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一條條銀線正悄然延伸,它們穿越戈壁荒漠、跨越沙丘河谷,將光明與動力送往遠方。這些電力工程的背后,是一群與風沙競速、與自然抗衡的電力勘察人。他們用腳步丈量荒原,用數據繪制藍圖,在被稱為“百里風區”的哈密十三間房、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哈密至敦煌的險峻丘陵中,書寫著新疆電力建設的壯麗篇章。
哈密十三間房,古稱“瀚海風魔”之地,是新疆著名的“百里風區”。這里年平均風速超過8級,最大瞬時風力可達12級,狂風裹挾砂石,能將車輛漆面剝落。2024年春季,彩霞山與十三間房兩項220千伏線路工程的勘察團隊,便在這片風沙肆虐的土地上扎下了營地。 “瞇著眼睛找方向,咬著馕餅吞沙子”是隊員們的日常寫照。定位初期,天氣尚算溫和,但隨著谷雨臨近,風力驟增。勘察人員需在強風中扛著儀器前行,稍有不慎,設備便會被掀翻。午餐時間,隊員們蜷縮在工程車后,匆匆咽下混著沙粒的馕餅和水,喉嚨干澀如火燒。即便如此,無人退縮。“塔位坐標差一厘米,未來鐵塔就可能傾斜一寸。”測量員夏治國的話道出了精準的重要性。
65公里的線路,橫跨丘陵、灘涂與戈壁。白天烈日炙烤,地表溫度逼近60℃;入夜后,溫差驟降,寒風刺骨。團隊需在日落后核對數據,手電筒的光束在狂風中搖曳,記錄本上的數字卻始終分毫不差。當最后一組坐標錄入完成,遠處戈壁上的定位標記清晰可見,疲憊的隊員們終于露出笑容。“這些標記不僅是工程的起點,更是我們與風沙較量的勛章。”項目經理陳龍感慨道。
2025年4月,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若羌至且末二回750千伏線路工程的勘察團隊,正與“死亡之海”展開一場生死競速。“沙漠不會因節日而止步,我們更不能!”項目主勘人陶永強的動員令擲地有聲。彼時恰逢古爾邦節與清明節雙節重疊,但工期緊迫,團隊毅然放棄休假,深入沙漠。
4月的塔克拉瑪干,地表溫度飆升至30℃,沙塵暴頻繁突襲,能見度不足十米。狂風卷起的沙粒如刀刃般劃過臉龐,防風護目鏡和全覆蓋面罩成為保命裝備。即便如此,儀器仍頻繁故障。“一陣風就能吹倒基站,數據全毀,只能從頭再來。”技術員朱彬苦笑道。 沙漠腹地無路可循,車輛屢陷流沙,隊員們需徒手挖沙脫困。每日背負十幾公斤設備徒步數公里,水壺中的水被曬得滾燙,午餐是沙丘背陰處的“沙漠特色工作餐”——馕配咸菜。面對沙漠地層的不穩定性,團隊創新采用履帶式鉆機和便攜式洛陽鏟,逐段分析土質參數。夜晚,帳篷內的燈光常亮至凌晨,工程師們反復校驗三維模型,確保“零誤差”。
夕陽西沉,沙丘上的測點標志連成一道蜿蜒的曲線。隊員們眺望遠方,疲憊卻自豪。“未來,鐵塔將沿著這些坐標矗立,光明將穿越‘死亡之海’。”工程師常紅斌說。
哈密至敦煌第三回750千伏輸電線路,是連接新疆與甘肅的能源大動脈。2024年4月,工程進入最艱難的丘陵地帶攻堅階段。
“每日顛簸兩小時,下車時得緊抓車門,不然門能被風撕下來。”項目經理管仁鋒描述著日常通勤的艱辛。線路鄰近風電場,狂風成為常態,定位人員需頂風前行,甚至需匍匐躲避突發的沙塵暴。一次野外作業中,團隊突遇能見度不足5米的沙塵,緊急撤離后,全員已成“沙人”。
沖洪積平原尚可通車,但進入丘陵后,車輛無法通行,隊員們只能徒步攀爬。每日步行十余公里,鞋里灌滿砂石,腳底磨出血泡。地質團隊緊隨其后,面對750千伏線路的高標準,他們需在復雜地層中精準取樣。“每個標高點都關乎線路安全,必須萬無一失。”巖土工程師張曉龍表示。
分布在新疆各個勘察團隊,雖身處不同地域,卻面臨相似的挑戰:狂風的怒吼、砂石的侵襲、極端的溫差、設備的極限。然而,在逆境中,新疆電力設計院人交出了三份沉甸甸的答卷。
“安全是紅線,精度是生命線。”這句話貫穿每個工程。在哈密十三間房,數據核對至深夜;在塔克拉瑪干,模型校驗至零誤差;在哈密至敦煌丘陵,巖土采樣精確至毫米。正是這種近乎苛刻的要求,奠定了電網百年大計的根基。
從履帶式鉆機應對流沙,到便攜式洛陽鏟快速取樣,從防風基站設計到三維建模技術,團隊以技術創新化解自然挑戰。沙漠中的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電力人則以技術讓工程“立于狂沙而不移”。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付出。放棄節假日的工程師、徒手挖沙的隊員、徒步攀巖的技術員……每個人的故事,都如戈壁中的礫石,平凡卻堅韌。正如隊員褚衍輝所言:“風沙能掩埋足跡,但掩不住鐵塔下的光明。”
當一座座鐵塔在荒漠中拔地而起,當電流穿過銀線點亮萬家燈火,這些電力勘察人的名字或許不會被銘記,但他們的足跡已深深鐫刻在這片土地之上。從“百里風區”到“死亡之海”,從哈密戈壁到敦煌丘陵,他們以專業為刃,以堅守為盾,在風沙中筑起了一條條光明之路。這不僅是電網建設的勝利,更是人類與自然和解的壯麗詩篇。
未來,隨著更多“西電東送”“北電南供”工程的落地,新疆電力設計院的故事,將繼續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綻放。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楊足 )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