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縣委書記吳文恩深入游洋鎮、鐘山鎮調研仙游北部山區片區組團化發展,宣講全國“兩會”精神,并圍繞鄉村全面振興、林下中草藥經濟發展、山區新村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等工作開展現場辦公,強調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實踐,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五名三增一創”工程,突出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縣領導練光燦一同參加。
興化古邑,吳媽圣地。車行游洋大地,從跨山越嶺的石山村到莆、仙交界的魯頭、霞峰、龍溪等邊界村,到處生機勃勃的綠、清湛澄碧的藍,合奏出鄉村振興的時代交響。
石山村以“竹海果鄉,綠盈石山”為形象定位,依托竹、筍、果等產業基礎,將打造成為以毛竹產業為主導的“仙游北部山區生態林業示范村”。吳文恩來到其山垅古民居,察看古民居保護情況,了解該村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要把一根毛竹“吃干榨盡””吳文恩與村干部交談時強調,仙游毛竹資源豐富,是山區鄉鎮最具特色的林業產業之一,要充分發揮竹優勢,用心做好竹文章,結合竹產業現有基礎和優勢資源稟賦,持續推動竹產業做大做強。在魯頭村察看汪洋新村整村搬遷項目時吳文恩還與有關部門和村干部一起探討新村規劃建設發展路徑,山區鄉村有眾多歷史悠久的古民居,但大多較為古舊和狹小,在保護的同時也要照顧到群眾的現實住房問題,因此新村建設勢在必行。他指出,新村建設關乎廣大村民的切身利益,要堅持“一村一策、因村施策”,針對石山村的新村建設要抓好規劃選址、審批建設、工程質量等每個程序環節,統籌協調、密切協作,量力而行、穩步推進,讓更多群眾實現“出村入樓”的美好愿望。
在霞峰村和龍溪村,吳文恩詳細詢問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特色農業發展情況,得知兩村與莆田常太鎮交界均具備優質枇杷種植條件,但存在品種老化、種植較散等問題。他強調,要結合“跨村聯建”和游洋片區推行組團化發展總方針結合鄰鎮優勢村莊產業發展特點,從種質創新、產業升級、品牌打造和模式創新探索開發枇杷產業新業態,實現從傳統種植到高附加值全產業鏈的升級。同時還要關注山區道路建設工作,高效推進道路規劃建設,結合自然景觀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條文旅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當天下午,在鐘山鎮的梅洋村,吳文恩察看白粿制作基地、蘭亭別院民宿并與村民和有關負責人就白粿產業鏈延伸以及民宿發展前景、規劃、產業鏈的打造等進行深入交流,強調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就要著力發展民宿經濟。以民宿為支點,讓鄉村特色的吃住行各類資源動起來、活起來,努力把民宿經濟培育成為生態經濟的新增長點,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鐘山鎮大自然工貿公司是一家以從事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為主的企業,專注于出口高端的原木生態系列產品的生產研發。吳文恩現場考察企業生產線、了解企業發展現狀,他指出,企業要圍繞“以木興產、以產帶富”目標,通過“政府幫扶+企業生產+農民參與”模式,做強做新興木材加工產業,豐富竹編、草編產品有效供給,利用資源優勢,變木為“寶”,點竹成“金”,持續帶動周邊村民就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
在西林村古街風貌區,吳文恩調研并聽取古街建設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情況介紹。強調要根據傳統村落的價值特色、社會經濟和保護內容等狀況,強化保護修繕、統一規劃、整體運營管理,因地制宜導入游覽觀光、農產品銷售、非遺美食等元素,推動古街差異化開發、特色化運營。
來源 | 仙游微事綜合仙游新聞
編輯 | 羅婷婷
審核 | 林慧晶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最新資訊
在看點一下,大家都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