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聯社2025年3月30日電,從部分股份行、國有大行地方分行人士獲悉:多家銀行接到總行通知稱,4月起信用消費貸產品年化利率或上調至不低于3%。有股份行華東某分行個貸部人員向已獲得3%利率以下貸款的客戶提示:”未提款客戶請于周一(3月31日)之前提款”。
另有華南地區國有大行個貸工作人員發布內部通知稱“及時通知各自客戶測額或者提款工作”。今年以來,消費貸市場掀起新一輪“價格戰”,眾多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紛紛推出利率3%以下消費貸產品,多家機構產品利率一再下調,個別銀行產品利率低至2.4%,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10—70個基點。有業內專家提示,銀行應考慮客戶還款能力,不宜在利率上過度內卷。也就是說,利率3%以下或被叫停,這釋放了哪些信號呢?
說實話,這幾年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本身非常依賴引導居民擴張信貸,但實際上效果并不好,關注長期資產負債狀況的人,偏理性的人關注未來預期收入和剛性開支,不太會過多的加杠桿消費。目標變成了本身收入水平無法支撐其負擔高昂開支,只能借助信貸的群體,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居多,信用還是干凈的,需求是旺盛的,資產負債管理經驗是不足,需求旺盛但違約風險大。
按照政策的目標,所謂的在不增加銀行風險的情況下,應貸盡貸,這不就是既要又要么,既要刺激消費,把錢借給還款能力較強的人,人家還款能力強何必著急透支信貸消費呢?事實上真正敢無限杠桿支撐短期消費的,很難保證未來的收入可以覆蓋利息,導致陷入多個信用卡和親朋借貸周轉的惡性循環,身邊這樣的案例太多了,以債養債,本金反而不那么關鍵了,債務擴張速度取決于利息和手續費,尤其是部分網貸和民間借貸的砍頭息,這一般都是正規渠道已經負債累累的群體。就三個部門杠桿而言,政府負債有大家稅收和國有資產變賣來兜底,國企的負債也是集體資產兜底,居民的負債,可不是那么好逃的,或者說本身軟肋也比較多。
回到這個事情本身,現在的政策期待和市場實際情況顯然不一致,銀行業績壓力都到一線從業者了,市場償債能力強的個人消費貸需求就那么多,需求不足導致的內卷可不僅限于商品的供給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甚至有些找親戚自己貼息貸款完成業績,這還是好的,畢竟可以償還。還有的就是當時美國次級貸款的路子,為了業績自發的去降低信貸門檻,不斷地卷利息,銀行內部內耗又不小,我知道前幾年金融體系降薪很多人抱怨,但僅從平均來看,依舊是全國最賺錢的職業,大家降薪都厲害,好歹還有個穩定的收入不是么,要不試試真正的非壟斷體制外國資外行業的就業情況?內卷更嚴重,由于消費不足,想卷很多時候都沒有機會。
銀行主要賺錢來源還是吸儲放貸,又要保利差,現在在1.5%,且還有繼續向下探的可能,貸款端本身門檻下降,違約風險上升,再加上內耗和息差收窄,以前限制了存款端的行業自律,現在增加貸款端的行業自律也在情理之中,銀行之前陷入房地產周期的風險外溢,之后再陷入消費貸的風險蔓延,喊了幾年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可就更難了,不能一方面喊著系統性風險是底線,另一面卻不斷地在懸崖邊試探居民負債極限,就和不增加銀行風險的情況下應貸盡貸是一樣的道理,高杠桿必然意味著高風險。
總結起來,這幾年靠信貸支撐消費,本身就不可靠,業績壓倒銀行從業者,既要求把貸款放出去,還要求不增加銀行的風險,根本不可能,次級貸款,高風險貸款也在情理之中,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商品內卷,貸款也內卷。最重要是刺激不了多少消費,反而可能低息貸款置置換高息的債務置換,或者流向次級貸款,利差再收縮,未來銀行的圍欄也不扎實了。不如先確保風險不能繼續往銀行蔓延,這就有了行業的自律,方法把利差先保住,我們的銀行也不太會干什么其他的買賣,也就是吸儲放貸,保息差的行業自律,包括之前存款利率規范,不能開出太高的存款利率違規吸儲,之后就是貸款端的規范,不能低于1.5的息差太多,不要覺得這是壞事,救消費靠的是內部分配改革和財富結構優化,靠信貸根本就不行,且未來如果銀行拖下水,代價還是大家的。
至于未來的貸款利率,基本可以用銀行成本端的利息,比如央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準+1.5%左右來定下限,現在剛好在3%,如果未來存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繼續走低,那么在變化的情況下+1.5%左右來預期政策利率下限。至于如何讓銀行的抗風險能力增加,從而降低息差的容忍度,或許需要銀行自己的改革,比如不需要養那么多裙帶子弟,高管薪資限制等等,這又是國企改革的通病了,在此之前,1.5%息差就是命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