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融雪藏新碧,曉氣乘風醒萬梢”。這幾天,杭州西溪濕地的花朝節如約而至,從綠堤、煙水漁莊等地遠遠望去,超20萬盆、40余種花卉次第開放,陣陣花香吸引了一大批尋“香”而來的游客。
放眼各地,已經有多地進行了“嗅覺+文旅”的初步嘗試,通過氣味吸引游客、推動地方文旅發展,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探索。
“花香經濟”正當時
隨著氣溫的逐步上升,這幾天在西溪濕地拍照的游客也多了起來,在油菜花田,記者遇到了正在拍照的趙女士一家。
作為花卉愛好者,宋女士對香味有著細膩的感受,“油菜花的香味不像玫瑰那樣濃,又不像玫瑰那么甜,走在油菜花田里就像被大自然擁抱著,自然清新的味道可以讓人忘記城市的喧囂,所以我們特意從蕭山區驅車趕來。”
正在油菜花田內拍照的游客 記者 高雅 攝
目前,西溪濕地暗香浮動,虞美人、雪柳、櫻花、垂絲海棠、五彩油菜花、二月蘭等花卉都已開放,到了4月份,還有牡丹、芍藥、杜鵑、月季、木繡球、魯冰花等各類名花爭奇斗艷,喜歡不同花香的游客都能找到自己的“獨屬香氣”。
在花朝市集上,記者發現了很多與“香”有關的展位,其中,十里芳菲花養生活市集打造的玫瑰花醋成了“頂流”。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玫瑰花醋的推出就是為了深挖花香經濟,“玫瑰花醋不僅喝起來酸酸甜甜、聞起來香飄四溢,而且通過深挖花香經濟,我們還推動了西溪濕地附近村莊年輕人的就業。”
作為杭州亞運會官方香薰供應商,美通香熏帶來了多款不同的香氛;在研巧巧克力研究所前,記者品嘗到了以杭州市花桂花為靈感的巧克力;開幕式上,混知團隊精心雕琢的《半小時愛上西溪濕地》與《半小時漫畫水滸傳》兩部新作也正式官宣,書香與花香相得益彰,文化創新與生態底蘊碰撞出了耀眼火花。
“兩本書扎根西溪濕地的生態富礦,以趣味漫畫為載體,讓知識與西溪的自然風光相融,書香伴花香四溢,為花朝節注入深厚文化力量,”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還將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營造熱鬧的花朝消費場景,提升美麗經濟和春日經濟。
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除了一時的花香經濟,嗅覺加文旅還能怎么玩?
走進中國濕地博物館展廳,有一個特殊的展區格外引人注意——在植物香味體驗展區,不僅可以聞到多種植物的獨特味道,而且能夠結合博物館“中國濕地植物數據庫”研究成果、植物標本、AR眼鏡導覽等,將原本較為學術和枯燥的展示內容,轉化成了各個年齡段都能參與、兒童友好的展項。
據中國濕地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展區自2024年4月亮相以來,受到大量觀眾喜愛,成功入選全國百強熱門專題博物館前30名榜單,以及百強熱門博物館新開館前30名榜單。
其實,通過香味來吸引游客正是“沉浸式文旅”的一種表現,通過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讓游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全感官協同的展陳設計,讓原本靜態的植物學知識轉化為可體驗的立體場景,讓知識變得可親可感,特別適合帶小朋友來參觀。”游客徐先生表示。
中國濕地博物館內可以聞到氣味的展覽 中國濕地博物館供圖
沉浸式體驗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數字嗅覺為文旅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去年12月,故宮上線“無障礙”文創空間,“甪端”香爐里飄出多種香氣:三希堂的檀香、御花園的花香、慈寧宮的菊花香……用全新的嗅覺視角來讀取故宮記憶,聞香識故宮得以實現。
本月初,上海市朱涇鎮“芳香小鎮”舉行“香聚朱涇·春曉未來”2025年芳香產業啟幕發布會,小鎮首款原創香氣系列香水“曉春”正式亮相,標志著這個特色小鎮從基礎設施建設的1.0版正式向產業鏈深度拓展的2.0版跨越。
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借“香”出圈,打造爆款IP,聯動全域景區打造“芳香主題農文旅動線”,系統構建從原料種植、花海觀光,到設計生產、芳香體驗等全產業閉環,打開農文旅融合新場景。
一縷幽香如何飄得更遠?
提到看電影,IMAX、3D、4D等技術對大多數人來說早已不再陌生,但你有聽說過根據電影情節散發不同味道的氣味電影院嗎?
據了解,觀眾在觀看氣味電影時需佩戴一種特殊的儀器,在觀影的過程中儀器會根據影片中的物體和場景釋放相應的氣味,就能夠跟隨著角色,實時地聞到他所感受到的味道,提高觀影體驗,此前曾收獲了一陣熱度。
但隨著觀影人次漸多,負面評價也隨之而來:“有些雞肋”“體驗感不佳”“看完了電影感覺身體不太舒服,不會再選擇”……
業內人士表示,為取得較好的觀影體驗,氣味電影中佩戴的儀器離呼吸道比較近,釋放的氣體經呼吸道被大劑量吸入,氣味釋放儀器內有十幾種氣味劑,且在短期的較大劑量的多次刺激下,對于其中的某種或多種氣味劑,觀影人可能出現過敏或身體不適現象,大面積推廣起來存在難度。現如今,氣味電影院基本上處于銷聲匿跡的狀態。
嗅覺加文旅,不能簡單停留在表面,將氣味與文化IP結合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挖掘非遺技藝、傳統飲食等地域特色文化。例如,新疆巴州就通過“美食留客策略”打造特色餐飲品牌成功“引客進州”,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提取菜品香氣形成“嗅覺菜單”,增強游客記憶點?。
提煉?在地文化嗅覺符號也是一種方式,比如提取茶園清香、古鎮煙火氣等地域標志性氣味,形成可傳播的“嗅覺名片”。此前,河南品牌“久聞中原”就立足本地,開發出了以仰韶遺址出土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紋為創意靈感的玫瑰香薰、以洛陽為靈感的“一香傾城”牡丹香氛和以鄭州為靈感的“初聞綠城”月季香氛,獲得一種游客的好評。
此外,在氣味香型的選擇上也要注意環保和安全,減少化學添加劑使用,契合生態景區的可持續發展需求?,讓一縷幽香飄得更遠。(潮新聞 記者 高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