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大枝圈枝苗+高接換種”良種豐產園建設新技術
廣西縣域特色作物靈山荔枝試驗站專項(TS202129);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良種繁育與生產配套技術崗位專項(CARS-32-02)。
_黎仿文等
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為無患子科荔 枝屬植物,原產于我國南方,已有 2 300 多年的栽培歷史 ,其果實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有嶺南果王的譽稱。我國是全球荔枝第一主產國,2022 年我國荔枝種植面積達 52.61 hm2 ,約占全球荔枝種植總面積的 65%,產量 222.27 萬 t,產值達 353.92 億元。近年來荔枝主產區政府部門高度重視荔枝產業的發展,并加大了人力財力的投入,使得果農種植積極性得到了提高。目前,全國荔枝產業從業人員超過 105 萬人,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真正實現了小產業、大效益。荔枝產業已成為部分農業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荔枝品種結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廣西產區黑葉、懷枝 2 個品種栽培面積仍然占據主導,品種結構調整仍需加大力度。為適應荔枝產業發展市場需求,優化調整品種結構,選育推廣荔枝新品種勢在必行。推廣荔枝優良新品種采用傳統培育種植嫁接苗的方法需要 6~7 年才能進入豐產期,即前 2 年先培育良種嫁接苗,選地建園種植符合出圃規格的良種嫁接苗,定植后幼樹至少要經過幼齡樹果園管理、整形培養豐產樹形,還需 4~5 年才能結果投產進入豐產期,時間長、效率相對較低?;蚴怯脙灹计贩N接穗對老舊果園進行高接換種,但此方法因為高接換種技術存在砧穗組合親和力、嫁接成活率低,樹勢恢復周期長,良種接穗繁育缺乏規范等問題,遠遠不能滿足產業換種需求 。
已有研究表明,懷枝屬于廣親和荔枝砧木品種,利用懷枝作砧木與嶺豐糯、鳳山紅燈籠、草莓荔、貴妃紅等多個品種嫁接,親和性表現均較好。為了加快荔枝優良新品種的推廣,尋找荔枝良種豐產園快速建成的新方法,2019 年本團隊在廣西興業縣開始探索繁育懷枝砧木大枝圈枝苗,2020年 3 月在靈山縣靈城鎮旺圩村選擇坡度<30°的地塊(原為 2 hm2 茶園坡地,按行株距 6 m×4 m開墾)直接種植建園,系統探索總結了大枝圈枝苗下樹后建園種植、種植后管理、高接換種和高接后管理技術。該園于 2021 年進行高接換種,2022 年部分開始結果試產,2023 年已全面進入豐產期,平均單株冠幅達 3.2 m×3.5 m,單株產量最高達 48 kg。荔枝新建園推薦采用先培育種植懷枝大枝圈枝砧木苗,再高接換種新品種的新方法,旨在解決高接換種嫁接不親和的問題,并能提前2~3 年結果投產進入豐產期。2020 年以來,該技術已逐步推廣應用到廣東茂名、陽西,海南海口,云南屏邊及四川瀘州等荔枝產區并初見成效?,F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1 砧木大枝圈枝苗繁育
砧穗品種選擇是高接換種成功的關鍵環節,砧木應選擇懷枝(禾荔)、白臘、白糖罌等具有廣親和特性的品種的枝條進行圈枝育苗。
1.1 時間和枝條選擇
南方荔枝產區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圈枝繁育,但以春、夏季的效果較佳??煽紤]在 6—8月進行圈枝,次年 2—4 月即可下樹直接種植。選取生長健壯、有較多綠葉、無嚴重病蟲害且基部直徑 8~10 cm 的大枝。健壯的枝條營養生長旺盛,形成層細胞分裂活躍,圈枝剝皮容易,剝皮口容易形成愈傷組織,且生根快,不定根數量多(圖 1)。
圖 1 懷枝大枝圈枝包裹基質生根情況
1.2 環狀圈枝剝皮
在選定的枝條中下部,選擇平直、較光滑的枝段進行環狀圈枝剝皮,用鋒利的小刀在上端和下端各環割一圈,兩端距離為枝條直徑的 1.5 倍,注意環割口要平滑。然后用木槌敲裂兩個環割口中間部分的樹皮,將其剝落。剝皮后用刀背輕刮去形成層,晾曬 1 周備用。
1.3 包裹生根營養基質
包裹的生根營養基質材料可以選擇椰糠、水草,也可用黏度適宜的田泥和稻草以 7∶3 的比例混合作為基質。以常選用的椰糠、水草為例,基質準備:先將椰糠、水草用水浸泡 6~8 h,然后把充分吸水的基質擠壓至不滴水,用手抓緊成團狀最好。薄膜選擇質地均勻干凈、厚度適宜的材料。在包裹時先將一塊塑料薄膜在剝皮處下方用繩子扎緊,呈喇叭口狀,填入準備好的基質并壓緊,并使上端剝皮口處于基質團中部偏上的位置,然后將塑料薄膜上端扎緊成團即可。
1.4 下樹出圃
圈枝苗在母樹上生長 2~3 次根后(即肉質根分叉生長 2~3 次),待第 2 次或第 3 次木質化轉為褐色后方可下樹出圃。下樹時,先將圈枝苗基質團的底部從母樹割離,隨即修去多余的枝條,保證基質團上方 60 cm 內無分枝,并在基質團上方 60~70 cm 處截斷定干(圖 2)。
圖 2 下樹的合格出圃的懷枝大枝圈枝苗
2 園地選擇及備耕
2.1 園地選擇
根據荔枝生長發育和果實品質形成所需的關鍵氣候、生態和土壤等條件進行規劃建園。宜選擇交通方便、有灌溉條件、耕作層較深厚的緩坡地建園,也可以考慮選擇開發山地和丘陵坡地建園,宜選擇山坳谷地或西北坡向有高山屏障的位置,坡度在 30°以下的緩坡地。建園坡地也需要考慮近水源或者附近可以打井或建造蓄水池的地方。
2.2 備耕
山地和丘陵坡地開墾建園,要根據地形等高線走向按行距 5~6 m 規劃修建好水平或內傾式梯田,再按株距 4~5 m 挖種植坑。在坡度較緩或平坡地建園,不用修建梯田,可按等高線走向直接先挖種植坑備耕種植,以后通過逐年土壤管理修筑田埂,最后修筑成梯田。最好種植前按株距定點在行內提前挖長、寬、深均為 1 m 的種植坑。挖好的種植坑經 3~4 個月風化后可放有機肥拌土回填,每個種植坑內底層放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40 kg,并添加適量土壤,與有機肥攪拌均勻,厚度 50~60 cm,之后在其上面再回填蓋土,至高出地面約 20 cm,并做成直徑 110 cm 的樹盆狀的土堆備用。在土堆中間挖長、寬、深各 50 cm的定植穴。圈枝苗可在定植穴上種植,使根系泥團能完全埋入定植穴內而避免直接接觸到有機肥。
3 建園種植
3.1 種植時期
新建果園需安裝好灌淋水管道設施,大枝圈枝苗下樹后可直接種植。一年內除冬季低溫和夏季(6—7 月)高溫外均可種植。一般最適宜種植的時期為春季(2—4 月),此季節氣溫回升且穩定,雨水充足,有利于種植成活、生長發育和根系生長恢復。其次也可以在夏季高溫過后的 9—10 月種植,種植后仍可發根并長 1~2 次新梢至老熟后安全過冬。
3.2 種植方法
種植大枝圈枝苗時,先小心把包裹根系泥團的塑料薄膜解除,用手扶著根系泥團并把整株苗木移放到定植穴內,扶正苗木再培土,邊培土邊輕輕壓實,避免用力過大壓踏,以免傷根。培土蓋于苗木約 40 cm 深,即蓋土高于地面約 10 cm即可,然后用泥土在定植苗木周圍筑成直徑 100cm 的圓形樹盤。種植后向樹盤內淋足定根水。
3.3 覆蓋遮陰
種植后用遮陽網對樹盤及整株苗木進行遮陰,能有效提高成活率。具體做法:在樹盤四周先插穩 4 根高出苗木 10~20 cm 的木條柱,直接用遮陽網覆蓋頂部和四周并綁穩固定于木條柱上,把整株苗木覆蓋在內(圖 3),可起到遮陰、保濕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成活率。
圖 3 種植及覆蓋遮陽網遮陰
4 種植后砧樹管理
種植后要經常檢查成活情況,發現有死苗要及時補種。為了保證種植真正成活并盡快培養出高接備用母枝,需抓好以下關鍵技術環節。
4.1 及時灌淋水
遇晴天干旱時應及時灌水或淋水,保持樹盤內土壤適當濕潤;雨水多時要注意排水,防止積水傷根。
4.2 保留新梢枝葉養根
荔枝種植成活與樹體營養及根系立地土壤性質密切相關,大枝圈枝苗種植后 30~45 d 會陸續萌芽抽新梢,因為先消耗圈枝苗下樹前母樹枝干貯藏的營養,促發苗木主干上較多隱芽萌發抽新梢和展葉,此時根系未恢復生長,苗木仍未真正成活。種植后第 1 次抽發的新梢原則上應全部保留,以進一步養根、遮陰樹干及后續選留高接換種備用主枝。
當第 1 次新梢葉片老熟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營養回流促發根系萌動恢復生長,根系吸收輸送礦質營養與葉片光合作用制造回送有機營養達到動態平衡時,苗木才真正成活并抽發第 2 次新梢(圖 4)。
圖 4 種植后 2 個月成活植株生長勢(疏枝前)
4.3 選留枝梢和摘頂
開始抽發第 2 次新梢時,可在植株不同方位選留 5~8 條相對粗壯的枝條,保留頂芽生長,最終培養成具有一定粗度、充實且芽眼飽滿的高接換種備用枝條,其余枝梢全部摘除頂芽,但要保留所有枝梢老熟葉片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補充樹體有機營養。當第 2 次新梢枝葉老熟后才可拆除覆蓋的遮陽網,并適當疏除主干底部離地面 15~20 cm 內的全部枝條及樹冠內過密、蔭蔽、過細的枝條。
4.4 施肥和防蟲
圈枝苗種植后抽生第 1 次新梢轉綠后至第 2次抽發新梢時方可開始考慮施肥,前 3 個月內最好不要直接單施化肥,而是用 10%腐熟的稀人糞尿或稀豬牛糞水,由稀逐步加濃淋施;4~5 個月后,可在 50%腐熟人畜糞水中每株加入 10~15 g尿素;1 年后每株可施復合肥 25~30 g 加氯化鉀15~20 g、過磷酸鈣 50~70 g,單獨施或加入稀糞水中淋施。新種植大枝圈枝苗幼齡樹還需精心管理,防止金龜子成蟲、蠐螬或白蟻等對嫩枝葉的危害。
5 高接換種
當選留枝條直徑達到 0.8 cm 時就可進行高接換種。
5.1 品種選擇
高接換種對接穗品種的選擇首先考慮市場需求,鮮食型品種還要求品質優、穩產、果型大、果皮外觀色艷、香氣濃郁,能成為當地主推荔枝優良新品種。如仙進奉、越州紅等具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力、相對穩定的產量,管理難度較低,成本投入較少。如果具有較高的管理技術和管理條件,可選擇價格較高,但產量相對較低的冰荔與無核荔,但還需要考慮砧穗品種組合嫁接親和性的問題。
5.2 嫁接時間
為了提高成活率以及方便管理,可考慮進行春接(3—4 月)或是秋接(9—10 月),也可以在夏季進行嫁接,針對夏季溫度較高的問題采取必要應對措施能提高成活率,主要是嫁接后需要在嫁接樹上方布置好遮陽網,避免強烈太陽照射使接穗脫水死亡導致成活率低下(圖 5)。
圖 5 夏接后用遮陽網遮陰
5.3 接穗采集
在選擇好接穗品種后,在嫁接前 5~7 d 應對接穗進行“壓芽”即打頂處理,用枝剪剪去結果母枝前端未老熟部分,促使其老熟部分營養集中流向側芽而促進萌動,此時采的接穗嫁接后會提高出芽率及成活率。
5.4 小枝切接技術
5.4.1 削砧木
選擇分布于樹冠內朝向不同的 5~8 條大枝(依據樹體情況酌情加減),將其回縮剪到離樹枝基部 20~25 cm 處(切割時注意保證切口光滑平整,切割枝條相對直立時需要由內而外斜向下切割,以保證接口處無積水),回縮剪口下盡量保留一定的綠葉。保留樹冠中間相對直立的一條較大的枝條作為抽水枝,將其余大枝從基部剪除。選擇砧木回縮枝條相對平滑直立的一面,用嫁接刀削平剪口,從剪口處向下縱切 1 刀,長度 2~3cm,切開嫁接口時,可以在韌皮部往內 1~2 mm處下刀,使得切開的皮略帶木質部。
5.4.2 削接穗
削接穗需要將接穗剪成至少含有 1 個飽滿芽、長 3~5 cm 的小段。在芽上方剪口用嫁接刀修平整,而后在芽下方于 0.5~1.0 cm 處起刀向下平整削去皮層,深度剛好至木質部,長度 2~3 cm的長切口(注意切面要平滑,不要有毛刺)。完成后在長切面背面起刀,與長切面呈 30~45°,切面與長切面交叉最佳。
5.4.3 插接穗及包扎
將接穗插入嫁接口內,長切面緊貼內部,短切面緊貼接皮,接穗與砧木兩者至少有一側形成層對齊,插接穗時要注意力度,切勿將切好的皮折斷。將接穗放置好后,用 0.01~0.03 mm 厚的嫁接專用的單層尼龍薄膜從砧木切口下方 2 cm處由下而上交叉纏繞,將接穗和砧木切口以上部位全部包嚴密封固定。
6 高接后管理
6.1 噴藥防蟻
螞蟻特別喜歡咬破嫁接包扎薄膜,吸取其中形成的水珠從而造成接穗脫水死亡,嫁接好后應該立即噴灑殺蟲藥 2~3 次,藥劑可選擇 0.6%百蟲靈殺蟲粉劑,按 3 g/m2 用量均勻噴灑在嫁接樹根表土周圍以及嫁接口上。
6.2 及時抹不定芽和解綁
嫁接后砧木上很快會萌發許多的不定芽,應該及時將其抹去。一般 4~7 d 抹 1 次,避免砧木過多抽生不定芽消耗營養和水分,接穗抽發新芽對營養與水分的競爭能力弱,從而生長緩慢甚至在消耗完接穗原有養分后死亡。
對于順利成活的接穗應該加強管理,當抽生第 2 次枝梢老熟后應及時解綁,即解除嫁接口包扎的薄膜,避免接穗生長過快導致嫁接膜勒緊接穗或嫁接膜嵌入接穗皮層中。
6.3 水肥管理
高接后10~15 d如遇特別干旱天氣要及時淋水或灌水,適當覆蓋,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雨季要及時排除積水。另外,嫁接 2 周后要檢查是否成活,發現接穗變黑、干枯確認不成活的,要及時進行補接。
嫁接成活抽生第 2 次枝梢老熟后可適當施肥。前期以培養健壯的樹勢、促進枝梢快速生長為目的,以淋施稀薄含氮水肥為主,每月每株淋施 1 次 30%稀糞水 30~50 kg,可在糞水中加入20 g 左右的尿素。山坡地荔枝成年樹深施生態有機肥能提高各土層的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含量,尤其能明顯提高 20~60 cm 耕作層養分。
在 11—12 月末次秋梢老熟后,每株根際施加腐熟的雞糞 5~10 kg+鈣鎂磷肥 0.5 kg。方法為在樹冠滴水線東西或南北兩側挖溝,將肥料與土壤在溝中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平鋪在溝內然后在上方蓋土即可。
6.4 病蟲害防控
在接穗出芽后及每次抽發新梢時需要及時噴藥防控灰象甲、荔枝蝽、尺蠖等害蟲,可噴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000~1 500 倍液+20%滅多威乳油 1 000~1 500 倍液。同時高溫天氣也要重視預防炭疽病的發生,可以噴施 450 g/L 咪鮮胺水乳劑 1 000~1 500 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 1 000~1 500 倍液、40%苯醚甲環唑懸浮劑800~1 000 倍液等藥劑。
6.5 整形修剪
在確認嫁接成活且生長正常后,可分 2~3次逐步剪去抽水枝梢,同時將主干上所有未嫁接的枝梢全部剪除,集中樹體營養,促使接穗新梢迅速生長發育。對于生長過快、過長的新梢應當進行適度的“打頂”,促使其長粗和分枝。當接穗抽 1~2 次新梢老熟后,再根據枝條的分布及枝梢生長情況,通過拉枝、酌情疏枝,使枝梢分布合理、養分集中,形成健壯樹冠,盡快進入開花結果和豐產期(圖 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