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來自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2020年時,全國35歲人口中,每八個人,就有一個人處于單身狀態(包括未婚和離婚兩種形式)。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數量和比例均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所以,未必是王子帶著10億現金來娶絕經的你,也可能是老光棍帶著野花來和即將絕經的你搭伙過日子、共度余生。
上一篇我們提到,企業、事業或公務員招聘,將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的現象,并不會那么快從這個國家消失,只因為35歲以下的勞動力,實在太多。
具體有多少,上一篇我們沒有給出明確的結論。這一篇,我們從《世界人口展望》的模型數據中,提取到過去二十年和未來二十年的數據,將35歲以下勞動力的數量確認清楚。
未來二十年的人口數據,《世界人口展望》給了三種預測:低、中、高。其中低預測假定人口出生率非常低,而高預測假定人口出生率非常高。
所以中預測屬于相對樂觀的看法。不過從實際趨勢來看,我國未來的出生人口數據,更傾向于低預測方案。
2000年的時候,我國擁有近3.5億20-34歲區間的人口,考慮到一部分人在20-22歲仍然在讀書,所以假定這一時期的勞動力數量是3億。
對于付得起高工資的企業而言,要從全國3億人中挑選幾千上萬人,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所以學歷、年齡、專業、相貌等其實與工作關聯度不是特別高的條件,成為招聘者篩選的條件。
從2000年到現在,再到未來的二十年,這一群體的勞動力數量,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即2040年,全國仍有2.5億位于這一區間的人口。
哪怕扣除20歲-25歲(碩士在讀)的人群,也還有1.7億35歲以下的勞動力。所以以公務員、事業單位和互聯網為代表的待遇優厚的頭部單位,根本不缺優質的勞動力。
從比例看,2000年全國每4個人,就有一個在20-35歲區間。到2030年,這一比例降到最低值,為17%,之后又有小幅度的回升。
顯然,在這種現狀之下,想要解決35歲以上求職難的現象,需要一個多方參與的系統的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