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大學生駕駛小米SU7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智駕”,在施工路段不幸發生車禍、車毀人亡 3 人殞命的悲劇事件,在社交媒體刷屏了。
人們普遍關心的是,小米公司將在事故中承擔哪些責任,以及,會不會賠償。
可以預見,除非能夠有證據證明車本身有問題,否則從法律上來說,很難讓小米公司賠償。
而且,如果說只要發生車毀人亡的事故就要車企賠償,口子一開,大概率所有的車企最終都承受不了這個負擔。
所以,死者家屬一定非常想找到車機系統的缺陷,小米公司一定會極力避免這一不利局面發生。你覺得誰能贏?
經常走高速的司機都知道,一旦遇到因為施工需要變道,正常情況之下都會有提前警示,以及限速大幅下調。
在施工路段時速 120,大概率是超速行駛,所以司機責任難逃,要想讓施工方賠償,難如登天。
此次事故中,女大學生深夜駕車走高速,不但“智駕”不合法,超速行駛同樣不合法。作為事故主要責任人,雖然已經亡故,但是后續的民事賠償即將到來。按照往常經驗,車內兩名乘客的家屬也將發起高達百萬的民事賠償。
就算車主買了座位險,一般賠償上限 10 萬元,這遠遠不夠。所以,對于司機和車主家庭,災難遠未停止。
這件事也給所有人提了個醒,特別是很多熱心腸喜歡搭載親朋好友乘車的朋友,開車之前你必須想明白,自己的駕駛技術是不是過硬,萬一因為自己的責任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是不是賠得起。
對于女司機的男朋友來說,車在他名下,發生車禍的小米SU7 系貸款購買,如今車毀人亡,但是貸款還得繼續還。
對于小米公司來說,此次車禍最大的危機,是信任危機。
小米汽車的主要目標人群,是 90 后、00 后渴望“人生第一臺車”的年輕人,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手里的錢不多,駕駛技術稀松,還是被算法精準投喂起來的新一代,粉絲經濟的忠實擁躉。
在過去的這些年,他們在網上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想看到的,而不是世界的全貌,但是他們偏偏會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社會真實。
在進入社會之前,他們是“楚門的世界”里被算法寵壞的孩子。在進入社會之后,社會現實會教他們重新認識現實的殘酷。當盲目崇拜被現實擊垮,那么,對于依靠億萬米粉支持發展至今的小米公司來說,如果信任坍塌,麻煩,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