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以“筑夢十年,智戴未來”為主題的深圳市智能穿戴行業協會十周年慶典暨2025年會員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深成功舉辦。在大會上,華為終端BG OpenHarmony使能部副部長李彥舉發表《OpenHarmony助力穿戴產業開啟新篇章》主旨演講,并參與“AI賦能可穿戴,具身智能共創未來”圓桌對話,系統地闡述了開源鴻蒙在智能穿戴領域的戰略布局與創新實踐。
OpenHarmony Watch統一架構,打破智能穿戴生態困境
近年來,智能穿戴設備正從單一功能向多場景智能交互方向演進,面臨生態碎片化、開發成本高等一系列痛點。李彥舉在演講中重點介紹了OpenHarmony Watch統一架構的創新實踐,該架構通過統一API標準、互聯標準、歸一工具、兼容性測評與分發平臺五大板塊,在OpenHarmony Watch SIG(特別興趣小組)的技術支持下為產業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
“基于OpenHarmony for Watch統一架構、統一應用和表盤標準,開發者可以實現‘一次開發,全量部署’,顯著降低跨平臺開發成本。”李彥舉表示,目前OpenHarmony項目群已建立統一的官方應用分發平臺——OpenHarmony Watch應用商店,首批28款應用成功上架,該平臺將為用戶及開發者提供分發、開發上架、應用下載、商業收益等功能。
在穿戴表盤方面,OpenHarmony還為開發者提供了表盤框架,支持豐富的表盤形態,并提供視頻、動畫幀、萬花筒、交互等四大特性能力;同時,OpenHarmony表盤標準也已對外開放,目前已發布表盤開發規范1.0和表盤設計工具1.0,支持開發者“所見即所得”創作個性化表盤。
在互聯互通層面,李彥舉指出OpenHarmony統一互聯PMC將在2025年重點推進“南向生態互聯互通標準”的建設,實現OpenHarmony穿戴設備與手機、汽車、平板、PC等更多終端的無縫協同,這一戰略布局將有效提升設備場景感知能力,為用戶打造“無感交互”的智能穿戴體驗。
AI+OpenHarmony:邁向穿戴設備“具身智能”時代
圓桌論壇環節,李彥舉深入解讀了OpenHarmony在AI領域的三大突破:通過新型傳感器與芯片技術,將穿戴設備升級為多模態感知入口;借助分布式技術算力調度,突破端側硬件性能限制;構建標準化服務API體系,推動穿戴設備從被動記錄邁向主動智能演進。
“我們正在構建‘超級入口+分布式算力+標準化服務’的三維技術架構。”李彥舉指出,這種架構創新將為穿戴設備賦予更強的環境感知、決策執行和持續進化能力,助力產業邁向具身智能新階段。分享尾聲,李彥舉向全行業發出倡議:“OpenHarmony Watch SIG誠摯邀請產業鏈伙伴加入,共同制定行業標準、共建開放生態。”
OpenHarmony自進入穿戴領域以來,已形成涵蓋芯片、算法、應用的完整技術棧。隨著硬件生態標準體系的完善和AI技術的深度融合,其在智能穿戴領域的生態賦能效應正加速顯現,面向未來,OpenHarmony將持續發揮開源創新的優勢,與更多產業鏈伙伴一道,推動中國穿戴產業邁向全新發展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