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年磨一劍,從63%增速到44%毛利,解碼首航新能的“出海+分布式”增長密碼
2023年底全球光伏裝機量僅為2050年總目標的18%。
作者 |觀韜
編輯 |小白
一家企業從創立到敲鐘上市耗時多久算成功并沒有標準答案,但十年左右的周期無疑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成就。
3月24日,創業板上市公司首航新能(301658.SZ)正式開啟申購,上市在即。
首航新能是2013年4月成立的,到現在差不多十二年,事實上,公司早在2022年6月就遞交了招股書,要按這個節點算起來甚至還不到十年。
正所謂時來運轉皆同力,一家公司如果能在這么理想的周期成功走向資本市場,一定是踩準了時代的節拍,首航新能作對了什么呢?
技術驅動+政策紅利,年復合增速63%的底層邏輯
首航新能目前的核心產品主要包括組串式光伏并網逆變器、光伏儲能逆變器及儲能電池三大塊,2023年營收貢獻98.71%,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貢獻97.58%。
(公司招股書)
首航新能自2013年成立起,就專注新能源電力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作為新手村新人,公司通過小功率并網逆變器刷新經驗值,成功在行業站穩腳跟,并積攢成本優勢競爭勢能。
2015年,首航新能開始布局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的研發,并于2016年度推出儲能逆變器機型,成為行業中較早推出儲能逆變器產品的企業之一。
(公司招股書)
簡單科普下什么是儲能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將儲能電池和電網進行連接,通過交直流電雙向變換和對儲能電池充放電過程的控制,實現發電系統余電存儲,并在電能不足時進行釋放供電。
區別于電流單向通過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需要實現雙向電流變換,技術難度更大、安全性要求更高。
(公司招股書)
隨著光伏補貼的逐漸取消,及歐盟“雙反”到期,全球光伏發電由“扶持補貼”進入“平價上網”時代,行業也正式進入產品為王的時代,客戶就在那里,憑本事拿下。
這一期間,首航新能產品迅速迭代、創新層出不窮,多種硬核產品先后推出。根據國際知名的電力與可再生能源研究機構Wood Mackenzie發布的研究報告,首航新能在2023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出貨量位列第十位,性能指標比肩同行。
(公司某型號光伏并網逆變器同可比公司參數對比)
在碳中和成為全球命題的當下,首航新能踩準的不僅是技術迭代的鼓點,更是中國制造從"世界工廠"向"解決方案輸出者"轉型的時代節拍:
- 2013年公司成立時,中國光伏裝機量剛突破10GW;
- 2022年遞交IPO時,這個數字已飆升到87GW;
- 2025年即將上市之際,中國光伏企業已拿下全球超80%市場份額。
2019年,首航新能的總營收為5.26億,2023年總營收為37.43億,計算下來的年營收復合增長率為63%。2023年,首航新能凈利潤3.41億,是2019年的6.43倍,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增長都可以說是相當優異。
海外戰略+分布式聚焦,毛利率45%的差異化路徑
作為后起之秀,首航新能沒有選擇跟業內老前輩在國內競爭,而是在打磨出產品特色和成本優勢后,選擇了出海,境外收入對公司的營收貢獻一度高達90%左右。
2023年,首航新能境外營收28.23億,占比75.4%,2024年上半年境外營收12.20億,占比83.1%。
(來源:Choice終端,制圖:市值風云APP)
出海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毛利率高,而且不是一星半點的高。公司境外市場的毛利率一般能比境內高出20個bp左右,2023年最夸張,境內業務毛利率只有6.64%,而境外竟高達44.59%,把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公司招股書)
國內市場參與者更多,競爭更激烈是主要原因,這也足以說明公司一開始就避開老大哥們的鋒芒,把海外市場作為主要競爭市場是多明智的選擇。
(公司招股書)
而且海外毛利率高這個事實也在眾多上市公司得到印證,其中固德威收入來源跟公司最接近,因此境內、境外業務毛利率差異也最相似。
(公司招股書)
招股書申報期內,首航新能前五大客戶的所在區域主要為歐洲(意大利、波蘭、捷克)、巴西和印度;儲能逆變器與儲能電池的主要銷售地區為意大利、德國、捷克、英國和波蘭,更是全部集中在歐洲。
這也是一個關鍵點的知識點,因為能源安全、能源清潔和能源實惠,歐洲的光伏安裝規模和滲透率一直走在全球前列,可以說是全球標桿,理所當然的醞釀著巨大的市場和機會。
為推進分布式光伏電站發展,歐盟將屋頂光伏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3個月,并要求所有的新建、及具備安裝經濟價值的公共和商業建筑在特定時點都要完成屋頂太陽能的安裝。
(公司招股書)
而在選擇產品細分市場時,首航新能選擇了適用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組串式光伏并網逆變器,這跟歐洲地區分布式裝機量更高有一定關系,截止2022年末歐洲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量占總裝機量約62%,但風云君認為這并不主要原因。
集中式大型光伏電站雖然聽上去就是很大一筆直接訂單,但一般采用招標方式集中采購,這對于當時還初出茅廬的首航新能來說,直接擠破頭去跟老大哥們去搶去掙,顯然是不明智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避其鋒芒。
相較于集中式大型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占地面積少、建設周期短、初始投資小,能夠實現“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特別適用于家庭及小型工商用戶,這也是首航新能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
(公司招股書)
另一方面,雖然分布式項目不如集中式訂單來的爽快,但是分布式光伏用戶具有較強的C端客戶屬性,終端用戶適應了你的產品,認可你的產品質量后,"用戶復購時更傾向于同一品牌產品,粘性更強,也給競爭對手的進入增加了難度。
而集中式光伏項目由于更在意性價比,反倒缺乏客戶忠誠度。
之所以討論客戶忠誠度,主要是光伏逆變器跟另一個關鍵知識點有關。
根據權威第三方認證機構DNV的測算模型,組串式逆變器的使用壽命通常在10-12年,超過一半的組串式逆變器需要在14年內進行更換(集中式逆變器則需要更換部件),而光伏組件的運行壽命一般超過20年。
這意味著所有的光伏組件在運行壽命期內都要更換一次光伏逆變器,誰擁有客戶黏性,誰未來的訂單就更充沛。
裝機量僅為目標的18%,存量替換與增量市場的雙重紅利
看到這里,肯定會有老鐵有疑問,光伏行業現在競爭這么激烈,未來還會有這么旺盛的訂單需求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一張圖,這是IEA以2050年全球范圍內實現“碳中和”為目標進行的預測,屆時全球光伏發電量約23,469GW,占各類能源發電總量的35%,其實只看圖我們心里就有了答案。
(公司招股書)
根據專業機構預測,到2030年和205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將分別達到2840GW和8519GW,截止2023年底,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1546GW(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約為2030年的54%,2050年的18%,未來空間肉眼可見。
根據 IRENA 的預測,2019年度至2050年度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達8.9%,注意,這里的限定詞是累計裝機量,還沒有考慮更新置換需求。
(公司招股書)
除了增量空間,從全球來看,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及地區光伏發電起步較早,大規模光伏裝機主要起步于2010年前后,自2020年開始,其光伏逆變器已進入置換周期。
按照組串式逆變器的使用壽命為10年進行預測,上述2011年度至2015年度新增光伏裝機量將對應2021年度至2025年度的光伏逆變器的置換需求,合計約182.9GW,這對于把歐洲市場作為大本營的首航新能無疑更是個好消息。
(公司招股書)
展望未來,首航新能計劃從三方面發力,一是朝“光儲一體化”方向持續迭代,擴大、豐富儲能產品的規模和產品線,并拓展工商業大型地面電站市場。
二是積極拓展北美、日韓等光伏發達國家市場和中東、南美等新興光伏市場,在國外做出競爭優勢后,還計劃在國內跟傳統巨頭們掰一掰手腕。
最后,公司還計劃繼續加大光儲數字能源相關應用領域的研發投入,開發新的增長曲線。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安全、能源清潔和能源實惠將是每一個國家的戰略制高點,首航新能的成長史正是中國新能源產業鏈完成價值攀升的微觀寫照。
當資本市場為首航新能打開大門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上市,更是一個產業時代的資本注腳。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云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云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