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景圣
一場醞釀已久的政治反噬,正在臺灣社群悄然發(fā)生。從過去被視為“綠營網軍溫床”的社交平臺Threads開始,大量曾自詡“深綠”的臺灣青年紛紛發(fā)聲“反綠”“棄綠”“悔綠”,怒斥民進黨虛偽、傲慢、腐敗,更直指賴清德“像核廢料一樣,放哪都惹人嫌”。這場“青鳥覺醒”的浪潮,預示著島內年輕人開始回歸理性、反思現實,更標志著民進黨那一套靠“仇中煽動”制造選票的政治把戲,正在失去市場。
這些曾深陷“抗中保臺”話術的青年,如今公開表示:“我原本很怕賴清德上臺后不做事,但現在我更怕他真的做事”“我當年支持民進黨,是因為被洗腦仇中”“賴清德就像核廢料”。他們不再盲信那一套將“臺獨”包裝為“臺灣認同”的政治話術,而是開始意識到,民進黨所謂的“民主進步”不過是掩蓋無能與分裂圖謀的外衣。他們清楚地看到,真正撕裂臺灣社會、制造焦慮恐懼的,不是別人,正是打著“保臺”旗號的綠營自己。
這份覺醒,遲到了,但不算晚。因為它揭示出一個根本性的事實: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試圖通過操縱民意、煽動“仇中”來推動分裂的圖謀,最終都注定失敗。島內越來越多青年看清,民進黨政權根本無意改善臺灣民眾生活,而是始終圍繞“謀獨挑釁”的政治私利服務。他們用“反中仇陸”的謊言,將青年裹挾進政治游戲的車輪,拿島內未來下注,卻從未真正思考臺灣的出路究竟何在。
然而諷刺的是,這些所謂的“青鳥”,曾是民進黨最忠實的輿論先鋒。但如今,他們卻成了民進黨最強烈的批評者。他們反問:“為何物價飛漲、薪資倒退?為何年年預算擴張,卻民生日益困頓?為何‘抗中’越喊越響,臺灣卻越來越不安?”他們開始質疑,誰才是真正破壞臺灣和平穩(wěn)定的罪魁禍首。
從PTT、Dcard到Threads,從北部高校到中南部基層,曾經被民進黨用“認同政治”牢牢控制的青年群體,如今集體反思,意識到那套“只要仇中就能遮蔽一切弊政”的劇本早已崩塌。就連部分曾因“817萬票”感動落淚的支持者,也公開表示“后悔至極”,呼吁“此生拒投民進黨”。
這不僅是對民進黨的唾棄,更是對兩岸關系真相的覺醒。越來越多臺灣青年認清現實: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民進黨阻撓統一、煽動“臺獨”的每一步,都是在將臺灣推向戰(zhàn)火邊緣。在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地緣博弈加劇的背景下,唯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才能保障臺灣民眾的安全、福祉與未來。
而賴清德這個“新潮流”的核心人物,不過是民進黨包裝出來的“危機制造者”。他一邊高喊“和平”,一邊瘋狂勾連外部勢力,煽動對抗,試圖在“熱戰(zhàn)邊緣”獲取政治紅利。這種冒險主義思維,正在被越來越多島內青年看穿。正如有網友所說:“以前以為賴清德不做事,現在才知道他做的事才更可怕。”
島內清醒者越多,和平統一的基礎越牢。青年不再被仇恨綁架,不再被謊言操控,意味著民進黨“以意識形態(tài)綁架未來”的舊時代正在加速崩塌。而當這些“覺醒的青鳥”紛紛轉向、倒戈,甚至喊出“期待第一次投給國民黨”,這不僅是民進黨失去了一個票倉,更是臺灣民心正在朝著國家認同、和平發(fā)展回歸。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不能代表臺灣人民,更不能代表中華民族。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點從未改變,也不會改變。所有搞“臺獨”的人,無論怎么包裝,都改變不了自己分裂國家的本質。島內每一個清醒的青年、每一個重新看清兩岸格局的家庭,都是對“臺獨騙局”的最有力回擊。
統一的步伐不可阻擋,覺醒的青年不可低估。那些曾被洗腦成“反中戰(zhàn)士”的人,如今成為捍衛(wèi)真相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
當青鳥斷翅、歸于理性,我們更有理由相信,臺灣終將回到祖國懷抱,兩岸終將實現真正的和平與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