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劇照 圖源網絡
短的是考試,長的是修煉
文/蘆葦虹
女兒現在讀高中了,成績堪憂。去年此時,她正聚焦中考,我正終日惶惶,如今,走出了中考,也沒有氣定神閑,畢竟,一山放過一山攔。好在爬每座山除了呼哧帶喘,還有花香草色和霧靄流嵐。
不論中考還是高考,家有考生者都很難泰然淡然。我家的那位爸爸一向佛系,思量著我也那般,真是沒人對孩子負責了。這樣想時心里更發毛。春節后的下學期,對學生尤為關鍵,也尤令家長焦慮。學校抓得更嚴了,老師家長總強調分秒必爭,反復督促,恨不得把自己的能量與智慧都注射進娃的大腦。但孩子要不著急,就如同皇帝不急太監急。
一
去年夏天,看即將中考的女兒也沒啥沖刺架勢,我嘗試給她加點柴,添把火:“孩兒,轉眼就到六月了,很快就倒計時,你得開足馬力。”
人家都沒瞅我,眼睛還盯著電視里的柯南,敷衍道:“啊,知道?!?/p>
看她反應一點兒也不積極,我更著急:“你得全力投入了?!?/p>
我的婆婆媽媽樣,已明顯令她生厭(我自己也生厭),她來一句:“唉呀,那不得到高考時嗎?”
“啥?考不上高中,你還想高考?!”看她那沒心沒肺樣,真想忽她兩巴掌。努力克制著家暴的沖動,慢慢走到窗前遠眺,做深呼吸,但濁氣仍舊上升。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對升學意義的認識不可能和大人一致。這由社會閱歷決定,而閱歷豐富的人也就不再是孩子了,“人不可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兩代人的認知錯位無可避免。想起自己在學生時代,父母也一樣殷切希望,春節時,父親督促二十幾歲的我看書學習,我仍反感——過年還學習什么?不養兒永遠不能切身體會。等我能體會父親的心情時,每次反芻都很難過,為父親也為自己,這種難過從沒和父親說過,也再沒機會說了,難過又附加一重……這樣想時,傷感中多了對女兒的理解。
女兒每天到家,邊吃飯邊看一集電視。我不反對看電視,家和學校氛圍不同,就算不看電視,她也不可能時刻都學習,只希望她張弛有度,學習時能有狀態,有效率。但她寫作業時一直聽歌,不時還和同學聊天,在課堂還傳紙條玩,我洗衣服掏出紙條質問她,她會把課堂情形復現一下。比如,老師筆誤在黑板上把去世寫成“去逝”,有些同學立刻反應“去死”,相視壞笑,臺上老師蒙圈生氣。她講課堂情景,我也跟著笑,原想教訓她一通,自己竟跟著跑偏了。
各種前科便既往不咎了,可面臨中考她也沒有改邪歸正。
二
隨著時間推移,老師不時在群里督促,也發日程安排,英語聽說考、體測、百日誓師等。一直很反感誓師,但當老師讓家長錄段小視頻,給孩子們加油打氣時,我不知怎么拒絕,硬著頭皮說了一段正確又應景的話。自我厭惡感推動焦慮指數更加上升,真希望女兒能24小時專注學習。這時,看她爸那淡定樣格外惱火,每天想罵幾百遍“豬隊友”。如果他稍加督促,不一定能推進孩子,但肯定能緩解我的焦慮。其實,他的著急只是不外顯。
女兒上學還好,盡管知道她在校有各種搗鬼,也默認她每天好學上進。周末或放假看她在家吊兒郎當,里外閑晃,焦慮和血壓不由自主飆升。這時總是先忍,忍無可忍就嘮叨,嘮叨無效就咆哮,再升級就想動手打她。一遍遍默念咒語“打孩子不對”來制怒,可“對的”方法都無效啊,真能憋出內傷。
于是,就愿她天天上學,眼不見心不煩,這時格外能理解中國式家長,網上見有的家長威脅學校,如果雙休就去學校跳樓。初看這種新聞覺得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等自己進入角色,竟覺得這分明就是“人之常情”。也想過沒收手機,但手機有兩面性,能助力學習,也能干擾學習。干擾學習是因為助力的功能開發不足,平時引導不夠,孩子聽歌和社交也是正常需求。只能和她協商聽歌的場景與社交的時間分配,協商的效果有限,沒收的效果也未必好到哪去,不是拿走手機,她就立刻能切換進學習狀態,她的情緒對抗也很消耗能量,在利害相權中我無所適從。
自己上班盼周末,盼放假,孩子一休息在家,我就坐立不安、焦灼難耐,這是什么變態心理,反人類情緒???我在頹然中反思,在反思中自責,情緒就像過山車一樣,感性與理性不停纏斗。
三
清明節前一周,她就很亢奮,并和同學規劃好游玩方案:去看電影,還要賞櫻花。院線熱映的影片人家一清二楚。老師希望學生假期都能專心學業,但也不好阻止他們出去玩,便委婉地說“清明是祭祀的節日,大家盡量少往外跑,免得遇上一些不好的東西?!?/p>
女兒和我說老師的叮囑時,順帶把隱含信息轉述得直白:“老師就是想讓我們在家學習。”
“你確定是這意思嗎?”
“切,就這,我們誰不懂?。 彼€流露出不屑。
“感覺你們閱讀理解能力還都不錯呢?!蔽易焐险{侃著,心里兵荒馬亂。
老師的話沒了圣旨效力,作業也絆不住手腳,她一心想去放飛自我,我的焦慮又開始密集,像鍋底的層層氣泡奔赴沸騰。但她們興致勃勃都約好了,我硬把她摁在書桌前學習,能有效果嗎?“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不能強迫其喝水”。再說,學習成果和投入時間還有個邊際效應遞減的問題。算了,與其使學習、快樂雙重損失,還是我努力開悟吧。
四
放假第一天,上午出門,和同學約飯,看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以為下午3~4點也能回來了吧,一直玩到晚上8點多才回。我問電影好看嗎,她說沒怎么看懂,等于看了個寂寞,然后多玩一會消散一下郁悶。她自覺玩大發了,神態扭捏,并做出趕緊去寫作業的“有心”狀。第二天,我得知,她為賞櫻花用心備課去了,還給我科普一堆相關知識:什么八重晚櫻,怎么從花柄、花瓣、花托上區分櫻花、桃花和杏花之類。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劇照 圖源網絡
被科普后,我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內心也仿佛若有光,竟很支持她們去公園。外面,春風駘蕩花千樹,百般紅紫斗芳菲,家里,我對著空氣焦慮,豈不辜負春光?想跟她去踏青,人家有玩伴不帶我,我想帶她爸去玩,他又不跟我。我便懷揣郁悶獨去賞春,行行重行行,看山看水,看楊柳堆煙,看游船畫舫,在春風花草香中沉醉一天,回家和她交流各自的見聞和歡樂,不糾結學習考試了,生活一片天朗氣清。
放三天假,她總是最后一天寫作業。五一放假,看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消磨一天,去公園捉蝌蚪又一天。端午三天假照舊,我想知道她的作業是怎么糊弄完的,翻翻練習卷,說她寫字七扭八歪,答案不完整,她不服氣加不耐煩了:“我知道考試時怎么寫啊,你又不是我老師!”想想我連正誤也看不懂,還越界干嗎,癟癟地深感無力。
五
家長老師最擔心孩子早戀。但“荷爾蒙不能定鬧鐘”,少男少女談起戀愛還管什么三令五申、時間節點。大人眼里分分合合的小兒科,對青春期的孩子們卻是天大的事。女兒倒是沒談戀愛,但沒少談論戀愛——她朋友談戀愛,她投入不少時間精力摻乎。如果她戀,其實我也攔不住,畢竟生命的節律是不可抗力。
女兒的班里,孩子們有躍躍欲戀的,有下場談的,有吃瓜的,有為朋友參謀的……不管哪種角色,他們都傾情投入,反正沒幾個人埋頭只讀圣賢書,這些事所占精力不比用于學習的少。女兒的幾個閨蜜中,有個女孩談戀愛了,她們幾個集體參與討論。戀愛的女孩對男友和對閨蜜有厚此薄彼之嫌,另幾個女孩都覺得很受傷,不理那個女孩了,過一陣,戀愛的一對又分了。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劇照 圖源網絡
這都是她們的“時事要聞”,也是重大社交話題,在學校不方便聊,小姐妹回家就聊微信。女兒和我說起她朋友,很是深明大義:“都要中考了,她還談,多影響學習啊。如果考不上高中……”聽著她把大道理內化于心的口吻,我附和:“就是,這孩子真不懂事?!毙南耄簯賽廴缤雎檎?,換了你也一樣,站著說話不腰疼。然后她又說誰和誰是情侶頭像,過生日怎么相互送禮物,游戲充值,轉賬多少。她吐槽這些時,我必須用心聽,共情她的感受,但暗暗起急“你這整天都關心啥呢,有這精力……”但忍住沒說,多說無益還招她反感,等她們嚷嚷過勁吧。
內心又急又燥要爆炸時,我就努力為孩子辯解,以此自我安慰:孩子們瞎胡鬧、扯閑篇權當學業減壓閥吧,這些就是孩子的日常啊,再怎么緊張,也不能全天都是密不透氣的學習與考試。成人的生活能從早到晚都填滿工作和事業嗎?很多時候也是一地雞毛。我嚴控她,她那些亂七八糟、不務正業的事,只可能杜絕我知道,不可能杜絕她參與。孩子不是在真空中長大的。
六
一??荚嚭螅煽儾焕硐?,她不服氣又有些無奈。
我還保持樂觀,鼓勵她:“還有兩個月,你好好復習,成績能提升很多。老師說你挺有潛力的?!?/p>
她不以為然:“老師和每個家長都這么說。”
我氣惱又克制:“老師當然鼓勵每個人,但你也要分析自己各科的情況,看看有多大的提升空間。”寄以厚望的二模只比一模高出幾分。這時,逼她罵她已沒用,我反而不焦慮了,做起了自己的積極心理建設,向最好處期待,也準備接受最壞結果。真是情隨時遷。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劇照 圖源網絡
最后她中考成績和模擬接近,她憑運氣去的高中還可以,但向上的壓力更大。
退一步想,就算考不上高中,她才15歲,未來還有很多種可能。進一步想,就算去了最好的高中,能保證一路開掛嗎?未來,即便能取得世俗眼里的成功,成功和她感知的幸福能完全正相關嗎?生活是眼下的每一天,太看重成績了,把成績當作擎天一柱,成績不好就是天塌嗎?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人的羅馬長相不同?;仡櫯畠旱闹锌歼^程,我的焦慮全是徒勞,過度焦慮還會適得其反。但內卷時代,我要完全不焦慮就像要立地成佛一樣,為孩子焦慮好像是如今父母的標配,不如此便有種失職的自責。
現在女兒讀高中,我的焦慮也隨之迭代??傇诮箲]與不焦慮間打擺子,緣于我不知關心她的方式是對是錯,如果錯了,我不是越用力錯得越遠嗎?打擺子無疑是內耗過程,但在此過程中我有了當家長的更多切身感,不是個中人,難解其中味。如果視其為一種修煉,也是多有裨益?!吧菚r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鼻奥仿湫捱h兮!
作者:蘆葦虹,曾是教師,后成北漂。謀生謀愛,愛燈火可親,愛星辰璀璨。讀書閱世,記錄心緒萬千,梳理內心凌亂。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