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6日,國民黨整編74師,被我方華東野戰軍全部殲滅,作為74師師長的張靈甫戰死于孟良崮。張靈甫雖戰死,但卻留下了一封遺書。這封張靈甫留下的信件,在當時的國民政府內部可謂說得上是,掀起了一陣陣扣人心魄的驚濤駭浪。蔣介石后來收到這封張靈甫親手所寫的信件后,更是悲從中來。
看完信后的蔣介石勃然大怒,下令嚴查此次事件中的相關人員。信中到底藏了什么秘密內容?蔣介石在看完信后,又為何下令將多名國民黨將領撤職?其后的國民黨內部又發生了什么事?請各位看官跟隨小談一起,去看看那段曾經的往事。
在孟良崮戰役中,作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國民黨整編74師,被我方華東野戰軍全殲。蔣介石在知道救援部隊尚未到達,74師已經全軍覆沒的消息后氣急敗壞。其后蔣介石看到了張靈甫的遺書,信中所寫:“因戰況惡化,四面受敵,我與眾將戰到最后決心飲彈,以報效校長之恩德。”因此國民黨一方對于張靈甫的死亡原因,一直以來的說法便是。張靈甫在戰爭失敗后不肯受辱,隨而率領眾人自殺,并且國民黨在之后還為張靈甫舉辦了追悼會。
作為國民黨精銳部隊的整編74師竟然被我軍全殲,并且十分看重的將領也在戰役中身亡。使得蔣介石怒不可遏,下令徹查前往救援的部隊,并在之后撤換了一批國民黨指揮人員。而作為孟良崮戰役前,指揮國民黨8個整編師的司令官湯恩伯。在知道74師被我方全殲后,便有了心理準備,知道自己將會承擔罪責。果不其然,蔣介石大怒之下立即下令,撤去湯恩伯的職務。擔任陸軍總司令的顧祝同,和作為整編25師師長的黃百韜。在后來,均受到了蔣介石的罷免。
1947年,算得上是國共內戰重要轉折的一年。國民黨在對我黨解放軍作戰時,連連敗退,故而國民黨各將領決定調整作戰計劃。在會議商討后,國民黨人決定放棄對各解放區的全面進攻。調整軍隊部署集中兵力,轉而向陜西北部和山東地區進行重點攻擊。之后國民黨部隊在山東戰場占據了魯南解放區,并試圖繼續向北推進作戰范圍。此時我方華東野戰軍則采取了穩扎穩打的作戰方法,將主力部隊漸漸撤離到山東東部地區。安定下來,靜待時機。
直到5月,中共中央軍委下達指令,指示華東野戰軍不要分散兵力,避開逐個攻擊的方法。5月11日,我軍部隊獲悉國民黨部隊的第7軍,和整編48師向東推進作戰線路。并且此時,湯恩伯指揮的國民黨整編74師,已經開始向坦埠方向行軍。
當時的國民黨74師實力強勁,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設備也全都配備美式器械。而作為74師師長的張靈甫,畢業于黃埔軍校,為人自視甚高。并且因其立下過諸多戰功。加之有著蔣介石的青睞而居功自傲,故而張靈甫對于我軍的進攻滿不在乎。5月12日,我方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和副司令員粟裕,在細細商議分析了當下戰爭局勢后,調整了我軍軍事部署。決定整合華東野戰軍兵力,長驅直入到敵人戰線中部,從而切斷國民黨74師的作戰計劃。
此時的張靈甫在看到戰線被破壞后,置之不理,依舊想要按照原先制定的計劃繼續攻占坦埠。直至我軍攻擊了74師的前方戰線后,張靈甫才意識到。如果不率領部隊迅速撤退 反而繼續攻占坦埠,則會遭到我軍的包圍。情急之下,張靈甫急忙率隊部逃往孟良崮方向。
因為孟良崮地區多為山地 溝谷形狀成“U”型,張靈甫認為此處是個易守難攻的絕佳去處,隨而毅然決然地逃往此地。在到達孟良崮后,張靈甫下令固守,并向國民黨方傳遞消息,等待國民黨其余部隊支援。張靈甫此人于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在學習期間積極進取。無強勢背景的張靈甫,靠著自己的戰功和聰明智慧,一步一步在國民黨內部打拼。其后張靈甫因為在抗戰期間參加了多次會戰屢立功勞,在國民黨內部的待遇大大提高。也因此得到了蔣介石的青睞,一路提拔張靈甫,并授予其少將軍銜。
后來張靈甫便被調任74師師長,蔣介石在得知74師被我軍圍困在孟良崮后,立即下令派出部隊對其進行支援,并令空軍向孟良崮處投遞糧食和彈藥。在國民黨的支援部隊,離孟良崮只剩下兩天的路程后,我軍部隊決定不可再拖延戰機 。5月15日,我方華東野戰軍發起對孟良崮的總攻。雙方戰事激烈,戰爭一直持續到第二日上午。由于我軍的強勢進攻,國民黨74師連失多處陣地。其后,我軍華東野戰軍主力縱隊,在孟良崮包圍了國民黨整編74師,作為其師長的張靈甫于戰役中陣亡。之后我軍方面對于此次戰役,進行了清點整理。
張靈甫所在的國民黨74師共3萬余人,被我方華東野戰軍全部殲滅,之后我軍俘虜國民黨士兵將近2萬人。但是我方作為戰爭中的進攻部隊,傷亡損失竟大大低于國民黨部隊。
國民黨整編74師,因其在抗日戰爭時期取得了諸多勝利,被稱之為國軍的五大主力之一。在抗戰勝利后74師改編,張靈甫任其師長。74師作為國民黨內部的精銳部隊,卻在戰爭中有如此大的失敗。其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師長張靈甫的指揮錯誤,和錯誤的行軍路線,還與救援部隊沒有及時到達有關聯。其后蔣介石在他的日記中,寫到了關于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問題。國民黨在1939年后,發生了一些改革。因為戰爭的影響,使得國民黨擴大了對黨員的招募,其后國民黨黨員的數量急速增長。但如此迅速的招人,自然產生了很多弊端。
其一便是黨員的素質問題。為了達到上級下發的招收黨員數量,許多地方甚至用糧食等物為獎勵,讓村民全部報名加入。直接導致國民黨黨員數量從1939年的不到30萬人,急速增長到后來的200多萬人。教育素質程度大大降低,且制度混亂。后來國民政府內部的腐敗問題漸漸嚴重,在人才選拔上不是用賢,而是用親。并且走私問題也日益嚴重,使得貪污腐敗之風盛行。這種風向漸漸侵入到國民黨內部軍隊之中,導致軍隊設備不能及時送達戰場,救援部隊也沒能及時到達。
有一部分人為了達到自己的欲望,漸漸失去了軍人該有的氣概。在孟良崮戰役后,蔣介石極為惱怒。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的精銳部隊竟然被打得如此不堪一擊。還沒等到援軍,便全軍損失在孟良崮,并且國民黨還損失了一員大將。隨后,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長王耀武,為了平息蔣介石的怒火,決定立即重新整編國民黨74師。
張靈甫卻有智謀,但毀在不該自恃過高。而貪污腐敗問題,不僅使得軍隊在戰場上,不能得到良好的戰后保障,更是會危害一個國家的政治基礎。擾亂經濟發展趨勢,導致錢財的大量流失,進而產生各種連鎖反應,甚至會影響社會的穩定。
故而應長期堅持優秀的道德觀念,禁止以權謀私,肅清貪污腐敗等問題。增強民族凝聚力,堅持正確的道德引導。各位看官對于張靈甫的戰敗原因,還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