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載道來伊洛,安得傳心到考亭
宋朝元祐八年(1093),福建建陽人游酢已是進士出身的太學博士,仍好學不輟。這時程顥已辭世。這年冬天,游酢為了進一步探索孔孟理學思想,便冒著大風雪偕好友楊時一起到洛陽拜伊川先生程頤為師。游酢、楊時來到程家時,正巧先生在瞑目靜坐,兩人見狀,不敢冒然驚擾先生,恭敬地侍立一旁靜候。待先生醒來時,天色已晚,先生叫他倆改日再來,待他倆走出門外時,雪積一尺多深。這就是尊師重教“程門立雪”的典故。游酢正是憑著這種勤勉好學的精神,盡得理學的真諦,成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游酢學成南歸,悉心傳授理學,使理學得以南傳,“中興于南”與后來朱熹理學思想的形成有著密切的師承關系,被尊稱為“道南儒宗”。
游酢將二程理學南傳,功績彪炳學術史,且被朱熹認定為“道南首功”,有朱熹撰聯為證:“道南首廌山學共龜山同立雪;理窟從洛水本歸濂水引導源?!?/p>
“若非載道來伊洛,安得傳心到考亭。”明代學者蘇章的詩句,公正地評價了游酢開閩學先河的歷史功績。
藝術簡介
楊勇,《書法》雜志副主編、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編審。中國書協書法評論與文化傳播委員會委員,上海書協理事,上海青年書協副主席。中國評論家協會書法篆刻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論文獲中國文聯“啄木鳥杯”年度優秀論文獎,入選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全國第十一屆書學討論會等。發表論文八十余篇,出版專著六部。
楊勇近影
“朱子文化”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選策劃:支榮慧(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