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店里究竟能不能吸煙?這是個看似簡單卻很復雜的問題。
近日,浙江杭州,一名女顧客與吸煙者們發生了爭執。
起因是女子晚上出去吃燒烤,在燒烤店里聞到了很濃的煙味,環顧四周,發現抽煙的是兩名男子。
于是女子叫來服務員,要求服務員前去勸阻,但是服務員很為難,幫不了這個忙,女子又叫了一位服務員,這位服務員還是不愿意幫忙。
服務員可能是不想背鍋,怕擔責任,說要等老板來才能解決。但是女子等不了了,親自去跟兩名男子溝通,讓他們別抽了。
起初,兩名男子的態度很不錯,聽見女子叫他們別抽了,他們就把煙給掐了。但是女子吃完燒烤,準備離開的時候,這兩名男子又抽上了。
按理說,女子都打算走了,人家抽就抽唄,但是女子可能覺得既然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就一定要守法守紀,即便自己聞不到,也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女子又不走了,再次上前跟兩名男子溝通,讓他們別抽了。這回兩名男子的態度就沒有第一次那么好了,沒有掐掉香煙,而是反問女子:別人也在抽,你為什么不管別人只管我們?
女子環顧四周,發現確實有一對情侶中的男生也在抽煙,然后掏出手機錄制視頻,打算保留證據留著投訴。
情侶中抽煙的男生看見自己被拍了,肯定不樂意啊,稱女子的行為已經侵犯了他的隱私權,要判三到五年。
這名男生還自稱手下有十幾個律師:我抽煙只罰50至200元,如果店家被罰,多少錢我都給出了,你們一天能賺幾個錢?
一時間,女子在燒烤店里跟眾人爭吵開來,很多無關的顧客也紛紛加入進來,譴責女子不該多管閑事,既然不能聞煙味,為什么還要出來吃飯?
女子見這么多人“團結起來”,更加惱火,但也不敢硬剛了,直接撥通了報警電話。
民警來到現場后,先跟店主溝通了一下張貼禁煙標志的事,因為店主沒有張貼禁煙標志,所以追究店主的責任。
然后民警安撫女子的情緒,并表示杭州有的營業場所是可以抽煙的,最終解釋權是歸店主,如果不能接受煙味,可以換一家店吃飯。
女子雖然不愿意接受的這樣的說法,但是也沒有過多糾纏,直接回家了。
到家后越想越氣,專門查了相關條例,這才得知原來杭州已經實施了全面禁煙,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餐廳屬于公共場所,在室內餐廳吸煙涉嫌違法。同時,該細則還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而且,室內公共場所禁煙貌似還是全國性的。
理清思路后,女子再次撥打110,要求民警和她一起返回店里,告訴店主和抽煙者不能抽煙的事兒。
民警答應了女子的訴求,再次返回店里,和店主和顧客一一說明了情況。顧客要求女子刪除視頻,但是民警跟上級確認過之后,告知他們女子拍攝視頻是合法的。
之前抽煙的那名男生開始用一些臟話辱罵女子,包括“出門就被車撞”“全家……”“被狗咬了難道還要咬狗一口嗎”等話。為了不讓事態失控,民警將他們帶回了所里。
女子要求對男方做出處罰,但輕微辱罵夠不上行政處罰,只要求男方道歉就可以了,而女子根本不接受道歉。
讓女子感到不滿意的是,民警一直在勸說;抽煙這么小的事情何必要鬧這么大。
女子覺得,抽煙這件事雖然小,但錯的是他們,而不是較真的自己,憑什么要自己妥協?
最終,女子曝光了整件事情的經過,訴求是民警加強重視,之后碰到類似情況不要不當回事,保證每個公民的健康權。
個人觀點,完全支持民警的處理方式,女子的訴求合情合理,但對社會規則缺少最基本的常識。
現實生活中,不合條例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一切都要按照條例循規蹈矩,弊遠大于利。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城市里是不讓隨意擺攤的,但是只要不影響交通,很多情況下都是默許的。如果按照女子的邏輯,整個城市一個擺攤的攤位都不存在了,受傷的不單單是以此謀生的人,還有深夜下班無處買飯的打工人。
生意難做,如果燒烤店真的全面禁煙了,損失的生意恐怕不止一半。全國各地的燒烤店老板恐怕要面臨一波失業潮了,這個后果是誰都承擔不了的。
存在的,不一定是對的,對的,也不一定是非要普世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簡單的哲學道理學起來容易用起來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