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武漢地鐵多個項目的建設者堅守一線,干勁十足,以辛勤的汗水詮釋勞動之美,全力推進地鐵建設。
武漢國博控制中心項目
500名建設者堅守一線
5月2日,武漢市軌道交通國博控制中心項目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500名地鐵建設者正在抓緊作業。
該項目坐落于漢陽區國博大道與四新南路交叉口東北側,總建筑面積約9.48萬平方米,是一座地上10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達61.25米的國博線網控制中心。主要布設線網中心系統是武漢地鐵運營的重要樞紐設施。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二級項目經理舒計步介紹,“五一”期間項目未停工,每天都安排作業人員分類作業,全力保障工程進度與施工安全。目前,項目正在進行上部結構施工。為確保項目按時推進,建設團隊科學制定施工計劃,合理安排人員和設備,在保障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爭分奪秒趕工期。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二級項目經理舒計步測量鋼筋的間距,確保施工的質量。
這座控制中心建成后,將成為武漢地鐵運營的“智慧大腦”。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它將實現對地鐵線路的高效運營、精準指揮和科學調度,成為保障武漢地鐵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力量,守護市民乘客的每一次美好出行。
“五一”堅守盾構一線
精密把控掘進質量
5月2日,武漢地鐵11號線芳梅區間工程盾構施工現場,武漢地鐵股份公司業主代表杜濤組織監理及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對照施工圖紙逐項落實盾構材料的送檢標準,全力筑牢施工安全質量防線。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杜濤(右)組織監理和施工方技術負責人,研究圖紙對標施工。
目前,工程正穩步推進,兩臺土壓平衡復合盾構機承擔掘進任務。這些設備地質適應性強、施工安全性高。項目部前期通過詳細地質勘查,精準掌握地下管線與橋樁分布,制定了專項保護與穿越方案。掘進過程中,實時監測分析參數,根據10至22米不同覆土深度動態優化方案,制定盾構掘進作業指導書,掘進參數逐環交底,保障工程順利推進。
面對下穿四新中路、總港水渠、鳳凰湖,側穿鳳凰東路橋樁等復雜工況,以及小曲線半徑線路施工挑戰,項目部采取針對性措施。曲線段掘進時,降低盾構機速度,嚴格把控管片拼裝精度與防水工藝,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目前,盾構機已從芳草路站始發向梅林站推進,左右線均在施工。兩臺盾構機整機重約535噸,刀盤開挖直徑6.44米,相當于兩層樓高。
武漢地鐵11號線四期盾構區間安全掘進。
“五一”假期,施工現場24小時連續作業。95名工人輪班堅守,2臺盾構機、2臺龍門吊、3臺電瓶車等設備高效運轉,全力推進芳梅區間雙線貫通目標。質量管控上,盾構姿態控制在±50毫米以內,狠抓管片拼裝、防水材料粘貼及材料進場驗收,杜絕錯臺、破損、滲漏等質量問題。安全管理方面,項目部節前召開專題部署會,制定安全生產保障與應急處置方案,開展隱患排查整治;節日期間,強化高風險作業管控,嚴格執行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確保工程安全平穩推進。
來源|長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