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日前召開 2025 年市場經營工作會。中國能建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出席會議并作題為《堅持市場先行 聚焦價值創造 高質量完成全年經營目標任務》的講話。他將中國能建2025年首要目標確定為:聚焦高目標導向,在搶訂單穩大盤上實現新跨越。
會議指出,2024年,中國能建市場經營面對嚴峻市場形勢和激烈競爭態勢知重負重,敢打敢拼,合同簽約總量、增量、質量“三量”實現顯著提升。
宋海良在發言中指出,2025年,中國能建一是要聚焦高目標導向,在搶訂單穩大盤上實現新跨越;二是要聚焦責任使命,在鍛“兩核”揚優勢上再立新功;三是要聚焦動力活力,在優機制強管理上再立新功;四是要聚焦蓄勢聚能,在抓隊伍促經營上再立新功。
其中,在重要性僅次于抓訂單的“兩核”方面,宋海良強調要要打造更多傳統優勢領域的“國之重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能建方案”、共建“一帶一路”的“標桿成果”,要始終把融合發展作為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向,系統研究制訂新基建業務發展規劃和目標任務,在打造先發優勢要更加有為。
此前能見報道,中國能建集團總經濟師,市場開發事業部總經理周小能表示,2025年,中國能建將著力抓好傳統能源市場深耕,抓好北方、西北等重點區域新能源市場開發,構筑EPC競爭“護城河”。
中國能建集團資本與金融事業部(司庫管理中心)總經理王一淮也表示,中國能建資本資源將最大程度向戰新產業和融合類項目傾斜,促進和保障戰新產業全面發展。
在搶抓訂單方面,中國能建近期的確出手迅猛。日前,中國能建旗下中電工程國際公司與東北院聯合體剛剛成功簽約印尼巴淡島綠色合成氨可再生能源項目EPC合同。這是中國能建綠電氫氨醇先進技術在東南亞首個落地的項目。
該項目位于印尼巴淡島,計劃建設總裝機240兆瓦的陸地光伏與水面光伏發電站以及年產3.75萬噸綠色合成氨設施。將提供包括技術方案設計、設備供應、工程建設及運營管理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確保項目的高效實施與長期穩定運營。
據悉,項目生產的綠色合成氨將輸送至新加坡銷售,項目將成為中國能建助力東南亞區域能源轉型,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支撐點,為當地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同時,中國能建旗下葛洲壩集團也剛剛與阿斯塔納首都供水公司簽署阿斯塔納市供水項目EPC合同,合同金額折合人民幣約96億元。該項目位于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市東南部,是目前中資企業在哈薩克斯坦承建的首個供水項目。項目建成后,可以滿足約200萬人用水,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需求。
重大項目推進方面,中國能建在吉林松原建設的全球最大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預計今年9月投產。目前,綠氨、綠醇產品已與多家消納企業簽訂長期協議,實現產能全部覆蓋。該一體化項目已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并獲得1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
目前,中國能建自主研發的電解水制氫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堿性電解槽部件自產率達90%,布局PEM電解槽、海水電解等多項新技術,推動制氫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
為推動綠氫衍生燃料用于航運,中國能建與大型遠洋運輸企業合作打造船用可持續燃料供應鏈。此外,還在黑龍江、遼寧等地布局氫能交通示范,通過“制、儲、加、用”一體化模式降低終端用氫成本,助力交通行業深度脫碳。
在張北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中,中國能建探索形成“綠電—綠氫—儲能”協同模式,利用綠氫作為長周期儲能介質的特性,有效平抑新能源波動性。
未來,中國能建將在“三北”地區推廣“源網荷氫”一體化項目,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