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玉走到院外時,跟隨賈政的幾個小廝立刻跑過來,攔腰抱住他,七嘴八舌地說:“今天多虧了我們,老爺才對你滿意。老太太派人出來問了好幾次,都是我們回話說老爺很喜歡。不然,要是老太太叫你進去,你就沒機會展示才華了。大家都說,你剛才寫的那些詩比世人的都強。今天得了這樣的好彩頭,該賞賞我們了。”寶玉聽了,笑著說:“每人一吊錢。”小廝們卻說:“誰沒見過那一吊錢!把這荷包賞給我們吧。”說著,一個小廝上來解寶玉的荷包,另一個解他的扇囊,不容分說,把寶玉身上佩戴的東西都解了下來。然后他們說:“好好送他上去吧。”其中一個抱起寶玉,其他人圍著他,一起把他送到賈母居住的二門前。
這時,賈母已經讓人來問了好幾次情況。奶媽和丫鬟們跟著寶玉進來,看到賈母后,知道寶玉并沒有被為難,心里自然很高興。
過了一會兒,襲人端了茶過來,發現寶玉身邊佩戴的東西一件都不見了,便笑著說:“原來那些沒臉的東西把少爺帶的東西都解走了。”林黛玉聽到這話,走過來一看,果然一件都沒有了。她便對寶玉說:“我送給你的那個荷包也被他們拿走了吧?以后要是再想得到我送的東西,可就沒機會了!”說完,黛玉生氣地回到自己房間,把前幾天寶玉求她做的那個還沒做完一半的香袋兒拿出來,賭氣就要剪掉。寶玉看到黛玉生氣了,知道事情不妙,趕緊追過去,但已經晚了,香袋已經被剪破了。
寶玉之前見過這個香囊,雖然還沒做完,但做工十分精巧,黛玉肯定花了不少心思。如今看到黛玉無故剪了它,心里也很生氣。于是他趕緊解開衣領,從里面的紅襖襟上把黛玉送給他的那個荷包解下來,遞給黛玉看,說道:“你看看這是什么!我哪一次把你的東西給別人了?”林黛玉看到寶玉把她的荷包珍藏在內衣里面,顯然是怕被人拿走,這才意識到自己太莽撞了,沒弄清楚情況就剪了香袋。她又羞愧又生氣,低著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寶玉接著說:“你也不用剪了,我知道你是懶得給我東西。我把這荷包還給你,這樣好不好?”說著,他把荷包扔到黛玉懷里,轉身就走。黛玉看到他這樣,反而更加生氣,氣得嗓子發哽,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她拿起荷包又要剪。寶玉見狀,趕緊轉身搶過來,笑著說:“好妹妹,饒了它吧!”黛玉把剪刀一扔,擦著眼淚說:“你別一會兒對我好,一會兒又不好。要是生氣,就別理我了,這算什么!”說完,她賭氣爬上床,背對著寶玉躺著,繼續擦眼淚。寶玉見狀,趕緊湊上去,連聲叫著“妹妹”,一個勁兒地道歉。
前面賈母大聲叫著找寶玉。眾奶娘和丫鬟們忙回答說:“寶玉在林姑娘房里呢。”賈母聽了,說道:“好,好,好!讓他和姐妹們一起玩一會兒吧。他剛被他老子管了那么久,讓他開心一會兒。只是別讓他們吵嘴,不許欺負他。”眾人答應著。
黛玉被寶玉纏得沒辦法,只好起身說:“你想讓我不得安寧,那我就離開你。”說著就要往外走。寶玉笑著說:“你去哪兒,我就跟到哪兒。”說著,他還拿起荷包重新系在身上。黛玉伸手去搶,說道:“你說不要了,這會兒又戴上,我也替你害臊呢!”說完,“嗤”的一聲又笑了。寶玉說:“好妹妹,明兒再給我做一個香袋兒吧。”黛玉說:“那得看我高不高興了。”說著,兩人一起走出房間,來到王夫人的上房。正好寶釵也在那里。
此時,王夫人那邊非常熱鬧。原來,賈薔已經從姑蘇(蘇州)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并且聘請了教習(戲劇老師),還準備好了行頭(戲服、道具等)等事宜。這些女孩被買來是為了組建一個家班戲班子,供府中娛樂。
與此同時,薛姨媽搬到了東北角的一所幽靜的房子里居住。她之前住的梨香院已經被騰了出來,經過重新修繕后,專門用來讓教習教授女孩子們演戲。此外,賈府還安排了家中一些曾經學過歌唱、如今已經年老的女仆來帶領和管理這些學戲的女孩。賈薔被任命負責管理戲班子的日常開支、銀錢出入,以及大小事務的物料和賬目。
林之孝家的來向王夫人匯報說:“我們已經找好了十個年輕的小尼姑和小道姑,連同她們的新道袍也準備好了。另外,還有一個帶發修行的女子,她本是蘇州人,出身于讀書仕宦之家。因為這位姑娘從小體弱多病,家里為她買了許多替身,但都不管用。最后,她自己出家修行,身體才逐漸好轉。她今年十八歲,法名妙玉。她的父母已經去世,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和一個小丫頭服侍她。她文墨精通,經文也不用再學了,而且容貌出眾。聽說‘長安’(京城)有觀音遺跡和貝葉經文,她去年隨師父來到這里,現在住在西門外的牟尼院。她的師父擅長先天神數,去年冬天圓寂了。妙玉本想送師父的靈柩回鄉,但師父臨終前留下遺言,說她‘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將來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因此,她沒有回鄉。”
王夫人沒等林之孝家的說完,就說道:“既然這樣,我們為什么不把她接過來呢?”林之孝家的說:“我們去接她,但她表示‘侯門公府,必定會以權勢壓人,我是不會去的。’”王夫人笑著說:“她既然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然會有些驕傲。那我們就下個帖子請她,又何妨呢?”林之孝家的答應后退了出去,命書啟相公(負責寫信的人)寫了一張請帖去邀請妙玉。第二天,又派人備好車轎去接她。至于后來的情況,暫時先擱置不提,此時無法詳細說明。
當時,有人來稟報鳳姐,說工程上需要糊東西的紗綾,請她去開樓挑選;還有人來請她開庫,收納金銀器皿。王夫人以及上房的丫鬟們也都忙得不可開交。寶釵見狀,便說:“咱們別在這里礙手礙腳的,去找探丫頭吧。”于是,她和寶玉、黛玉一起到迎春等人的房間里去閑玩,也沒什么特別的事情。
王夫人等人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直到十月快結束時,所有的事情才終于準備妥當:各處負責監管的人都交清了賬目;各處的古董文玩也都擺放齊備;負責采購鳥雀的人已經買齊了仙鶴、孔雀以及鹿、兔、雞、鵝等,交給園中各處按照景觀飼養;賈薔那邊也排演出了二十出雜戲;小尼姑和小道姑也都學會了念幾卷經咒。賈政這才稍微松了一口氣,于是請賈母等人進園查看,仔細斟酌,把一切細節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再也沒有遺漏或不妥的地方了。于是,賈政選定日期上奏折。奏折呈上的那天,皇帝朱批批準:次年正月十五上元節(元宵節)那天,恩準賈妃回家省親。賈府接到這道恩旨后,更加晝夜忙碌,連過年都沒好好過。
轉眼間,元宵節即將到來。從正月初八開始,就有太監出來查看方向,安排各種事宜:比如在哪里更衣、在哪里休息、在哪里接受朝拜、在哪里開宴,以及在哪里退息等。此外,還有負責巡察和總管安全的太監,帶著許多小太監出來布置各處的警戒線和圍幕,并指示賈府的人員在哪些地方退下、跪拜、進膳以及如何奏報等,各種禮儀規矩繁多復雜。
外面,工部的官員和五城兵備道的人員也忙碌起來,負責打掃街道,驅趕閑雜人等。賈赦等人則監督工匠搭建花燈和準備煙火等。到了正月十四,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妥當。這一夜,賈府上下沒有人能夠安心睡覺。
正月十五凌晨五更天,賈母和其他有爵位的人都按照各自的品級穿上了隆重的禮服。大觀園內,到處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帷帳上繡著飛舞的蟠龍,簾子上繪著彩鳳,金銀器皿閃耀著光芒,珠寶飾品爭奇斗艷,銅鼎里焚燒著百合香,花瓶中插著長春花,整個園子靜悄悄的,連咳嗽聲都聽不到。
賈赦和其他男性族人在西街門外等候,賈母和其他女眷則在榮府大門外等候。街頭巷尾都用圍幕擋得嚴嚴實實。大家等得有些不耐煩的時候,忽然有一位騎著大馬的太監趕來。賈母忙把他迎進來,詢問消息。太監說:“時間還早得很呢!元妃未初刻(下午一點到三點)才用過晚膳,未正二刻(下午兩點到三點)還要去寶靈宮拜佛,酉初刻(晚上七點到九點)才會進大明宮領宴看燈,到時候才會請旨出發,估計戌初(晚上九點)才能動身呢。”
鳳姐聽了后說:“既然這樣,老太太、太太們不如先回房休息,到時候再來也不遲。”于是,賈母等人暫時回房休息,園子里的事就交給鳳姐來打理。鳳姐還安排執事人帶領太監們去吃飯。
這時候,一擔擔的蠟燭被挑進來,仆人們開始在園子里各處點燈。剛點完燈,忽然聽到外面傳來馬蹄奔跑的聲音。緊接著,有十來個太監氣喘吁吁地跑進來,一邊跑一邊拍手。這些太監們心里都明白,拍手的意思是“來了,來了”,于是他們各自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站好。
賈赦帶領家族中的子侄們在西街門外等候,而賈母則帶領家族中的女眷們在大門外迎接。
過了半天,四周一片寂靜。忽然,一對穿著紅衣的太監騎著馬緩緩走來,到了西街門后下了馬,把馬牽到圍幕外面,然后垂手站在西邊。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對太監,也是這樣做的。很快,來了十幾對太監,接著隱隱約約傳來細樂的聲音。隨后是一對對龍旗、鳳扇、雉羽、夔頭等儀仗,還有鍍金的提爐,里面焚著御香。接著是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后面是一個穿著朝服的人(元春)。又有值班的太監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物品。一隊隊儀仗過后,最后是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的鑾輿(轎子),緩緩走來。賈母等人連忙跪在路旁。這時,幾個太監飛跑過來,扶起了賈母、邢夫人和王夫人。
鑾輿抬進大門,進入儀門后往東走,來到一所院落門前。有拿著拂塵的太監跪下請元春下輿更衣。于是,鑾輿抬進門內,太監們散去,只剩下昭容(女官)、彩嬪等引導元春下輿。只見院內各種花燈閃耀,都是用紗和綾綢扎成的,非常精致。上面有一塊匾燈,寫著“體仁沐德”四個字。元春進屋更衣后,又上輿進入大觀園。只見園中香煙繚繞,花燈閃爍,處處燈光交相輝映,細樂(管弦樂區別于鑼鼓)聲不絕于耳,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盡顯富貴風流。
——寫到這里,石頭(作者)回想當初在大荒山、青埂峰下那般凄涼寂寞,若不是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將她帶到人間,又怎能見到這般繁華盛景?她本想寫一篇《燈月賦》或《省親頌》來記錄今日之事,但又怕落入其他書的俗套。按此時的盛景,即使寫一篇賦或贊,也無法完全形容其美妙;即使不寫賦贊,讀者諸公也能想象出其中的豪華富麗。所以,不妨省下這些筆墨,還是說正經事為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