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幾年,“江浙滬獨生女”這個梗引發全網討論。
好多網友拿宗馥莉舉例,論證投胎到江浙滬當獨生女,就是抽到了人生的上上簽。
這群獨生女們生活優渥,被全家寵愛,生來就有跑車豪宅。
堪稱中國五千年來最幸福的一代女兒。
直到宗家最近曝出驚天大瓜,人們才意識到宗大小姐并非獨生女。
她還有三個同父異母的弟妹。
而且她也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樣“獨占著父親的寵愛和托舉”。
相反,人家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領過“宅斗”體驗卡。
一切都要從1991年說起。
那年,浙大高材生杜建英進入娃哈哈工作,由于精通英語、能力出眾,很快得到宗慶后的重用。
在會見外商、對接政府機關的重要場合里,大家總能看到她的身影。
和一些老板歧視女性的心態不同,宗慶后并不認為女性在職場上有什么劣勢。
他覺得女性在工作中有很多優點,心思縝密,忠誠度高。
而且“她們不爭權、不專權,會像管理家庭一樣,習慣性地事事處處為公司著想”。
1996年,14歲的宗馥莉赴美留學。
杜建英和她幾乎同時赴美,并且在那里生下了宗慶后的長子宗繼昌。
后來,杜女士還生育過兩個孩子,一邊為宗家開枝散葉,一邊為娃哈哈開疆拓土。
她當過娃哈哈的黨委書記,做過宗慶后的辦公室主任,還是娃哈哈職工持股會的理事長,可以說是集團名副其實的“二當家”。
老員工告訴鳳凰網,宗慶后的糟糠之妻施幼珍長期分管供應部的工作,她的辦公地點在杭州娃哈哈秋濤基地,而杜建英就在總部上班,兩個地方相距4公里。
地理上的阻隔多少能避免一下“火星撞地球”的尷尬。
不同于母親的低調隱忍,宗馥莉對杜女士的態度是擺在明面上的強硬。
一個說法是:
她曾經逼著老爸和杜女士離婚,進入娃哈哈工作后也非常排斥杜女士。
而在正式接班后,她更是大刀闊斧地關停了弟妹們任職的娃哈哈分公司。
由此不難想見,她對他們的態度。
以至于小紅書上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段子說:
宗馥莉這次用110萬美元擊穿了18億的離岸信托,其實是在警告對方別太過分。
因為,110這個數字本身就有警告意味,好像在說:
“你們再不安分,我就要報警了?!?/p>
當然,這些只是網友腦補出來的故事,聽聽就行了。
在網友的固有印象里:
江浙滬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板塊,也是思想最開明的地方。
這里的家庭很少有重男輕女的現象。
其實,這還真不一定。
盡管從數據上看,江浙滬的獨生子女率非常高,但這里仍然有許多思想傳統的家庭保持著養兒傳宗、多子多福的理念。
很多家長生養獨生子女并不是因為他們只喜歡一個孩子的生活狀態,而是考慮到政策要求和事業需求,只能生一個。
像宗馥莉家就挺傳統的。
她爺爺奶奶很喜歡孫子,爺爺去世時,杜女士帶著三個非婚生子前來祭拜,惹得宗大小姐很不高興。她也因此缺席了爺爺的葬禮。
宗慶后去世時,捧骨灰和靈位的人也不是宗馥莉,而是宗繼昌。
除了宗家這類頂級豪門,江浙滬的部分普通家庭也對生兒子有執念。
為了照顧民風民俗,農村地區在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時候,會做一些變通。
如果村民第一胎生的是女兒,村里可以再給他們一次生兒子的機會。
可如果二胎還是女兒,理論上講就不許再生了。
所謂的“再給一次機會”,本質上就是政策在順應民間的觀念。
所以看統計也會發現,江浙一帶70后的小阿姨們還有挺多生育了二胎的:
隨著社會發展,養兒防老的理念有所松動,但直到今天,它也沒有徹底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
江浙滬網友會用生活經歷告訴我們:
做生意的浙江老板,仍然想有個兒子接班。
即便IP位于上海,“左腦人”也想有個男孩繼承基因。
尤其是生育政策放開之后,很多家庭都開始追生第二個孩子。
江浙滬獨生女們忽然就多了弟弟妹妹,有了玩伴,也有了羈絆。
上面這位網友反映的情況,其實從數據層面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就算在生育觀念最前衛、生育率長期墊底的上海,居民們也在生育政策放開后默默釋放囤積的生育需求,把戶籍人口二孩率重新拉升到了接近70-80年代的水平。不過在2017年之后,這個數字沒有往上走。
只能講,追求多子多福的家庭哪里都有,江浙滬也不例外。
尊重獨生女的家庭同樣也是哪里都有,并非江浙滬的專利。
思想觀念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地域對民風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而且光江浙滬內部,差異就挺大的。
這次宗家的“嫡庶之爭”,不僅改變了部分網友對于江浙滬和江浙滬獨生女的刻板印象。
也讓大家想出了一條生活經驗,就是“一定要支持媽媽多搞事業”。
因為爸爸發財,可能讓你喜提一堆兄弟姐妹;
媽媽有錢,才是真的榮華富貴。
不管包郵區、港澳臺,還是其他地方都難逃這條定律。
畢竟,一個忙于事業的女強人不可能有精力生養眾多子女。
即便借助科技,她們也很難瘋狂走量,生出一堆后代分家產。
但有錢的爸爸就難說了,只要他們想為人類的生育率做貢獻,就可以擁有一支足球隊。
最典型的例子是馬斯克,他現在已經生了至少13個娃。
還有——
共和黨的大金主弗蘭克?范德士(Frank VanderSloot)生了14個孩子;
石油巨頭法里斯·威爾克斯(Farris Wilks)生了11個孩子;
聯邦快遞的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也通過兩段婚姻擁有10個孩子;
等等等等。
與之相對,有錢有權的女性普遍生不到這么多。
像“第一女兒”伊萬卡就生了3個孩子;
前任“國會山股神”佩洛西生了5個;
小凱撒披薩的創始人瑪麗安·伊里奇 (Marian Ilitch) 生了7個,已經算是很厲害的了。
這樣看起來,確實應該支持媽媽多搞事業。
實在不行的話,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有錢也成。
再不濟,姑姑、叔叔、舅舅、阿姨有錢,也能拉著牛馬升天啊。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游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么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里現在已經有1800個小伙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