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紹興市越城區全域低空新基建項目(一期)正式開工。該項目是目前全國低空基建設施體量最大項目,標志著越城低空經濟從“試點”邁向“全域落地”。
據悉,該項目(一期)將在東湖風景區、鑒水科技城低空綜合體、黃酒小鎮、東鑒湖濕地公園、會稽山旅游度假區、鏡湖濕地公園、富盛鎮等地建設7個大中型起降場及50個小微型起降場,總投資約20.5億元。
創新采用“VOD”模式
起降場變身“空中綜合體”
越城今年陸續啟動建設的7個大中型起降場和50個小微起降場,未來可以滿足直升機、EVTOL、大型無人機的多樣化起降功能。
記者注意到,不少起降場的選址極具紹興特色。作為“水鄉”的經典代表,東湖風景區迎來“越航未來方舟”建設,集成低空客運、培訓實訓、智能科技展示等功能,助力城市空中交通示范應用。游客也有望在這里體驗千年水鄉韻味與現代科技的交融。
鑒水科技城低空經濟綜合體大型起降場,定位是打造產業升級核心引擎。該綜合體一期投資約4億元,總建筑面積3.42萬平方米,將建成集低空產業孵化、科創辦公、測試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平臺,竣工投用后有望成為輻射長三角的低空經濟創新高地。
而黃酒小鎮大型起降場將深度融合文旅特色,兼容“大白”祥云AS700等先進飛行器,結合酒香縈繞的黃酒小鎮、即將開通的水上黃金游線,呈現水陸空立體文旅矩陣,帶給市民、游客別樣的“飛行營地+黃酒文化”的沉浸式體驗。
據悉,這些大中型起降場建設創新采用低空經濟的新引擎“VOD”復合開發模式,即“以低空垂直起降場為導向的開發”(Vertical-Oriented Development),復合開發文旅、商業、研培、展銷、鄰里、通勤、物流等功能,形成“一場多能、高效集約”的產業生態,打造“VOD”復合式低空起降場標桿。
計劃三年布局215個起降場
覆蓋越城全域
低空新基建是支撐低空飛行和運營的關鍵設施,也是確保低空安全和高效的技術基礎。
“越城區全域低空新基建項目是越城區編制低空經濟三網規劃中的重要一網,我們謀劃建設‘512’低空起降場。”越城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越城計劃用三年時間,總投資50億元,在全域布局建設5個大型起降場、10個中型起降場及200個小微起降場,形成覆蓋全域、功能復合、智慧互聯的“512”低空基礎設施網絡。
“這215個起降場全域覆蓋了越城區13個鎮街,將織密越城低空一張網。”該負責人說,大型起降場根據人流、物流潛力和服務半徑進行布設,中型起降場根據商業商務、文旅資源等進行布設,小微起降場根據物流快遞、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應用場景進行布設。
此外,越城區已經實現低空監視基站主城區基本覆蓋,目前正加速打造數據融通、體系健全、功能完備、全域監視的空中感知系統,力爭率先在全國縣域層面實現低空通信、導航、監視能力全覆蓋,為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筑牢防線。
低空經濟是越城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當前,越城區正加快打造“全國低空經濟先行區”。從平臺基建到產業招引,從場景搭建到服務優化,越城區正以“全域一盤棋”的魄力,在低空經濟這條新賽道上全速競逐。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沈曉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