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以"活水"育"清渠"的古老智慧,正轉化為新時代人才強校的破局實踐。學校深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圍繞“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改革議題,用“思想碰撞”吹響“行動號角”,一場“人事人才工作大討論”正在拉開序幕——
全面動員部署
吹響討論集結號
3月27日上午,學校人事人才工作大討論啟動會在辦公樓101會議室召開。全體校領導出席會議,各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會。黨委副書記、校長李秋實主持會議。
啟動會都傳遞了什么重要信息,先來看看吧!
一 個 主 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本次大討論旨在激發全校人事人才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激情和熱情,深耕細作“人才沃土”,在引育用留“全鏈條”精準發力,多措并舉抓實人才工作,培養造就一批杰出人才、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創新團隊,涵養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以人才優勢厚植教育優勢、創新優勢、科技優勢,以人才發展贏得機遇、贏得競爭、贏得未來。
兩 個 凝 聚
凝聚全校關心“人才工作”的共識
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凝聚全校上下對“人才強校”“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引領創新驅動”“人才引領發展”的共識,形成人人關心人才工作、人人參與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營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凝聚全校參與“改革創新”的合力?
推進流程創新、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完善人才工作責任體系,拓寬渠道引才,“精準滴灌”育才用才,強化保障誠心留才。探索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全方位支持人才、幫助人才,千方百計造就人才、成就人才。
三 個 專 題
本次“人事人才工作大討論” 為期三個月,圍繞“高層次人才外引內培、二級單位目標任務考核、教職工激勵體系建設”三個專題展開。
高層次人才外引內培
如何營造高端人才引進工作氛圍、引導性地開展全校國家級人才內培工作?如何做到“扶優培強”,打造西華特色人才高地?如何提升學校在全國甚至全球人才市場的競爭力?
二級單位目標任務考核
如何將考核結果與資源配置掛鉤,建立獎優的激勵機制?如何通過科學設定考核指標激發二級單位內生動力,在強化辦學主體責任的同時突出差異化發展特色?
教職工激勵體系建設
如何建立科學合理激勵機制,有效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如何建立完善的榮譽體系,有效營造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校園文化氛圍?
會 場 直 擊
黨委書記靳敏作動員講話,圍繞學校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出四點要求:一是提高站位,高度重視。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領導機制,加強系統規劃、協同聯動和統籌推進,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形成全校上下齊抓共促的良好局面;二是群策群力,充分討論。要深入教學科研一線教師群體,充分調動全校教職員工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廣開言路、匯聚智慧,形成全校共商改革、共繪藍圖的民主氛圍;三是凝聚共識,精準施策。要明確人事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廣泛發布、深入人心,統一思想、精準破題,制定出符合學校實際、高標準牽引、激發人才內生動力的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四是激發動力,營造氛圍。要搭建成長平臺、優化評價政策、完善保障體系、強化服務作風,在學術科研、教書育人、宣傳文化、民生關懷等方面,營造溫暖和諧、積極向上的干事創業氛圍,建設“引、育、用、留”全方位良性生態。
副校長邵永波作人事人才工作報告。他對照古今用才案例,對標高校評價指標體系和國內外知名高校經驗,分析學校高層次人才引育、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等人才工作現狀及發展瓶頸。在部署“人事人才工作大討論”工作方案時,他強調要深化認識,開拓思路,找準制約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的瓶頸問題,厘清改革思路,明確發展方向。他表示,學校將“用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引領人才隊伍建設,聚焦人才引進、培養、評價、使用、支持、服務、激勵等一系列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提出改革舉措、細化工作任務,真抓實干,務實求效,形成“引得準、用得好、留得住”的人事人才政策。
李秋實在主持會議時強調,人才是強校之基、創新之本、發展之要。各單位要按照會議要求,壓實責任、盡快落實。人事處要盡快開通線上討論平臺,建立“問題清單、建議清單、成果清單”,確保討論成果可轉化、能落地;各二級單位負責人要帶頭參與討論,鼓勵教職工積極參與、深入討論、凝聚共識,共同為新形勢下學校人事工作發展建言獻策。
在本次人事人才工作大討論中,學校將通過調研走訪、座談會議、專題研討、專家訪談、問卷調查并開放線上討論平臺等多種形式,廣納群言、博采眾智,力求政策制定科學民主,創新活力充分涌流,讓各類人才在西華這片發展熱土上安心扎根、茁壯成長、盡展才華。
學院同頻共振
靶向發力聚智慧??????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在“人事人才工作大討論”啟動之際,結合學科建設發展、圍繞教學科研實際、針對教師成長困惑,在教育改革和科技創新的工作實踐中,探尋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的規律和路徑——這些學院已經在行動,一起來看看吧。
3月29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召開“齊心協力謀突破,共話馬院新發展”青年教師成長交流會。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教授代表及青年教師齊聚一堂,共話成長、共謀發展。青年教師們圍繞職業發展、身心健康、團隊融入等問題,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學院表示將認真梳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3月24日,機械工程學院舉辦人才成才專題研討會,圍繞人才“引、育、用”全鏈條創新發展開展專題研討。會議邀請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胡寧教授、西華大學副校長郎方年教授作專題輔導,介紹在科技創新中培養青年教師的典型案例和具體做法。學院還將建立“青年教師成長導師庫”,建設“教學能力提升工程”,逐步出臺《機械工程學院科研團隊建設實施辦法》《青年教師成長支持計劃》等,為青年教師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發展支持。
3月以來,音樂與舞蹈學院先后召開兩場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聚焦"提質增效、協同創新"主題,圍繞人才培養、課程建設、教師發展、評價體系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通過意見征集和廣泛討論,學院推出科研團隊制、課程團隊制、全員科研責任制、科研導師制、學術不端預防機制、職稱評審與科研創新聯動機制等十余項舉措,通過制度創新、資源整合、過程管理等系統性工程,全力打造高水平藝術人才團隊。
3月27日,汽車與交通學院組織召開科研團隊建設專題研討會。學院將科研團隊作為人才培育的重要抓手,探索完善“團隊引領+專業賦能”的人才成長體系。針對大件運輸、新能源汽車、汽車安全等團隊在建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經過充分討論,提出通過聚焦優勢凝練特色、建立學術氛圍培育機制、完善團隊管理考核制度等舉措,為科研團隊破解發展掣肘、構建協同創新格局。
3月27日,法學與社會學學院舉辦青年教師座談會,20名青年教師代表與學院領導班子面對面、話成長,“青椒”們就如何加強跨學科合作、拓展校地合作、優化學術評價、提升教學科研能力等問題,提出政策、制度、流程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建議。學院將充分匯總意見建議,打造常態化交流機制,進一步完善支持體系,激發青年教師創新潛能。
多措并舉服務人才,不遺余力培育人才,精益求精成就人才 。這場大討論不是思想的終點,而是破冰的起點——在"破"與"立"的碰撞中,于?"問"與"答"的交響里?,?每個人的智慧匯成星河,每一份建議化作動能,人才活水終將澆灌出事業的千里清渠。
內容來源|人事處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汽車與交通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院
編輯|張梓鈺
編審 | 王莉 陳彧 雷為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