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商標搶注事件時有發生,“小米衛生巾” 商標搶注一案便是典型案例。這起事件猶如一面鏡子,清晰映照出企業在商標保護方面存在的諸多漏洞,值得深入剖析與反思。標頭獅解析~
一、“小米衛生巾” 商標搶注事件回顧
去年 9 月,成都某塑料包裝有限公司搶注 “小米衛生巾” 商標,國際分類為醫藥。盡管目前該商標申請已被駁回,但這一事件仍引發廣泛關注。
小米作為知名品牌,在數碼電器電機類產品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績斐然,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小米” 商標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和品牌影響力,正因如此,才會吸引一些企業試圖通過搶注相關商標謀取利益。
這一事件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也給小米公司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更警示著其他企業:商標保護,刻不容緩。
網友設計的小米衛生巾
二、企業商標保護存在的漏洞
1、商標布局缺乏前瞻性:許多企業在商標注冊時,僅圍繞當前主營產品或服務進行布局,未充分考慮企業未來多元化發展方向。
以小米為例,其主業聚焦數碼、汽車等領域,或許未曾想過會因衛生巾相關話題引發熱議,從而暴露了在商標布局上對生活消費品領域覆蓋不足的問題。
若企業在發展初期就能基于戰略規劃,對未來可能涉足的行業及相關類別商標進行提前注冊,就能有效降低被搶注風險。
2、監測機制不完善:企業對商標動態的監測不應局限于自身已注冊的商標,還需密切關注市場上與自身品牌相關的近似商標申請情況。
在 “小米衛生巾” 商標搶注事件中,若小米建立了全面、高效的商標監測機制,便能在該商標申請初期及時察覺,并通過異議等程序維護自身權益。
現實中部分企業由于缺乏專業監測團隊或工具,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商標搶注行為,導致錯失最佳維權時機。
3、品牌保護意識淡薄:部分企業對品牌保護的認知僅停留在表面,認為擁有商標注冊證就高枕無憂,忽視了商標使用過程中的管理與維護。
一些企業在發現商標被搶注后,因維權成本高、程序復雜等原因選擇放棄維權,這無疑是對侵權行為的縱容。
此外,企業內部員工若缺乏品牌保護意識,在對外宣傳、合作等活動中,可能因不當行為損害企業商標權益,如隨意授權他人使用商標,導致商標使用范圍失控。
三、企業商標保護的優化策略
1、構建全面商標布局體系:企業應依據自身發展戰略和市場拓展計劃,制定長遠的商標布局規劃。除了核心業務相關類別,對關聯產業、潛在業務領域以及容易引發混淆的近似類別商標都要進行注冊。
例如,一家以生產運動服裝為主的企業,不僅要注冊服裝類商標,還應考慮注冊運動器材、健身服務等相關類別,防止他人在這些領域利用品牌影響力搭便車。
在商標設計上,可采用主商標與防御商標相結合的方式,圍繞主商標設計一系列近似商標,形成嚴密的商標保護網。
2、建立高效監測與預警機制:借助專業的商標監測軟件和服務,實時跟蹤商標申請動態,及時發現與本企業商標相同或近似的申請信息。
企業還可以與專業的商標代理機構或律師事務所合作,定期對市場上的商標情況進行分析評估,提前預警潛在風險。一旦發現商標搶注跡象,迅速啟動異議程序,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3、強化全員品牌保護意識:將品牌保護納入企業文化建設,通過培訓、宣傳等方式,讓企業全體員工深刻認識到商標保護的重要性,明確自身在商標保護中的責任與義務。
在企業對外活動中,嚴格規范商標使用流程,確保商標使用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同時,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商標保護工作,如發現侵權行為及時向企業報告。
“小米衛生巾” 商標搶注事件為企業敲響了警鐘,企業必須正視商標保護中存在的漏洞,通過完善商標布局、強化監測預警以及提升全員品牌保護意識等措施,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商標保護體系,為企業品牌發展保駕護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