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身體力學對于制作真實可信的動畫至關重要,無論是制作人物、動物,還是風格化角色,都需要準確地表現出不同動作下,角色身體對力量、重力和運動的反應,讓他們看起來像真實世界中一樣自然。
很多人以為只要角色動作流暢就萬事大吉,但其實角色腳掌與地面的互動才是關鍵。對此,拳頭游戲的首席動畫師 Alessandro Camporota可是有重要心得分享。
Alessandro Camporota
https://www.youtube.com/@acamporota/videos
現任拳頭游戲新加坡首席動畫師,游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司機”,跟育碧、Method Studios等知名影視、游戲公司都有過合作。擅長角色動畫、綁定、故事板繪制等。
最近,這位大神友情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總結的腳部動畫技巧,幫助菜鳥動畫師避開制作角色動畫是最容易踩的,“忽略腳部細節”這個大坑。
Alessandro在視頻中指出了幾個初級、乃至中級動畫師常出現的錯誤,而這些錯誤會讓人覺得動畫師連身體力學的基本原理都不懂,或者根本不想花費時間為動畫添加基本解剖學原理。
無論是被質疑能力還是被質疑態度,對動畫師來說不僅傷害性大,侮辱性也…挺強的。為了做個專業度100%的動畫師,還是很有必要好好研究下Alessandro Camporota這條視頻的。
廢話不多說,跟緊小編,一起跟著 Alessandro Camporota列舉的示例,看看他是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角色真正做到活靈活現的。
01
腳部僵硬不動
當角色下蹲或者移動時,很多人會忽略給腳部做動畫,而是選擇將腳部完全鎖死。
無論下蹲的方向如何變化都不做調整,腳部就像是被凍住一樣。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完全不符合解剖學原理,看起來也非常不自然。
02
只讓角色做垂直升降運動
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動畫師只單純讓角色進行上下機械運動,完全沒有側向位移或重心轉移,這樣會讓動畫看起來略顯廉價。
即使有人意識到需要做些調整,也經常將雙腳保持在固定位置,就這樣在廉價和僵硬之間反復橫跳。
而事實上,當角色奔跑、急停或轉向時,腳掌的旋轉角度、與地面接觸的時長都需要精準計算,就像真實世界里我們運動時腳掌會自然調整角度來保持平衡。
解決方案
首先, 當角色開始移動時(比如下蹲),不要讓腳完全鎖死,而是在角色下蹲過程中讓腳部產生自然位移。髖部下壓時,腳掌應該像受壓彈簧般產生外旋;同時,因為角色重心往下移,所以重量也可以稍微往一側偏移一點。
接下來的深蹲階段,不要固定腳踝角度,讓前腳掌自然貼合地面;下蹲更深時,身體可能需要稍微前傾,這時候腳部也要跟著調整,可以稍微向后移動腳的位置,再配合身體的動作,讓整體看起來更加協調。
這里可以給膝蓋添加軸向旋轉來模擬真實的關節活動,當角色準備起身時,注意腳部不要立即跟隨,保留幾幀延遲來表現重量感。
特別要注意腳部運動軌跡避免直線移動,要呈現自然弧形路徑。尤其是在重心轉移過程中,要讓非承重腳產生幾厘米的滑動位移,同時髖部需要做出對應補償運動(向左平移);最后收尾時,給腳踝添加2幀的過緩沖來增強物理真實感。
總之,一定要讓腳和身體的動作相互配合,避免僵硬和不自然感。通過這些小調整,動畫立刻充滿生命力和真實感,可以看到原本僵硬的腳部動作變得自然流暢。
如果大家覺得上面說的太過籠統,那接下來貼心編編給各位來個省流版核心知識點總結:
1. 動態平衡與重心控制
避免完全對稱的姿勢,移動時身體要有自然傾斜,重心偏移要符合物理規律;髖部運動是核心,要遵循推出-過沖-回調的節奏;想要增加動作的趣味性,可以考慮稍微偏移側向重心。
2. 腳部運動法則
腳部運動應遵循"腳尖→腳掌→腳跟"的漸進式三點接觸原則,運動軌跡需帶弧線,避免直線機械運動;增加微動作處理,允許腳部輕微滑動(只需2-3像素即可增加真實感);要有過沖處理,快速移動時腳可稍過目標位置再回調。
3.時間節奏與緩動技巧
要有重量感表現,比如下半身動作稍快于上半身;緩入緩出(Ease-in/out)應用:動作開始/結束階段做速度變化;錯峰運動:避免所有部位同時移動,制造自然跟隨效果。
※即使在做風格化動畫時,也要遵循這些基礎原則,保持關節的自然微調和重量感的準確傳遞,才是提升動畫品質的關鍵。
進階技巧
解壓縮(Decompression)應用:在彎曲動作后加入舒展幀
次級動作添加:如布料擺動、肌肉顫動等細節
重量轉移可視化:通過骨盆傾斜角度表現受力變化
這些原則同樣適用于3D/2D動畫,核心是理解人體運動的物理本質。為此,Alessandro Camporota在最后還透露了自己的訓練秘籍:先拍攝真人視頻,逐幀分析其中的重心變化和關節聯動,再逐步進行藝術夸張處理。
看完大神的秘籍是不是有點手癢,忍不住要自己試一試了?快去吧,走前別忘了幫編編點贊啊~~~
THE END
這個材質憑什么拿獎?憑實力!!
學UE5,居然能把小米SU7開回家?
15秒造人,動捕、直播都能hold住?
這模型“堆”的有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