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至工作任務首位。3月16日,中央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一套“提振需求+供給創新+優化環境”的組合拳充分強化了消費者信心和能力修復。
“以舊換新”、生育補貼等政策發力,伴隨樓市企穩,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回升,新型優質供給涌現,驅動今年消費板塊從“階段趨勢性修復”向“內生性良性增長”轉型。不僅如此,高頻數據也反映出,家電家居、體驗式新消費、服務消費等板塊的基本面已持續回暖。
二季度來臨之際,消費板塊穩步復蘇,迎來結構性投資機會。
一、供需共振,居民消費意愿上升
需求端來看,2024年9月及后續一攬子政策利于緩和消費能力約束,對邊際消費傾向產生正向影響。以舊換新等補貼有效降低了大件商品決策門檻,用工需求回暖則提振中長期收入預期。2025年2月,中國制造業PMI回升至50.2%,消費者信心指數環比1月再度提升0.9個點,實現連續3個月回升。(數據來源:統計局)
供給端來看,經歷兩年產能去化,供需大概率在2025年進入再平衡通道,龍頭企業依托技術和規模的優勢迭代產品及服務,有望盤活存量市場。AI+、IP+消費品等新供給創造增量需求,也驅動更多新增收入轉化為消費。展望后市,促消費政策仍有較多發力空間,伴隨高質量產品占比擴容,居民消費意愿的上行趨勢會持續鞏固。
二、基本面企穩,新消費、體驗消費率先修復
年初以來,社零數據展現積極修復信號,一定程度驗證消費回暖趨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社零總額8.4萬億,同增4.0%,增速環比+0.3pct,快于24年全年增速(+0.5pct)。分品類來看,以潮玩、文體休閑為代表的情緒消費新品類高景氣成長,其中體育娛樂、文化辦公用品分別同增25.0%、21.8%。得益于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實施,家電、家具、通訊器材亦有靚麗表現,分別同增10.9%、11.7%、26.2%。同時,服務消費1-2月經營數據在波動中企穩。中國酒店業2025年1-11周平均RP降幅-4%,較2024年下半年降幅收斂。肯德基、瑞幸等頭部餐飲品牌2024年12月起皆有不同程度提價,同店壓力有所減輕。
三、價值重估,消費板塊孕育投資機會
伴隨提振消費政策陸續落地、基本面觸底改善,消費板塊市場信心有望進一步提振。建議關注二季度大消費板塊的基本面逐步向好與龍頭價值重估行情。
經過近年的調整,消費板塊的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和修復空間。部分消費龍頭股的市盈率已接近歷史底部區間,尤其是白酒、家電等行業在經歷了需求下滑和市場競爭加劇后,估值顯著下降。但未來三年消費環境不斷優化、市場需求不斷復蘇,這些板塊將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此外,谷子經濟、國潮消費的崛起,新興細分領域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對于投資者而言,消費賽道細分領域機會豐富,可重點關注高景氣賽道。
食品飲料:食品飲料ETF(515170)聚焦白酒、飲料乳品、調味發酵品等高壁壘、強韌性板塊,前十大成分股囊括“茅五瀘汾洋”,幫助投資者一鍵配置“吃喝板塊”核心資產。相較于其成分股動輒數萬、數十萬的最低投資門檻,食品飲料 ETF 是小資金參與板塊投資的便捷工具。
汽車家電:可選消費ETF(562580)囊括美的集團、比亞迪、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等消費龍頭,汽車和家電占比合計超78%。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我國消費者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上升,消費支出從食品、服裝等向交通、醫療、消費電子等方向轉變,可選消費板塊投資價值凸顯。
港股消費:港股消費ETF(513230)從港股通證券范圍內選取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的50只消費主題樣本公司,前五大權重股分別為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小米集團、比亞迪股份等熱門股,合計占比超60%,是投資者參與港股消費的趁手工具。
綜合消費:消費30ETF(510630)涵蓋白酒、食品、美容護理、生物科技等細分板塊,其中乳品含量超16%,全市場第一。權重股伊利股份、貴州茅臺、海天味業、東鵬飲料等市值均超千億,白馬龍頭屬性突出。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3.25,消費30ETF跟蹤的上證主要消費行業指數乳品行業(申萬三級)占比16.11% ,在兩市所有指數中居第一。
T+0特別風險提示:恒生互聯網ETF為跨境ETF,實行T+0回轉交易機制(即當日買入,在交收前可以于當日賣出),資金運作周期縮短,可能帶來短期波動風險。
風險提示:1.以上基金為股票基金,主要投資于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備選成份股,其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屬于中高風險(R4)品種,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2.本基金存在標的指數回報與股票市場平均回報信離、標的指數波動、基金投資組合回報與標的指數回報偏離等主要風險。3.投資者在投資本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件,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4.基金管理人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6.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于本基金沒有風險。7.本產品由華夏基金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8.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