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上市公司“東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軟睿新科技集團)。
更名背后,是集團的戰略轉型與升級,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不再只是人們過去熟知的數字化人才教育服務公司,更是“教醫養康旅”生態創新融合的探索者。
財報也初步顯露出其“教醫養康旅”生態的建設成效。2024年,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全年實現營收20.42億元,經調整后的凈利潤達到4.66億元。其中,非高等學歷教育(含教育業務中其他業務及醫養業務)營收達到4.2億,同比去年有所提升,營收占比達到20.4%。
圖源:東軟睿新科技集團2024年年報
業績發布會中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指出,“隨著康養業務的發展,2025年非高等學歷教育收入占比可能會達到25%。未來五年,非高等學歷教育業務收入及其在總營收的占比仍會持續提升。”
從教育領域跨界而來的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究竟在下怎樣一盤棋?我們對財報進行了拆解以作說明。
01
從教育向“教醫養”融合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4年末,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1031萬人,占總人口的22%。隨著老齡人口比例的不斷上升,老年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健康管理需求以及社會參與需求都在不斷增長,它們進一步促成了銀發經濟的增長。
2024年,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瞄準老齡人群需求,針對老年人時間充裕的實際,以及在學習、社交、健康等領域的個性化需求,打造特色“LIFECARES”樂、養、醫、學、為一體化醫養新模式。其戰略性地開拓了老年教育及醫療康養業務,并依托“教育+科技+醫養”的創新研發能力,打造出“教醫養”融合發展新模式。
具體而言,面向老年群體精神文化需求,東軟睿新科技集團針對性地開設了東軟鳳凰學院。通過構建起“AI與藝術創作+健康與康復+心靈康旅”三大類106門課程,打造了面向活力老人的夢想大學。
而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東軟睿新科技集團通過收購東軟健康醫療及其附屬機構實現需求的滿足。醫院的存在極大地保障了老年群體疾病診治的需求。其中,2024年,睿康心血管病醫院門診接診超44000人次、住院與手術量超6000人次;睿康口腔醫院門診接診人次超過12000人次。睿康之家頤養院的配置進一步保障了失能半失能老人養老需求的滿足。頤養院采用國際照護理念,提供介護師、康復訓練師、醫生、護士、管家、心理咨詢師,并針對失能半失能及認知癥老人提供不同等級的照護方案,配合毫米波雷達等智能監測系統可為長者提供24小時照護。2024年里,其入住率已經遠超75%。
從局部來看,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正面向老年群體打造一個小型的“教醫養”生態,通過一流的醫養服務與平臺服務為長者美好生活賦能,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而從整體來看,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正逐步構建起“教醫養”的大生態——
首先,醫院和頤養院構成了集團大連學院、成都學院、廣東學院三所大學關聯專業學生的實踐基地,可為學生創造學習機會、同時為機構提供服務的新鮮血液。其次,三所大學本身學科積累和專業積淀為東軟鳳凰學院老年教育課程建設提供了基礎,并豐富了頤養院老人的康養生活,而老年教育的開展也為頤養院和醫院提供了客戶基礎。此外,醫院可以為老年教育及頤養院業務的開展提供醫療保障。
通過“教醫養”一體化發展創新模式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無疑有利于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品牌效應打造,幫助其更好地贏得老年群體的信賴。目前,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的醫養業務已初步顯露成效。該板塊為集團“教醫養”融合奠定了基礎,也將進一步促成教助醫、教助養,醫轉養、醫輔教,養托醫、養輔教,并構建起穩定、互用、互助、高效、持續的新業態。
02
教育板塊再創新高
“教醫養”融合創新生態能夠快速構建,與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在教育板塊的長期優勢積淀有關。
當前,數字經濟仍在迅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預計中國數字經濟總體規模將超過60萬億元,年均增速約9%。但與此同時,《產業數字人才研究與發展報告(2023)》指出,“我國當前數字化綜合人才總體缺口約2500萬至3000萬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續放大”。
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一直致力于為國家培養和提供數字化人才。
分別來看,2024年,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三所大學在讀人數再創新高,達到58158名;并在多個榜單中排名位居前列。以大連學院為例,2024年2月,大連學院獲批工信部2023年工業互聯網安全人才培育試點示范項目,為本年度全國唯一獲批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的高校。同年6月,大連學院于2024年世界創新大學排名(WURI)中連續第四年進入全球百強,并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7所中國入圍高校中排名第四,而在“生成式AI應用”單項排名中位列全球第7位。
但要解決行業人才短缺問題,需要更多的行業賦能。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依托在IT領域二十余年的實踐積累與辦學積淀,以及東軟的產業資源優勢,構建了強大的應用型教育產品研發團隊,通過科技賦能教育。
在這一年里,東軟睿新科技集團進一步加快產品服務建設:發布了首個元宇宙創意創作分享平臺OpenNEU;發布多個智慧實訓室,包括鴻蒙OpenHarmony信創實訓室、智能網聯汽車實訓室、智能機器人實訓室、大模型實訓室、東軟虛擬演播實訓室等。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持續通過4S產品服務體系助力賦能院校發展。2024年,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向133家院校及機構提供智慧教育平臺、教育管理軟件、實訓室產品及配套內容,與62所院校展開了產業學院和專業共建合作,覆蓋學生約2.3萬人。
此外,為了滿足市場對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構建了特色的終身教育服務體系。其涵蓋學歷繼續教育業務、面向政企院校的機構培訓業務、個人培訓業務,以及新增添的老年教育業務。2024年,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繼續教育服務為全國94家機構實施培訓項目193個,線下覆蓋培訓學院超4.1萬人;國際教育項目合計招生近1000人。同時,通過依托東軟IT云課堂與東軟教育在線平臺,其深化了線上線下融合的交付體系,線上平臺注冊用戶數量更是突破230萬人。
需要強調的是,“教育”始終是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多元化業務的核心,是其拓展生態圈新業態的基石和紐帶。隨著融合加速,集團大連學院、成都學院、廣東學院中健康科技相關專業數量已達到12個。
03
成為“教醫養康旅”生態建設者
發力“教醫養”模式的創新融合,背后是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對產業發展的洞見。
當前,整個產業有著兩大明確趨勢性變化: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數智化。
“社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單一業務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在傳統模式下發展空間受限,難以滿足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多業態融合,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成為破解單一業務生存困境、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在財報解讀會上如是指出。
有鑒于此,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以教育為核心,構建支持教育的新基礎設施,圍繞校園周邊建設醫院、養老院、康養實訓與科研基地,以數據、AI技術支持大學的學科發展,創造教醫養康旅融合模式,并將這些模式輸出到社會,形成科研成果的規模化應用。”
探索正在不斷向前推進。2024年10月,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健康醫療科技園項目開工奠基,標志著其在“教醫養康旅”戰略布局上邁出堅實一步。2025年1月,成都“青城山熙康云舍”酒店的開業運營,為東軟鳳凰學院開展老年教育、心靈康旅再添一城。2月,廣東東軟學院通過公開競拍獲得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新地塊,規劃建設包括大學科技園、國際會議中心等在內的各類新型實踐實訓基地,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教醫養一體化發展的創新生態樣板。它們也標志著集團“教醫養康旅”五位一體的業務生態逐步成型。
需要強調的是,對東軟睿新科技集團而言,其目標是依托自身面向老齡群體的“教醫養”方法論的沉淀,去打造城市級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構建一個由政府牽引、平臺支撐、產業驅動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激活城市養老服務市場,實現養老服務的智慧化、高效化,推動養老服務產業鏈條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為老年人提供包括頤養、醫療、照護、助浴、助餐、家政、老年大學、康養旅游等在內的全方位、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而隨著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以技術賦能行業以及更多生態參與方的投身其中,我們相信,生態參與各方都將從中受益,而日益增長的老齡群體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得到滿足。
*封面圖片來源:東軟睿新科技集團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項目,或您的項目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發布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系;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