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3月下旬中美有兩次談判議程,第一次美國議員趕赴北京,結果以沒談攏告終,這位議員在回國接受采訪時還在對華“放狠話”。
第二次談判時機已到,雙方又商談了什么內容?
這次通話結束之后,特朗普立刻宣布新關稅政策,新貿易戰是否已經不可避免?
20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戴恩斯來華訪問,他提前和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做了會談,是以“特使”的身份來的。
戴恩斯訪華之前信心滿滿,表示這次來中國就是想讓美國獲得更好的對華便利,商品能更多對中國出口。
但他卻沒有公開美國的優惠條件,誠意幾何還有待商榷。
果然在23日回國之后,這位參議員就頗為不悅的告訴美國媒體:
只要中國不幫忙解決“芬太尼非法走私”事件,中美就沒得談。
看到這個結果,不用說美國媒體也知道談判是崩了。
至少特朗普的特使沒有要到他想要的條件,否則不會對外宣稱什么“芬太尼問題還沒有解決”之類的言論。
有人推測戴恩斯來華所帶的“交換條件”很可能是特朗普即將對中國加征的關稅,以此來迫使中方讓步。
特朗普非常善于用“立靶打靶”的方式創造這種原本不存在的籌碼。
但中國肯定不會掉入這個圈套,他空著口袋來華自然毫無所獲。
緊接著在26日,中美兩國開始了第二次交涉,中方應約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進行視頻通話。
這次談判是特朗普在上周主動宣布的,也就是說美國主動找中國交涉,特朗普還將調子放得很低。
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電話中換了一種方式,采取比較“委婉”的方式對華提出特朗普上臺后加征關稅的三個目標:
一是推動國內投資和生產力,二是加強美國工業優勢,三是保護美國工人和維護經濟與國家安全,希望中方“理解”一下。
格里爾話中的潛臺詞也很明顯。
其一就是美國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建立關稅壁壘,讓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投資都集中在美國拉動他們的就業和工資。
這就是“美國優先”的一種方式
其二就是美國工業空心化已經很多年,特朗普上臺前就提出“重啟制造業加工業”的方案。
也就是中國企業的生產鏈盡量轉移到美國,使用美國的原料、雇工和給美國繳稅帶動經濟。
其三就是特朗普以“安全名義”為由拒絕某些產業核心優勢被中國掌握。
比如美國之前如日中天的航運業,現在全球大部分貨輪的制造方都是中企,中方經營的港口也越來越多。
于是他們就對巴拿馬等港口進行打壓,還威脅只要是中國制造的貨輪,停一次美國港口就要繳費,最高達150萬美元。
這些條件不用說又是新的“空手套白狼”的行動。
讓中國企業去美國建廠、轉移供應鏈這些事情可以假設,但美方對中國的回饋在哪?一個字都沒有提到。
格里爾還在談話中多次含沙射影提到所謂的“不公平和反競爭”貿易政策,試圖將中國劃歸為“過錯方”,迫使中國取消對美國的額外關稅。
這樣的談判態度和目標,與明搶也沒有什么區別了。
掛斷電話之后,中方也發表了一份簡單的聲明:
中方就美以芬太尼為由對華加征關稅、有關301調查以及擬出臺“對等”關稅等表達嚴正關切,且雙方認為保持穩定的中美經貿關系符合兩國利益,同意就彼此關心的問題繼續保持溝通。
這里的結尾部分,“繼續溝通”四個字其實已經說明了談話結果,以至于美媒認為格里爾和中國的交涉行動又一次沒談攏。
在掛斷電話之后沒多久,特朗普就宣布了對所有進口汽車統一加征25%的關稅。
這次稅款是將所有對美國出口汽車的國家都放在統一門檻上的“關稅”。
美國媒體稱這次主要打擊的對象并不是中國,因為中國“早已經被美國加征了更高的關稅”,中企汽車在美國也毫無存在感。
相反一直對美國市場出口的日韓,成為了最大的輸家。
但事實上業內人士解釋,新關稅對中國的影響也不小,因為特朗普在稅款計劃中涵蓋對汽車零件征稅的部分。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件出口國家,美國的舉動將讓中國企業出口美國的成本更高。
此外,中國之前在墨西哥投資的汽車生產線,現在也被要求在新基礎上征稅。
特朗普之前就說過了他的目的:中國企業想要賺錢,就必須將生產線搬到美國來才行。
這只是美國總統的“美好想法”,他們在打擊到中國等國家之前,自己必然要先蒙受很大損失。
特朗普宣稱此舉旨在保護“國家安全”,推動制造業回流并減少貿易逆差,卻沒有考慮到實際需求情況。
數據顯示,美國汽車進口額長期遠超出口額,2024年進口總額達4743億美元,進口車占國內銷量近半,本土車企60%零部件依賴進口。
關稅政策本質上是通過行政手段扭曲市場,那么美國企業將為這些關稅買單,然后轉嫁到美國平民身上,這才是標準的結局。
美國特使兩次和中國“沒談攏”,問題還真沒有出在中方身上。
特朗普在26日甚至發布了新“交易”,希望中國方面能將tiktok賣給美國,獲取一部分關稅豁免。
這再度證明他們想做的是無本生意,用關稅威脅別的國家來達到條件。只不過這次沒有什么國家愿意為美國的敲詐買單,日本、韓國等國均表示將采取反制措施。
WTO爭端解決機制已收到多國針對美國關稅的起訴,美方已經得罪了整個行業。
以至于有美國媒體諷刺特朗普,如果把手段放在他的房地產商業交易市場或許能有效果,但放在國家之間的交易上,無疑就是自取其辱了。
參考資料
《何立峰與美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新華社
《左千戶:“去中國化”?美國這么做,只會導致“去美國化”》觀察者網
《視頻丨美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