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11%。
央行通過多次降息等貨幣政策操作,引導市場利率下行,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穩定房地產市場。2024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全國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33%和3.10%。
與過去相比,當前3.11%的利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住房貸款市場的資金成本在持續降低。
業內人士表示:較低的利率水平降低了購房者的貸款成本,對于剛需購房者和改善型購房者來說,購房的經濟壓力有所減輕,可能會刺激一部分購房需求的釋放。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當前的利率水平下,需要在風險控制和收益平衡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較低的利率可能會壓縮銀行的息差,但同時也可能通過增加貸款投放量來保持一定的收益水平。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4月21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已連續第六個月維持不變。
202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允許滿足一定條件的存量房貸重新約定LPR基礎上的加點幅度,加點幅度應體現市場供求、借款人風險溢價等因素。
房貸利率觸底了嗎?銀行利率下調是否已經結束?
上述人士認為,LPR已連續多月保持穩定,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未來利率調整的空間相對有限。未來房貸利率的進一步調整將取決于宏觀經濟形勢、通貨膨脹預期以及貨幣政策的綜合考量。
原國家房改課題組組長、中房集團公司原董事長孟曉蘇在2024年12月底指出:現在房貸利率降至3%上下,最近中央經濟工作會強調“適時降準降息”,降息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降低存款利息,另一方面貸款也要降息,包括企業貸款利息和居民貸款利息。尤其是對購買保障房的居民,更應該把利息放到最低。
他判斷:至少還可以降50個基點,降到2.5%上下應該是可以的。因為存款利率在下降,銀行還享有一定的息差,如果銀行效益變差,那么可以適當讓薪酬回歸合理水平。
4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在專家看來:降準、結構性降息可能先落地,政策工具箱還藏著“后手牌”。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聲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宏觀政策定調‘更加積極有為’,貨幣政策則是延續了‘適度寬松’的基調。具體到貨幣政策總量工具層面,會議要求“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
他補充道,預計后續在兼顧內外政策環境的前提下,降準、降息工具或適時落地;在貨幣政策結構性工具層面,會議要求“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領域主要針對“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方面。
一位地產行業從業者告訴筆者,2015年LPR還是5.9%,2025年跌到3.6%,整整10年,只降不漲。對于“還房貸黨”,存量利率可能暫時不變,不用急于提前還貸,等等政策“組合拳”。(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孫騁,編輯|劉洋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