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28日)是實體商超的開店大日,從全國領軍企業,到區域零售商,于今日大量集中開店。
永輝超市北京蘭州溫州南寧東莞5店同開;盒馬NB負責人李國在微信朋友圈稱,今明兩天,盒馬NB七城十三家新店連開。生鮮傳奇今日于合肥開了兩家店。鮮風生活則在開封又開出了一家新店;盒馬前CEO侯毅做的寵物鮮食——派特鮮生于今日的上海都4店同開。
等等。
實體零售業的開店熱情與節奏似乎正在恢復與加快。
而放眼到整個2025年,開店勢頭將會持續增強,甚至,市場內的不少玩家都計劃激進開店。
后起之秀:淘小胖2025年至少要開3家店;鮮風生活2025年要開8家店。它們有后發優勢,沒有“存量調整升級”的痛苦,它們現在幾乎每開一家店就火一家店。
行業標桿:胖東來都要走出許昌,要在鄭州開店。
區域零售商:比優特接下永輝東北的12家店;生鮮傳奇2025年要開100家店。
全國性玩家:盒馬鮮生大店2025年計劃開100家店,盒馬nb社區折扣業態則要狂奔——快速開店攤薄成本;永輝的方向似乎明確了:快速關店調整,并快速開出新的胖改店,永輝“代理”CEO葉國富稱,2025年,要開200家胖改店。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之前稱,他觀察到,2025年1月來,中國企業家變得更加自信的跡象非常明顯。
這點在實體超市行業確有體現。
而支撐這波開店回暖的是:市場似乎正在觸底反彈、業態升級、實體商超提效出階段性成果、電商不再燒錢、下沉市場機會顯現,以及“情緒”。
伴隨著實體商超行業過去兩三年的調整,階段性的成果已經出現——傳統玩家在大量關店“甩包袱”,并做供應鏈模式調改后,開始觸底了;沒有歷史包袱的新玩家則正在“攻城拔寨”,它們要搶時機搶時間。
方向則已經明確了:做強生鮮、熟食、烘焙與自有品牌;做好煙火氣、做好食品館。后城市化階段,消費者沒有那么喜歡“摩天大樓”了,想要重回煙火氣。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則想要更健康更安全更高品質的商品與質價比。
這構成了實體商超連鎖的新機遇。
現在,只要能在這個方向調整出來的企業,它們的新開店生意都很好。一部分客流來自于“線上回歸線下”;一部分客流來自于“老業態”的退出;還有一部分客流則來自于消費回暖。
從《商業觀察家》的了解來看,伴隨著行業的“觸底反彈”,2025年的市場情緒正在升溫,在很多企業身上,正憋著一口氣、一股情緒。
區域的零售商有區域零售商的對標對象,一些企業在對標比優特:“不能輸給比尤特,今年我們的開店資金投入體量可能會達到5000萬元,會相對激進開店。”
一些企業“不服”胖東來:“胖東來2023年的利潤才1.4億元,在河南也一直是落后的,2024年胖東來的利潤突然增加到了8億元,大幅反超了,讓一些企業一下跟不上了,這也引起很多企業的‘不服’,他們不服胖東來能跑到他們前面去,他們習慣了胖東來一直跟著。“
一些企業在對標“老業態”:“他們做得太爛了。”
一些企業在盯著下沉市場,悄摸摸地在一些縣域下沉市場開出了雙位數的中型超市門店,“而且幾乎每一家新店都賺錢。”老牌玩家根本就沒發現,且沒能力下沉到縣。
一些企業必須狂奔:“極致的質價比,需要開店速度來攤薄成本。”
一些企業在謀求整合商超連鎖市場:“線下商超20年難得的巨變,中國一定會出現一兩家全國性龍頭企業。但中國目前中小超市仍占較大的份額,它們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好的體驗與服務。”
一些企業說,消費者現在想要極致的性價比,而這意味著“極致”的市場整合與規模發展機遇。
一些企業說,未來的中國商超行業,將是每個省“一強”的格局。
現在的實體商超行業,各種思路都有,有點意思了。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