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有能力上的佼佼者,革命戰爭時期,最需要的無非是軍事、政治等方面的人才,他們義無反顧,為革命的勝利貢獻了力量。
而說到“軍事天才”,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毛主席,在他的帶領下,我黨走上正確的道路,在一場又一場的激戰中,毛主席的聰明才智發揮,敵人只能落得個失敗的結局。
長征路上,毛主席靈活應對敵軍的圍追堵截,直到解放戰爭,毛主席亦在關鍵時刻做出重要決定。
革命戰爭史上,奔赴在前線的將領不在少數,這三位同樣在身經百戰中,出色發揮了自己在軍事上的才華,他們是誰?
毛主席是文武全才,他從小以書為伴,最熱愛的莫過于讀書。他將自己學習到的和讀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自然在我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更為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奠定基礎。
雖說毛主席沒有上過軍校,更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軍事知識,但毛主席是熱愛好學之人,有書中的案例牢記于心,他便能將精髓運用起來。
還有我們常說毛主席有遠見之明,考慮事情全面,自會敏銳的察覺到戰場上的局勢變化,隨之根據現實情況,做出戰略調整和部署。
如此,毛主席的思想精神影響著許多人,他曾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同樣讓人受益頗深。
其中粟裕將軍就是其一。早在井岡山時期,粟裕就跟著毛主席,想必毛主席對他的影響很大。
隨著戰爭頻繁,粟裕逐漸被委以重任,他在戰爭中進行學習,后來又在戰爭中進行實踐,直到解放戰爭,一經說起我軍的“戰神”、“猛將”,首先想起的必有粟裕將軍,并且他的軍事才能也讓人人夸贊。
而早在抗日戰爭時期,粟裕的能力就已經開始展現,到了解放戰爭初期,他已經身經百戰,并在不間斷的斗爭中,積累了許多作戰經驗。
這時,敵軍的威脅不斷,而且敵軍的兵力顯然更占上風,這個時候,粟裕看到的更多是以多勝少。
如此他在戰役中會盡可能的將兵力整合起來,而且還要多于敵軍數倍。然后我軍士氣大增,抓住時機后,隨即對敵軍展開猛烈攻擊,我軍速戰速決,敵軍自然難以應對。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蘇中戰役,最初粟裕手中的總兵力不過三萬,但敵軍足足十幾萬,如此看來,我軍確實不占什么優勢。
可是一階段一階段的戰役展開,粟裕會考慮戰場上的多種情況,而后做出部署。
不過每一戰役展開,我軍勢必在兵力上占據優勢。
這不面對敵軍整編第八十三師時,只是三天的時間,我軍就取得了不錯的戰果,更殲滅敵軍數千人。
還要知道這支國民黨部隊,也算是老蔣的王牌,裝備著美械裝備,戰斗力自然要強大許多。只是在粟裕這里,還是占據不了多少上風。
而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將軍參與的大規模作戰數不勝數。濟南戰役,我軍贏得了最后的勝利,濟南守敵被全殲,國民黨許多重要將領則成為我軍戰俘。
面對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國民黨自然得畏懼幾分,就是在阻援打援戰場上,敵軍也遲遲不敢進行增援。淮海等戰役中,粟裕的能力更得到我黨許多人的稱贊,老蔣對于他的軍事能力,恐怕是想都想不到。
粟裕將軍身經百戰,立下赫赫戰功,還都是有目共睹的戰績。他本就是聰明之人,再加上努力學習,總結經驗,他必然是我軍“戰神”,也是一位軍事能力出眾的將領。
我軍中,還有一位將領出名的很早,他就是徐向前徐帥。
徐帥生于1901年,在山西一戶窮苦農家出生。他的父親是一位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人,那么在這一方面徐帥同樣不差。
只是社會動蕩不安,徐帥手中只有筆頭子還不行,1924年他終是邁出了重要一步,考入了黃埔軍校,還是一期畢業生。
要知道黃埔一期生的含金量很高,而且這一期學員中,可是出了不少的名將。
也是在黃埔軍校期間,無論徐向前還是其他學員,都堅定了自己的革命思想,并開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由此徐帥的思想發展,終是在1927年,堅定的跟隨我黨的腳步。
盡管當時局勢緊張,敵人處處威脅之下,我黨人士可能隨時面臨危險,但徐帥總是沖鋒陷陣,只要我黨需要,他自然義無反顧。
可以說哪里的戰斗激烈,哪里就會有徐向前的身影。
在一場場硬仗、惡仗中,徐帥聰明果斷,以驚人的軍事謀略,給予敵軍沉重打擊。
早在紅軍時期,雙橋鎮戰斗中,這時徐帥只是一個參謀長,但戰火紛飛,軍長有時也難以應對敵軍的威脅,但作戰計劃和指揮被徐帥撐起來,自然是敵軍敗下陣來,并活捉了敵軍將領。
然后抗戰時期,他已經是八路軍一縱隊司令員,日軍的腳步不斷邁進,他則指揮部隊奮力迎戰,可以說在八路軍時期他的指揮部隊人數最多的將領,那么他在我黨的地位顯而易見。
解放戰爭時期,徐帥主要在山西展開解放作戰,晉中戰役中,他率領部隊以少勝多。太原一戰,我軍更是困難重重。
國民黨部隊畢竟在太原有著堅實的基礎,如此他們的陣地堅固,無疑是易守難攻的處境。
而且我軍無論兵力還是火力都比不上敵軍,那么此戰無疑艱險。但別忘了,他們所要應對的是徐帥的指揮,他敢打敢拼,不僅主動攻城,最后還是以少勝多,將山西的守軍殲滅。
總之,徐帥是一名老紅軍戰士,還是黃埔軍校出身,他一樣在革命戰場上驍勇善戰,并立下功績。
這最后一位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將領,他就是韓先楚將軍。
提及韓先楚,圍繞不開的是他在解放海南島上,立下戰功。
來到1949年底,解放海南島的事宜也提上日程,韓先楚時任四野12兵團副司令,他被委以重任,時刻關心著解放事宜。
由于是海上作戰,我軍還是面臨很大挑戰的,而且為了戰事順利展開,周圍的環境等情況,他們勢必需要進行考慮。
為此韓先楚走訪了很多地方,無論船工還是當地的漁民等,他都親自前往做工作,還有進行實地調研等,是要把當地的地形、海情等進行了然于心。
然后針對問題,他開始帶領部隊訓練渡海作戰本領,為后續作戰,做好充分準備。
此前我軍在渡海作戰上面對過失利,這一步自然走的十分謹慎。只是考慮到海上的環境變化,韓先楚始終認為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展開進攻,并完成解放海南島的重任。
韓先楚早已派出先頭部隊進行提前部署,終于在1950年,這場渡海作戰猛烈的展開,而且當時我軍還是在沒有海空軍的配合下,在韓先楚的指揮下,我軍戰士一鼓作氣,終是讓海南島迎來了解放。
只是十四天的時間,國民黨部隊也便以失敗告終。
此后韓先楚繼續征戰沙場,也是在這一年,韓先楚將軍率40軍奔赴朝鮮戰場。在朝鮮,他繼續對敵軍展開分割圍殲,給予敵軍沉重打擊。
這三位將帥我們耳熟能詳,他們的戰斗功績比比皆是,而他們的軍事才能更得到了極好的發揮。
當然我軍戰將眾多,有出色軍事能力的將帥可以說只會只多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