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3月報道,面對國際上某些不合理訴求,中國在近期國際事務中明確表態,堅決不接受任何談判。這一堅定立場引發全球熱議,背后是復雜的國際關系博弈。
近期,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今年1月曾宣稱,LNG應成為貿易談判的“籌碼”。但中國并未配合,這對試圖獲得合同以啟動新項目的美國天然氣商來說是個壞兆頭。
自2025年2月10日起,中國為反制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液化天然氣(LNG)加征幅度達15%。彭博社3月18日報道,此后中國已有40天未從美國進口LNG。船舶跟蹤數據顯示,當下無美國LNG運往中國。海關總署數據表明,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415.84萬噸,占同期進口總量的5.4%,彼時美國是中國LNG供應國中的第五位。
液化天然氣(LNG)(資料圖)
如今,中國買家積極轉向其他國家和地區采購LNG。與美國賣家簽有長期合作的中國買家,甚至將本應輸入國內的LNG轉售給歐洲,不愿與美國賣家簽訂新協議。就在3月17日,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能源發布新聞稿,宣布自2027年起的15年內,每年向中國華潤燃氣供應約60萬噸LNG。這是該公司首次以獨立公司身份與中國客戶簽署長期銷售協議,也是華潤燃氣首次簽訂為期15年的LNG采購合同。此合作彰顯中澳貿易關系改善成果,也凸顯中國拓展能源進口渠道、降低對美能源依賴的行動與決心。
近年來,美國在貿易領域頻繁向中國發難。當地時間3月12日,美國政府正式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的高額關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指出,這是借國家安全之名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之實,嚴重違反多邊貿易規則。此前,2月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中國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產業商品新增10%關稅,涵蓋新能源設備、電子產品等領域。2月27日,又以芬太尼問題為由,額外加征10%關稅,總稅率提至20%,還要求審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執行情況,甚至威脅修改中國最惠國待遇。
液化天然氣(LNG)(資料圖)
在新興領域,美國計劃對使用中國船舶運輸至美國港口的貨物征收高額關稅,而中國船舶在全球集裝箱船市場占比達81%,散貨船占比75%,這無疑將給全球航運成本帶來巨大沖擊。2月21日,美國簽署《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禁止美國資本投資中國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核心領域,甚至威脅終止1984年《中美稅收協定》,這將使中企赴美投資稅負成本可能大幅增加。
3月4日,商務部宣布將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兩用物項對其出口。針對美國鋼鋁關稅,中國對美大豆加征10%、棉花/小麥/玉米加征15%關稅,并限制稀土加工技術出口,逐步取消美國煤炭、液化天然氣進口資質,深化與俄羅斯、中東的能源合作,同時讓美國383家肉類加工廠輸華資質于3月16日失效。
貿易(資料圖)
從全球影響來看,美國在貿易方面的單邊主義行為嚴重破壞了多邊貿易體制。世界貿易組織倡導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美國單邊加征關稅削弱了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加劇了國際貿易緊張局勢。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伊恩?貝格警告,這可能導致經濟衰退。美國《紐約時報》分析,各國對美國的反制性關稅措施將影響美近800萬人就業,美國農民將受到嚴重沖擊。
中國此次明確不接受談判,堅決不再對不合理要求做出讓步,彰顯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中國并非拒絕合理的交流與合作,而是堅決抵制那些損害自身利益的行為。這一立場也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不會任由他國欺凌,將堅定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在國際舞臺上維護公平正義,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