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注意到,從摩托車到汽車、貨車,類似駕駛員在行駛中拍攝短視頻的情況不在少數。這類視頻有的是司機一只手握著方向盤,另一只手拿著手機,對著鏡頭眉飛色舞地講述;有的是司機為了追求視頻的獨特性和吸引力,邊開車邊和乘客聊天,甚至做出打鬧等危險動作。這些視頻憑借刺激的畫面和新奇的內容,吸引了大量關注,播放量、點贊數居高不下。
近年來,“視頻經濟”造就大量網紅,其中一些是機車網紅,他們錄制短視頻或進行直播,通過展示道路上的“速度與激情”以及各種危險動作,來吸引粉絲、提高流量進而變現。例如一名擁有超過200萬粉絲的機車博主的日常視頻里,時速表常定格在120公里至150公里/小時區間,這個數值遠超城市道路限速標準。在高速行駛過程中,該博主一只手拿著手機與鏡頭前的網友對話。
這種邊行駛邊拍攝的行為,無疑十分危險。博主無論駕駛任何機動車,都應該保持專注、規范操作。而這類危險擺拍,必然分散注意力,給道路交通安全埋下隱患。有博主在駕駛過程中開直播與粉絲聊天被舉報,已被依法罰款和駕駛證記分;有未成年人模仿危險擺拍時,發生意外造成雙腿粉碎性骨折;更在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中發現了擺拍視頻。這些血淋淋案例亟須引起各方重視。
不難看出,邊行駛邊拍攝讓馬路變成“片場”,緣于各方失責。相關機車博主為了私利而忽視交通安全,沒有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要求落實安全責任;相關短視頻平臺沒有依法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審核、巡查不到位,給了這類視頻傳播機會;部分網友是非不分,瀏覽、點贊這類危險視頻,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另外,交通執法環節對這類危險擺拍監督、查處不到位也是一個原因。
因此,亟須對這種危險擺拍喊“停”,關鍵在于兩個環節:一方面,各大短視頻平臺必須嚴格依法履職盡責。據《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應當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規,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促進形成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審核等制度。
反觀多個短視頻平臺,存在大量駕駛員在行駛中擺拍視頻的現象。這既提示平臺履行法定責任,也提醒監管部門對短視頻平臺加強監管,要么依法予以約談,要么直接開出罰單。同時,還應該鼓勵網友舉報這類危險擺拍視頻,形成“人人喊打”的治理局面。當然,也需要向廣大網友普及法律常識,使網友對這類危險視頻用腳投票。當機車博主的危險視頻沒有“市場”,自然就會改變。
另一方面,需要各地交通執法部門對“邊行駛邊拍攝”加大查處力度。既要利用現有攝像頭發現和查處司機交通違章行為,也要通過加大路面巡查力度發現問題;既可以鼓勵市民“隨手拍”舉報,還可以通過短視頻平臺主動尋找違章線索。只有獲取有效線索查實違法行為,輕則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進行處罰,重則依據刑法追究刑責。只有多重監督、嚴厲處罰才能真正喊“停”。
坦率說,這是短視頻時代,無底線擺拍的又一亂象,其危害不僅在網絡上,比如對公眾特別是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引導,更關系到線下道路交通安全。因此,亟須有關各方合力整治。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