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lián)”~
又一部冷門電影徹底殺瘋了。
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炫酷特技,沒有濾鏡、剪輯、營銷以及觀眾痛哭的擺拍。
甚至還是3年前的“存貨”。
可《初步舉證》,就是火了。豆瓣9.5分,技驚四座。
這是一部舞臺劇的高清影像,全劇由朱迪·科默一人完成,全場109分鐘,100多頁劇本,6w多字臺詞。
在這之前,朱迪沒有任何舞臺劇經(jīng)驗。
其講述了一個年少有為的辯護律師,成了性侵案的受害者。
專業(yè)如她,也只能一遍遍撕開自己的傷疤,含著淚重演被侵害的場景。
何況是普通女性?
憤怒、質(zhì)問、哽咽、顫抖......
她高舉雙手,向所有人展示自己被性侵的姿勢。
像黑暗中受難的耶穌。
尾聲,她注視著所有人:無論如何,有些事情必須改變。
身后,千千萬萬冊性侵卷宗一一亮起。
那是無數(shù)女性捍衛(wèi)自身,永不言棄的勇氣之光。
朱迪·科默的演技也再次封神,網(wǎng)友評論道:
知道她牛,不知道她這么牛。
朱迪·科默有一個響當當?shù)拿枺?strong>小變態(tài)。
皆因在《殺死伊芙》中,她所飾演的 Villanelle,瘋癲得爐火純青,病態(tài)得清新脫俗。
身為頂級殺手,她辦事心狠手辣,閻王要你三更死,薇姐0點送你去報道。
她是變態(tài)和天真的混合體,是暴力和優(yōu)雅的二面神。
其中最經(jīng)典的造型,是她穿著一襲粉紅色的蓬蓬裙——
像一個下了劇毒的草莓奶油蛋糕。
憑借此角,朱迪一舉拿下英國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女主角,“小變態(tài)”大名也深入人心。
到了《失控玩家》,她又搖身一變成了冷艷又可愛的燃燒瓶女孩。
白襯衫、黑皮褲,戰(zhàn)力超群。
網(wǎng)友回憶道:
姐一出場,我一個直女都彎成了蚊香。
獎項加身,人氣暴漲,風光之下,她卻看破了一切。
“我不相信名氣能改變?nèi)?。它只是一面放大鏡……這些機會巨大而光鮮,但離我的生活還很遠?!?/strong>
名利之下,審視名利,流量之中,對抗流量。
這才是一個演員最變態(tài)的地方。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朱迪·科默,那應該是“悶聲發(fā)大財”。
沒有顯赫的背景,只是鐵路工人的女兒。
不是科班的出身,僅在興趣班學過表演。
但現(xiàn)實就是這么殘酷,有人雞娃雞到吐血,有人略微出手就是冠軍。
2006年,利物浦藝術節(jié)上,11歲的朱迪表演了一段獨白,就拿下了所在類目的冠軍。
當場氣瘋了一群費盡心思的家長。
如此天賦,連老師都吹爆彩虹屁:“我就知道她以后是要做明星的料!”
但朱迪毫不在意。
“我比較喜歡和我家人呆在一起?!?/strong>
高中時,因為顧著和家人度假,她被舞蹈社直接踢了出去。
導致她在學校藝術節(jié)上只能硬著頭皮,重演11歲那段獨白。
誰料,戲劇老師看完拍手叫絕:天才!直接給她聯(lián)系了試鏡。
你就說氣不氣吧......
那時起,朱迪就在電視上嶄露頭角混個眼熟。
但這姐的佛系,也顯露無疑。
“因為爸媽都是工人,所以不會逼我演戲?!?/strong>
“想干就干唄?!?/strong>
這是他們常說的話。
所以,朱迪有時會在商場干收銀,也會在酒吧打會兒零工。
而這些經(jīng)歷卻不知不覺中,滋養(yǎng)出朱迪“變態(tài)”的演技。
“要演好一個好角色,必須要一切從簡,回到生活。”
“對我而言,演戲其實是和角色的悄悄話?!?/p>
所以,在《福斯特醫(yī)生》中,她飾演的凱特,看似溫柔熱情,卻又自私狡黠。
而在《白公主》中,微風吹亂發(fā),荒原馳白馬,她又帶來了一位堅韌智慧的伊麗莎白。
業(yè)界這樣評論道:
朱迪·科默有一種反復無常,不可抗拒的魅力。
而這一切,是來自她獨有的疏離感。
社會學者戈夫曼曾借用戲劇術語提出“擬劇論”,并闡述了前臺和后臺的概念。
在前臺,人們會呈現(xiàn)被他人和社會所接受的形象,而在后臺,人們則會藏匿起難以被他人接受的行為。
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前臺和后臺界限模糊,演員的私生活和熒幕形象開始混作一談。
但朱迪·科默卻一直堅持著一個理念:
“我認為作為一名演員,重要的是讓人們與工作聯(lián)系起來,而不是‘哦,你知道昨天她早餐吃了雞蛋嗎?’”
將私生活和工作分開,才能給角色呼吸的機會。
她很少上綜藝,更鮮有營銷宣傳。
大多數(shù)時間,朱迪都在做三件事:認真閱讀劇本,耐心回復來信,仔細回味表演。
她會像學生一樣,把現(xiàn)代舞先驅(qū)瑪莎的名言撕下來,貼在鏡子前勉勵自己。
“你的任務是清晰而直接地保持它的獨特性,保持通道的暢通?!?/strong>
她會在采訪中坦言自己的夢想:
“去一個荒無人煙的海灘,讀一本好書,當然還要喝一杯雞尾酒。”
人們也終于明白,她演技中的那種有血有肉、變幻無常的魅力,來自何處。
在接到《殺死伊芙》試鏡電話前一夜,她和朋友在音樂節(jié)上喝到幾乎斷片。
隨后,她頂著一張幾乎要崩潰的臉,坐了13個小時飛機,僅用了5分鐘就拿下Villanelle一角。
“害怕是一件好事,意外也令我興奮。”難怪她能演好變態(tài)。
而一部《拯救》,則將她對復雜情緒的把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疫情肆虐,人手欠缺,獨自上夜班的護工。
孤立無援,崩潰無助,卻又只能獨自面對。
一個眼神,窒息和沉重,涌出屏幕。
憑此角色,朱迪二封 英國電視藝術學院獎 最佳女演員。
在采訪中,當人們問起表演和情緒時,她只是說了一句:
“在表演時,你必須說真話。”
應了那句,真誠才是必殺技。
2022年,從未有過舞臺劇經(jīng)驗的朱迪,接下了《初步舉證》的劇本。
那一年,她都在做一些“奇怪”的事:
和律師、警察、高等法院法官交談、參觀聽證會、為自己試戴假發(fā)。
她想知道像角色這樣的女人會穿什么?
她會吃什么?她會如何坐、站和說話?
她會一個人去觀察女律師的工作,一看就是半天。
朱迪·科默回憶說:
“首演那天,我?guī)缀鯚o法會呼吸,也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p>
“直到我聽到觀眾席里,傳來女人的啜泣?!?/strong>
“啜泣聲很快就在劇場里傳遞開來?!?/strong>
像一場小小的巨浪。
2023年,朱迪憑借《初步舉證》斬下了英國奧利弗最佳女演員,與美國托尼獎最佳話劇女主角。
劇場上映后,部分法官主動聯(lián)系主創(chuàng),承諾將修改陪審團指示,避免因受害者未及時報警而質(zhì)疑其證詞可信度。
英國議會則因此劇討論性侵案受害者隱私保護法的修訂。
在路人眼中,那可能只是一部高分的舞臺劇錄像,只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的獨角戲。
但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確實有些東西正在改變。
采訪中,朱迪曾借助另一位朱迪——朱迪·福斯特的話來形容自己演戲的意義:
“因為我經(jīng)歷過這一切,不知何故我成了一個更完整或更好的人。希望通過這樣的折射,和我一起探索這件事的人,觀眾,也許他們也能成為更好的人?!?/strong>
圖片丨網(wǎng)絡
編輯丨快樂小神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