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出海市場戰況空前,中國創業者在海外紛紛摩拳擦掌,以期能夠把中國的商業模式、創業理念、戰略打法輸出海外,他們依然堅信“時光機理論”,并希望提前押注20年前的中國。
零態LT特推出出海觀察欄目《出海反光鏡》,從多個維度記錄中國企業出海新征程。本文是該系列第49篇,聚焦蘿卜快跑,全球化布局背后,百度價值如何被重估。
“非常好,這就是未來!歡迎蘿卜快跑來新加坡。”2025年3月25日,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到訪亦莊Apollo Park,并在北京高峰時段的公開道路上體驗了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乘坐后他贊不絕口,并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上分享點贊蘿卜快跑無人駕駛的里程碑意義。
▲圖: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發推盛贊蘿卜快跑
不止新加坡對蘿卜快跑敞開懷抱,一個月前在迪拜舉辦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阿聯酋AI部長奧馬爾·蘇丹·奧拉馬也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期待在明年的大會上,所有車隊都是由蘿卜快跑支持的自動駕駛”。
蘿卜快跑或將加速出海,這又會給百度,以及全球出行市場帶來怎樣的價值?
1、蘿卜快跑為何能率先落地無人駕駛?
根據天眼查信息及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蘿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重慶等十多個城市落地服務,累計提供超1000萬次出行服務,高級別自動駕駛安全測試累計里程超1.5億公里。
蘿卜快跑之所以領先落地無人駕駛技術,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其在無人駕駛領域潛心蟄伏十余年,在技術、成本、適應性等維度,均具備出眾優勢。
▲圖:蘿卜快跑
與大部分車企近兩年才開始加碼智駕不同,早在2013年,百度就開始布局無人駕駛技術,不斷顛覆行業認知。比如,2017年7月舉辦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乘坐無人車開上五環,宣告自動駕駛時代來臨。一年后,百度又聯合一汽聯合發布了“中國首款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
經過十余年的布局,百度無疑已成無人駕駛領域的佼佼者。目前,百度擁有自動駕駛專利族超5000件,其中高級別自動駕駛專利族數全球第一。Guidehouse發布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榜單顯示,百度連續兩年位列國際自動駕駛“領導者”陣營,并且是領導者行列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
在無人駕駛場景中,大模型在安全性與泛化性上表現卓越。由于百度是中國第一家發布自研大模型的企業,其自動駕駛技術也近水樓臺先得月,被大模型深度賦能。基于全球首個支持L4級自動駕駛的大模型Apollo ADFM,蘿卜快跑可以兼顧技術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無人駕駛安全性高于人類駕駛員10倍以上。過去兩年的實際數據也顯示,蘿卜快跑實際車輛出險率僅為人類司機的1/14。
面對公交車道、狹窄路段、施工道路等復雜場景,蘿卜快跑都可以保障安全、靈活的行駛體驗。
出眾的無人駕駛技術僅僅意味著蘿卜快跑做好了泛化應用落地的準備,在技術加持下,其成本也具備領先優勢。
以谷歌Waymo無人車為例,其雖然也積攢了深厚的無人駕駛技術,但Waymo硬件成本約為14萬美元(約人民幣100萬元),使用壽命僅為4年左右。
對比而言,過去幾年,蘿卜快跑無人駕駛汽車的成本不斷下探。官方資料顯示,與第五代車相比,蘿卜快跑第六代車單價僅20.47萬元,整車成本下降60%。
對此,《福布斯》點評稱,“雖然中國電動汽車價格低于美國,但蘿卜快跑能以不到2.8萬美元的成本組裝一輛配備計算單元和傳感器套件的無人駕駛汽車是一大進步,這一突破性進展未來將在世界各地復制。”
顯而易見,蘿卜快跑之所以可以走出實驗室,率先實現多地應用落地,主要是因為其同時兼具出眾的技術實力以及較低的單車成本。
2、世界各地擁抱無人車
中國無人駕駛有望領跑全球未來出行
由于可以提升運輸效率,Robotaxi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Frost&Sullivan數據及天眼查綜合信息顯示,預計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場規模將達8349億元,2024~2030年的CAGR高達239%。
有鑒于此,目前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均在政策層面為Robotaxi開“綠燈”。比如,2023年末,交通運輸部印發的《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首次從國家政策層面明確,智能網聯汽車可以用于運輸經營活動,為我國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按下“加速鍵”。
無獨有偶,早在2013年,新加坡政府就已提出“新加坡自動車計劃”,正式開啟新加坡自動駕駛應用之路。2017年,新加坡政府還修訂《道路交通法》,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進行測試。
盡管政策已逐步完善,但由于諸多無人駕駛企業在技術和成本方面難以實現完美平衡,大部分Robotaxi都屬于“期貨”。比如,特斯拉于2024年10月推出的Cybercab,預計最快2026年才會量產。
▲圖:TESLA ROBOTAXI
對比而言,由于已經具備應用落地的經驗,伴隨著世界各地對Robotaxi敞開懷抱,百度已第一時間完成占位。
2024年11月,蘿卜快跑獲得中國香港首批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并開啟道路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香港的道路環境和車型特質迥異于中國大陸,車輛需要右舵左行。拿到中國香港首批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不光昭示出蘿卜快跑對不同駕駛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也為其未來開拓新加坡等右舵左行市場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綜合來看,雖然目前諸多科技公司都已推出Robotaxi相關業務,但受限于技術與成本,大部分產品都像CyberCab,短期內難以量產。在此背景下,蘿卜快跑或將憑借先發優勢,極大地搶占全球Robotaxi應用的窗口期紅利。而百度自然也將順勢,有望領跑全球未來出行產業。
3、蘿卜快跑全球化布局背后
百度估值邏輯悄然生變
百度長期專注于“技術創新”,過去十年研發投入1815億元,專注于AI、無人駕駛等硬核科技。
零態LT(ID:LingTai_LT)認為,蘿卜快跑未來在全球市場落地意義重大,有助于中國無人駕駛第一時間搶占窗口期紅利。
早在2010年,百度就先后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人工智能實驗室,布局AI技術。經過十多年潛心蟄伏,百度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躋身全球TOP10,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企業,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連續6年國內第一。這正是百度可以搶跑一眾企業,率先發布中國首個大語言模型的關鍵誘因。
李彥宏表示,“得益于全棧AI技術優勢,以及基于文心大模型構建的AI應用快速普及,我們正在擴大AI落地規模,以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為外部客戶和內部產品創造巨大價值。”
4、寫在最后
得益于百度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壓強式、馬拉松式的研發投入,中國無人駕駛方案或將重新定義全球未來出行。
作者|安輿
編輯|張文欽
運營|陳佳慧
頭圖|百度官方
出品|零態LT(ID:LingTai_L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