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脂肪肝患病率高達25%以上,并且發病年齡年輕化、低齡化。在對肥胖、代謝綜合征、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發現,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高達50%以上。近20年中國脂肪肝患病率與肥胖癥流行趨勢平行。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統計,中國成人超重/肥胖人數已超過50%,預計2030年將達到61%。在此背景下,超重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為 49.0%,而肥胖人群更達到 81.8%,發病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 3 倍。肥胖還增加了脂肪肝進展至肝硬化、肝癌的風險。
脂肪肝不是胖子的專利,瘦型脂肪肝患者占比高達15%。這類人群因缺乏典型肥胖體征,往往忽視病情,導致肝臟損傷持續進展。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脂肪肝本質是 “代謝紊亂綜合征”。
中醫將脂肪肝歸為“肝癖”“痰濁” 范疇,認為其病機與肝郁脾虛、痰瘀互結密切相關。長期飲食不節、缺乏運動、情志不暢等因素,會導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水濕停聚成痰,最終痰瘀沉積于肝臟。
3月9日下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雷海潮主任表示,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強調,慢性病防控和體重管理需防治結合,提供個性化服務。
為應對這一健康挑戰,北京地壇醫院徐州醫院(徐州七院)推出 “中醫脂肪肝減脂減重專病門診”,融合傳統醫學智慧與現代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系統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適應人群:體檢發現脂肪肝、BMI≥24 或 “四肢瘦、肚子胖” 的隱性肥胖者
首診準備:攜帶 3 個月內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檢測報告
門診時間:每周二 / 四全天(8:00-11:30;13:30-16:30)
就診地點:門診2樓 中醫診療區
您可以通過“徐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線上服務小程序”首頁點擊【預約掛號】,在【專病門診】中提前線上掛號。
中醫藥在降脂、減重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1.精準辨證,分層治療:
通過人體成分分析、肝功能檢測及中醫體質辨識,將患者分為 “肝郁脾虛型”“濕熱內蘊型”“痰瘀阻絡型” 等證型。針對不同體質,制定個性化方案:
中藥調理:疏肝健脾方(柴胡、白術、茯苓等)改善消化不良;祛濕化瘀方(丹參、澤瀉、山楂等)促進脂肪代謝
2.科學減重,速度控制:
制定每月減重 3%-5% 的階梯目標,避免快速減脂引發反彈。
飲食方案:給予“低脂食譜” 指導方案,配合荷葉、絞股藍、決明子茶輔助降脂。
運動處方:根據心肺功能檢測結果,定制 “八段錦 + 間歇快走” 組合運動,每周累計 150 分鐘。
3.中醫特色技術:
指導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壓豆(取穴肝、脾、內分泌)、中藥足浴等療法,多途徑調節代謝。
外治療法:每周1次平衡罐+刮痧,調節胃腸功能;改善代謝,促進脂肪分解。
脂肪肝是可逆性疾病,關鍵在于早期科學干預。中醫專病門診通過 “調肝、健脾、化瘀” 的綜合策略,幫助患者打破代謝僵局,重獲健康體態。讓我們用傳統醫學智慧守護肝臟,讓減脂減重之路更安全、更有效。
專家介紹
劉紹龍
主任中醫師
徐州市名中醫,主任中醫師
北京地壇醫院徐州醫院中醫科主任
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委員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傳染病分會理事
江蘇省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肝病分會常務委員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感染病分會委員
徐州市第六期拔尖人才
主持完成省、市、局科研項目5項,發表論文10余篇;曾獲徐州市“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稱號
韓方方
副主任中醫師,中共黨員,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江蘇省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脂肪肝、及感染性疾病等,對肝硬化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等各種并發癥治療經驗豐富,在國家級雜志發表論文多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