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們生活里,養老金是退休生活的 “保障傘”,尤其是央企職工,大家都好奇他們的養老金咋算、能領多少。今天就借著一位湖北央企職工的例子,聊聊 “央企職工副高職稱,工齡 39 年,養老金有多少” 。
一、先看基本情況
這位職工是湖北的央企職工,1965 年 5 月出生,1986 年 7 月參加工作,2025 年 5 月退休,正常退休 。關鍵信息有:建立個人賬戶時間 1996 年 1 月,視同繳費年限 9.5 年,實際繳費年限 29.42 年,累計繳費年限 38.92 年(約 39 年 ),平均繳費指數 1.2858 ,屬于副高職稱(不過表格里沒直接體現職稱對養老金的單獨計算項,但職稱可能通過工資、繳費指數影響待遇 )。
二、養老金咋組成的?
湖北企業職工養老金主要是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咱們一個個拆解:
(一)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 累計繳費年限 ×1% 。
這里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表格里叫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標準)是 9022 元,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 11600.49 元,累計繳費年限 38.92 年 。代入公式:(9022 + 11600.49)÷2×38.92×1% ,算出來 4013.14 元 。簡單說,就是 “社平工資” 和 “個人工資水平” 平均一下,乘以工齡,再乘以 1% ,工齡越長、工資越高,基礎養老金越多。
(二)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是為了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的 “養老賬”,公式大概是:計發基數 × 平均繳費指數 × 視同繳費年限 × 過渡系數 。
表格里用的是:9022×1.2858×(9.5 + 0)×1.2% ,算出來 1322.46 元 。這位職工視同繳費年限 9.5 年(改革前的工作年限 ),過渡系數 1.2% ,這部分就是給早年工作的補償,讓待遇更公平。
(三)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總金額 ÷ 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總金額 220748.18 元,60 歲退休計發月數 139 個月 ,所以 220748.18÷139≈1588.12 元 。就是你工作時,個人和單位一起往個人賬戶存的錢,退休后按月領,活越久領越多!
三、總的養老金有多少?
把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加起來,月基本養老金合計 6923.72 元 。也就是說,這位央企副高職稱、工齡約 39 年的職工,退休后每月能領六千九百多養老金 。
四、副高職稱咋影響養老金?
雖然表格里沒單獨列 “職稱補貼”,但副高職稱在在職時工資高,繳費基數也高,會讓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 變高,進而提高基礎養老金 。而且職稱可能對應更高的崗位工資,繳費多、個人賬戶存得多,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跟著漲。所以,職稱是通過 “工資→繳費→養老金” 的鏈條,默默提升待遇的!
五、給咱的啟發
工齡很重要:39 年工齡,讓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都很可觀,想多領養老金,盡量別斷繳,工齡越長 “底氣” 越足。
繳費指數別忽視:平均繳費指數 1.2858,說明繳費不低,工資高、繳費多,退休后待遇也會更好,別只看眼前工資,得為退休打算。
職稱有隱藏福利:副高職稱通過提高工資和繳費,間接提升養老金,所以在職時評職稱、提升技能,對退休生活有幫助!
不管是央企職工,還是普通打工人,養老金計算邏輯都差不多:工齡、繳費、個人賬戶,一個都不能少 。這位副高職稱、工齡 39 年的央企職工,養老金六千九百多,給咱們做了個 “示范”—— 好好工作、多繳社保、提升自己,退休后就能穩穩接住這份 “養老禮包”!你身邊要是有退休的,也可以聊聊養老金,說不定能發現更多 “養老密碼” 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