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攻略、自寫腳本…… 幫爸媽去演唱會“瘋狂一回”
刀郎演唱會門票,這屆年輕人的“盡孝新賽道”
——原載2025年4月1日《武漢晚報》
2024年9月,刀郎宣布重啟演唱會。
截至目前,刀郎在全國各地的演唱會場場爆滿。
前幾天,武漢的00后小楊比高考還緊張。她潛伏在20個粉絲群里,雇了3個代拍,甚至自學Python寫搶票腳本,只為了一個目的——幫父母搶到刀郎武漢站演唱會的門票。
“爸媽第一次開口要演唱會票,搶不到我怕被踢出家族群!”小楊無奈又堅定地說道。
搶票成“盡孝新賽道”
刀郎演唱會開票即售罄
2024年9月,刀郎宣布重啟演唱會。截至目前,刀郎已經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北京、成都、南京、濟南、澳門、上海、杭州……場場爆滿,甚至有幾站的內場門票被炒到上萬元一張,著實“硬通貨”。有搶不到票的歌迷表示,刀郎演唱會的搶票難度堪比周杰倫,算是新晉的演唱會“頂流”。
然而,刀郎的粉絲大多是60后、70后,他們中的很多人并不擅長搶票,于是這項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晚輩們的肩上。
順利幫母親搶到了門票的晨晨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了自己的喜悅“開心!能幫媽媽圓夢了!”她告訴記者,為了順利買到票,她在開票當天謹遵“搶票攻略”,關機、重啟、清空手機應用、打開5G流量搶票。
她還得先提前填好信息,在倒計時10秒以后,用搶票神器“筋膜槍”一次次刷新,同時一直點右下角,最終絲滑搶到2張看臺票。她說,刀郎是媽媽多年來的偶像,這次能陪媽媽一起看演唱會,她覺得特別有意義。
事實上,近年來,演唱會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舞臺,中老年人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新消費主力。譚詠麟、劉德華、張學友等歌手的演唱會,也深受中老年人青睞。
55歲的劉曉梅原本覺得花一千塊錢去聽兩三個小時的歌不劃算,但看了刀郎成都演唱會的視頻后深受觸動。她不僅去看了劉若英的演唱會,還在之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接連去看了張信哲和梁靜茹的演唱會。“這些歌手陪伴我度過了青春歲月,現在有機會在現場聽他們唱歌,真的很值!”劉曉梅感慨道。
看著他們進檢票口那一刻
有一種角色互換的感覺
網友“小米”也是完成“盡孝”任務的兒女之一。她買到票后,專程將父母送到檢票口才止步。
“我當時在場外看到,好多沒有買到票的叔叔阿姨坐在臺階上、草坪上,等著聽場外版,氛圍太好了!我爸媽嘴上說好貴、好浪費錢,但能感覺到他們都很開心。送他們進檢票口那一刻,看著他們的背影,有一種角色互換的感覺。當年他們送我進考場時,一直叮囑我帶好準考證;現在我送他們進演唱會現場,叮囑他們要帶好身份證。”“小米”說,能給父母制造一段幸福回憶,作為女兒特別開心。
網友“咖咖奧咔咔”也是“盡孝”成功的一個。他說:“我爸爸說去廈門看刀郎演唱會,是他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光,他說自己好像重返了青春歲月,甚至從演唱會回來之后的半個月爸爸都一直處于興奮狀態。真沒想到,一場演唱會的魅力會這么大,以后有機會我還會讓爸爸繼續去看的。”
其實,像“小米”“咖咖奧咔咔”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早在演唱會還沒定檔時,他們就摩拳擦掌,準備搶票。如今一打開社交平臺,全是“大孝子”“大孝女”申請出戰的帖子。
在評論區,有人期望網友別和自己搶一個檔位,有人分享自己此次“重任在身”。有幫爸媽搶的,有幫丈夫搶的,有想作為生日禮物送長輩,也有長輩首次提出要求想去。不過,等開票結束后,評論區更多的是沒搶到票的“哀嚎”。
做了準備卻缺乏運氣
明顯感覺媽媽心里挺遺憾
50多萬人搶1萬多張票,開票不到秒售罄……這是3月14日刀郎武漢站演唱會首次開票時的瘋狂場景。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場館約有1.2萬個座位,此次開票約1萬多張。開票結束后,平臺數據顯示共有52.6萬人“想看”,超過97%同類演出。和其他城市一樣,武漢場的搶票大戰十分激烈。
在武漢工作的小萌已經號召了四五個好友跟她一起搶,可惜都沒搶到。“我媽媽喜歡刀郎已經很多年了,之前家里還買了一堆刀郎的唱片,媽媽沒事就哼兩句刀郎的歌。”
此次刀郎來武漢開演唱會,小萌媽媽提前半個月就讓她關注各種開票信息,最近幾天,每天都叮囑她做好搶票準備。小萌原本打算買2張內場票,和媽媽一起去看。“對生活比較節儉的媽媽來說,這是一筆比較大的娛樂開支,但是我們都認為是值得的,這是媽媽第一次主動開口說想看演唱會。”她說。
只可惜,沒有搶到。“我明顯感覺媽媽心里挺遺憾的,但她嘴上說沒事,到場外聽也是一樣的。”小萌告訴記者,“我準備搶一搶深圳演唱會的門票,萬一搶到了就當作驚喜送給媽媽。”
中老年歌迷成為
演唱會重要力量
如今,無論是演唱會還是旅游市場,中老年都是重要群體。他們有錢有閑,是直播帶貨、短劇和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的重要參與者。城市發力搞文旅,同樣需要吸引這個群體。
然而,盡管演出市場繁榮了,針對中老年人的演出活動也增多了,但中老年人在享受服務的過程中仍面臨諸多不便。
比如:票務平臺規則復雜,買票過程中需要閱讀理解煩瑣的信息;到了開票時刻,銀發族還得和年輕人甚至“黃牛”們比手速。就算發動整個家族群,也可能買不到票。失望之余,他們或許只能靠兒女或拜托別人去找“黃牛”買高價票。如果還弄不到票,只能作罷,把那份熱情埋在心底。
面對這些問題,記者注意到,有網友在平臺呼吁:“今后的演出票務系統以及文化活動宣傳平臺,是不是可以開發一款適用于中老年人的網絡界面?又或者為這個群體開設專門的售票點?讓父母的追星之路更通暢。”
或許,這也正是不少老年人的心聲。
綜合《大河報》《新民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