保、四川天舟、海科化工、金尚環保、中石化、朗坤環境等。
業界預計,產能集中投放或助力我國SAF企業搶占歐盟需求放量前的最后時間窗口。
然而,SAF項目在全球范圍內面臨推遲的風險,在中國也不例外。這說明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發展仍需強力支持。
據路透社日前報道,包括四川天舟和金尚環保在內的幾家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工廠建設商正在推遲項目啟動。
天舟將其威遠工廠2024年的投產目標推遲到了今年下半年,該工廠的年規劃產能為50萬噸,總投資10億人民幣,目標是將廢棄食用油轉化為航空燃料并出口。
該公司高管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政策不確定性和施工進度。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場,業界也在期待中國公布SAF燃料使用的相關政策。
而金尚環保也將其成都年產能50萬噸的工廠試運行時間推遲了三個月,原計劃是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設,并在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試運行。
2024年底,總部位于華東地區的嘉澳環保在連云港啟動50萬噸產能的工廠進行試運行后不久就暫停了生產。據知情人士透露,嘉澳環保正在申請出口許可證。
由于目前中國國內還沒有強制性的SAF業務規定,近期幾乎沒有國內需求,SAF生產商主要將目標鎖定在出口上。
這些SAF企業正在等待政府出臺管理SAF出口的政策,包括關稅代碼、配額管理制度和類似傳統航空燃料的退稅規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歐盟目前對中國出口的生物柴油征收“反傾銷”稅,但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并不包含在內,一定程度上利好SAF出口。
由于全球產能穩定性擔憂與投產進度放緩的雙重影響,行業目前擔心SAF的實際供給格局會偏緊。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2024年全球可持續航空燃料的預期產量是150萬噸,但實際產量只有100萬噸,與規劃產能差距過大,并稱生產速度緩慢得令人失望。
在SAF市場發展之初,生產地和需求地出現了空間上的錯配。誰能抓住機會快速完善相關制度并投產,誰就最有希望搶占市場需求放量的紅利。
參考資料:
[1]https://www.spglobal.com/commodity-insights/en/news-research/latest-news/agriculture/010325-commodities-2025-regulations-position-europe-as-saf-demand-hub-despite-market-obstacles
[2]https://www.reuters.com/sustainability/asias-green-jet-fuel-ambitions-exceed-demand-heralding-exports-2025-03-17/
[3]https://www.reuters.com/sustainability/china-green-jet-fuel-plants-push-back-start-up-amid-lack-policy-2025-02-27/
[4]https://www.reuters.com/sustainability/climate-energy/chinese-firms-invest-green-jet-fuel-anticipating-blending-rule-2024-05-16/
[5]https://biofuels-news.com/news/ecoceres-new-malaysian-biofuel-plant-to-starts-operations-this-year/
[6]https://safmagazine.com/articles/cosmo-oil-celebrates-completion-of-saf-biorefinery-project
[7]https://www.reuters.com/sustainability/climate-energy/pttgc-starts-first-sustainable-jet-fuel-production-thailand-2025-01-15/
[8]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shell-pause-construction-dutch-biofuels-facility-2024-07-02/
[9]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5110-1.html
[10]https://www.chyxx.com/industry/1209818.html
[11]https://www.theglobaleconomics.com/2025/03/17/asia-sustainable-aviation-fuel/
[12]https://bioenergytimes.com/asias-ability-to-supply-sustainable-aviation-fuel-will-outpace-regional-demand/
[13]https://bioenergytimes.com/cosmo-energy-to-launch-japans-first-domestic-sustainable-aviation-fuel-production/
[14]https://www.easa.europa.eu/en/domains/environment/eaer/sustainable-aviation-fuels
[15]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sustainable-aviation-fuel-boss-wants-more-eu-regulations-safs/
免責聲明:
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