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星艦基地(Starbase)這一周可謂胃口大開:星艦第二發射臺吞下了3000立方米的混凝土,第二座發射塔接收了首批重達數噸的導流槽鋼板,飛船S36和S37組裝進入關鍵階段。這一切,都是為了后續軌道級測試飛鋪路。這片熱土,簡直是技術狂熱與自然chill的終極碰撞。每一次混凝土的凝固、每一塊鋼板的焊接,都是對未來的承諾。
●卡車與混凝土進行曲
▲作為星艦基地目前最大在建項目,第二座發射臺(Pad B)正在上演史詩級建造。本周,一場大規模混凝土澆筑工程啟動,350輛卡車,27小時不眠不休,灌進去約3000立方米的高強度混凝土(C40級別,抗壓強度40MPa),地基硬得能扛住8200多噸推力的下一代星艦噴射。據悉,這是第二座發射臺的第二次澆筑,比上次多塞了15%的料。目標直指SpaceX高頻發射星艦的野心,支持每周一發甚至多發。
▲與此同時,第二座發射塔(Tower 2)的全新筷子(Chopsticks)——這對70米長、200噸重的捕獲機械臂——正在接受新一輪測試,調校抓取精度,誤差縮小到厘米級。第一座發射塔筷子現已成功捕獲三枚超重型助推器。
▲本周,一個意外進展令人矚目:首批導流槽鋼板運抵現場,每塊鋼板厚約2厘米、重約5噸,計劃通過數周焊接與多層混凝土回填(鋼-混凝土-鋼結構),形成比Massey梅西測試場耐熱性高出30%的防護墻。星艦觀察家Zack Golden在X上指出:「外層鋼板略薄,但設計允許后期加裝,靈活性極高。」知名航天媒體NASASpaceFlight分析認為,這一升級將把發射周轉時間從月度縮短至周度,為星艦快速復用效率注入新活力。
這波操作全是數據驅動——混凝土配比、鋼板熱導率、導流槽散熱模型,SpaceX工程師估計把CFD模擬跑了幾千次。唯一擔心是供應鏈,博卡奇卡地處德州最南端的天涯海角,鋼材和水泥能不能跟上節奏會是個關鍵考驗。
●星艦與助推器軍團列陣
建造區里,星艦的新生命正在成型。飛船和助推器忙得像在跑流水線。
飛船S35:第二代星艦第三艘飛船,今年2月從焊接轉盤挪到中心支架,3月轉至梅西測試場,先后經過三次低溫加壓測試,這周回到建造區進駐巨灣2號(Mega Bay 2),檢測達標后預裝發動機,再下一步靜態點火測試,目前看來極有可能已經鎖定IFT-9的C位。飛船飛船S36:第二代星艦第四艘飛船,同樣處在巨灣2號,現已組裝進度大概90%。
飛船S37:第二代星艦第五艘飛船,跟S36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同樣在巨灣2號,但進度慢半拍。沒有安裝襟翼、隔熱罩也沒貼全。不過,PEZ分配器已預裝在載荷艙內,估計是為IFT-11做準備。
超重型B12:70米高的龐然大物,是第一個被捕獲的超重型助推器,IFT-5回收后進駐巨灣1號,不久后移入火箭花園展示至今。有傳言稱,B12有可能在IFT-10復飛。尚無跡象顯示。
超重型B14:第二個被捕獲的超重型助推器,IFT-7回收后轉至巨灣1號進行檢測。據悉,由于在IFT-7表現完美和硬件夠硬,現在被作為IFT-9首選助推器,正在做壓力測試和閥門校驗,為接下來首次復用做準備。
超重型B15:第三個被捕獲的超重型助推器,IFT-8回收后轉至巨灣1號。3月19日火箭頂部裝上保護蓋,轉到火箭花園,與B12比肩而立。不排除有被棄用的可能。因為搬到火箭花園,據悉是為了B16騰出空間。甚至所有猛禽都已被拆除。
超重型B16:目前最新超重型助推器。今年2月底轉運至梅西測試場,進行低溫測試,3月21日回到巨灣1號。可能不飛IFT-9,而是為后續任務(IFT-10或11)做準備。
這些大家伙的每一步——從起重機吊裝到試射點火的150分貝轟鳴——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已有跡象顯示,SpaceX正專注于為IFT-9準備B14和S36,延續快速迭代的研發理念。
●星艦第九飛的腳步
IFT-8漸行漸遠,貌似IFT-9腳步漸近,但當下沒有跡象顯示下一飛的確切時間。第二代飛船連續兩次失利,不僅引發FAA雙重事故調查,可能大幅延誤審批進程,而且導致SpaceX內外多有質疑第二代飛船存在設計缺陷。如果既成事實的話,就不再只是簡單加裝減振器的「小改」,而是回歸主體設計的「大改」。這意味著技術攻關才是決定時間表的真正BOSS。不管馬斯克怎樣樂觀預計「下一艘飛船將在四到六周內就位」,都無法一步跨過技術的溝壑。
●海灘與星空的交匯
星艦基地并非只有鋼鐵與機械。在施工現場附近,沖浪者乘著海浪,起重機的影子映在沙灘上,形成一幅獨特的畫面。這里,工業的雄心與自然的節奏共存。基地的發射場地圖揭示了復雜的支持系統:甲烷、液氧、液氮和水的儲罐整齊排列,監控攝像頭遍布四周,確保每一環節萬無一失。梅西測試場的空儲罐則暗示著燃料的頻繁流動,為下一次測試蓄勢待發。
不過,這種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爭議。當地環保組織指責,施工威脅肯普氏海龜的棲息地——2024年已記錄至少5次筑巢受擾。SpaceX回應稱投入200萬美元用于生態保護,包括人工孵化項目。SpaceX承諾在推動技術邊界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這種平衡,也是星艦基地未來發展的安全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