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無新事物,有的只是那些被遺忘的創意…
這句話的含金量目前還在上升。
近年來3D與2D之間的界限好像變得越來越模糊,3D藝術家們可以通過巧妙結合著色器、輪廓線以及精湛的繪畫技巧來復刻2D的視覺效果;而2D藝術家們,則借助Live2D來創建全身3D角色模型。
3D藝術家們忙著追求風格化2D美學的同時,隔壁2D藝術家們都在專注于重現3D錯覺和令人信服的立體效果。
比如Live2D藝術家@Hephaestus,利用12個Live2D變形器打造的極具3D立體感的2D手部模型,效果足以以假亂真。這款“Live3D”模型的完成度之高令人咂舌。
藝術史上反復證明了一件事,這世間可能本無“脫胎換骨”的全新創意,先鋒技術往往誕生于我們遺忘的技術夾縫之中。
早在2017年,就已經有藝術先驅進行過類似的跨界實驗了。由于近些年2D、3D傻傻分不清楚的作品實在太多,連帶著討論度也跟著直線上升。在一眾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帖子中,Live2D動畫師Ran的帖文尤其引人注目,他表示:都別爭了,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大神做過突破性嘗試,將2D、3D兩種技術的精髓結合。
原作者嘗試將3D建模和Live2D技術配合起來,將3D身體模型與Live2D頭部模型相結合。使用了2018年停止服務了的Live2D Euclid軟件來創建角色模型,允許用戶將2D插畫轉換成3D模型,同時還用到了Unity來實現整個項目的最終效果。
快來看看,這位大佬是如何在Unity里鼓搗Live2D Euclid的吧。單看左邊,可能會有人忍不住咆哮:?!什么鬼?但,當你從某個特定角度觀看時,通過這種組合就能夠呈現出一個,如右邊這樣看起來非常正常的動漫風格角色。
不過,由于Live2D頭部本質上是基于2D圖像設計的,通過圖層位移/變形來模擬立體感。缺乏3D坐標系的Live2D元素無法正確響應視角變換,因此并不能像真正的3D模型那樣,在不同視角下都能正確顯示形態。
一旦改變觀察角度,角色的頭部就會從不同層次同時顯現出來,瞬間破壞原本完整又和諧的視覺效果。
角色直接瘋感拉滿,失去原有可愛外觀,癲的讓人不忍直視…
雖然其他角度“慘不忍睹”,但必須要承認右邊看起來還真的是挺像那么回事的。甚至評論區還有人調侃應該給這類作品設立個新分類,就叫【哇,這好酷!但不妨去學學Blender?】。
在這個看起來像是3D的動畫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后,Ran在自己的舊文件中找到了Live2D Euclid。
作為對比,咱們再來看看同一模型在原生視口中的外觀效果:
雖然Live 2D Euclid如曇花一現,但絕對是個“野心勃勃”的項目,看看這效果:
左邊是3D,右邊是使用Live 2D Euclid制作的“偽3D”。
雖然效果很哇塞,但咱們前面也說了,Live 2D Euclid在2018年已經停用了 。
作為補償,小編給大家準備了Live2D動畫師Ran的高贊作品,請各位沉浸式觀賞。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小伙伴們咱們下期再見啦~
end
學UE5,居然能把小米SU7開回家?
15秒造人,動捕、直播都能hold住?
布料重拓撲神器,讓你只留細節不流汗~
好顯卡,好腦洞,好技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