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監會重拳出擊,嚴懲“點火誘多”量化交易
證監會近期對量化交易中的“點火誘多”亂象動真格,對徐陽利用大單“點火”誘導散戶跟風、隨后反向操作獲利的惡劣行為,開出了近4億元的天價罰單。這一案例不僅揭示了量化機構如何憑借技術優勢對散戶進行收割,也彰顯了監管層對新型市場操縱行為的“零容忍”立場。
“點火收割”手法揭秘:涉事機構通過高頻算法精選中小盤股,在關鍵時刻掛出虛假大單,營造出“放量突破”的假象,吸引散戶追漲。隨后迅速撤單并反向做空,導致股價閃崩。這種策略的關鍵在于:一是利用散戶“怕踏空”的心理制造市場波動;二是通過高頻撤單(撤單率遠超市場平均水平)來規避監管。據統計,此類操縱行為導致70%的相關個股在3日內跌幅超過8%,而量化機構的封板成功率卻高達85%,散戶因此成為“接盤俠”。
二、全球銅價暴跌,智利商人囤貨慘遭“翻車”
全球銅價再次暴跌,讓原本計劃年底前大量囤貨、待明年價格上漲后再出售的智利商人慘遭“翻車”。2024年或將成為他們投資失敗的典型案例。作為全球最大的銅礦國家,智利依賴銅礦出口賺取外匯,但此次囤貨行為卻讓智利商人損失慘重。然而,也不能完全責怪他們,畢竟大企業也在囤貨,但小企業盲目跟風大企業囤貨就不可取了。資本市場最忌盲目跟風,大企業囤貨是基于專業判斷,而小企業盲目跟風則只能成為“韭菜”。發展經濟需要穩健前行,而非投機取巧。
三、美元霸權與軍事威懾,支撐美國無差別關稅政策
美國敢于向全球所有國家提出無差別關稅的底氣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美元作為全球唯一由單一國家發行并廣泛使用的貨幣,使得美國在全球貿易中擁有極大的話語權。要想不與美國做生意,除非全球都放棄使用美元和美元結算系統,但這在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實現,因此各國只能忍受美國的“收割”。二是美國的軍事霸權,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外,世界上其他國家都不敢輕易挑戰美國的權威。一旦有國家敢于“橫跳”,美國就會立即派遣軍隊進行威懾。因此,面對美國的無差別關稅政策,大多數國家都只能無奈接受。
四、關稅大戰打響,多方受損無贏家
關稅大戰一旦打響,情況將變得異常復雜。從某些方面來看,本土受保護產業可能會受益。例如,當美國對進口鋼鐵加征關稅時,本土鋼鐵企業的訂單會增加,因為進口鋼鐵價格相對提高,使得本土企業在價格競爭中占據優勢。一些原本瀕臨倒閉的鋼鐵廠也因此得以存活,工人保住了工作。
然而,從全球產業鏈的角度來看,許多跨國企業都會受到損害。以汽車制造企業為例,其零部件可能來自不同國家,關稅的提高將大幅增加其生產成本。消費者也將受到影響,因為關稅的上漲可能導致商品價格上升,以前能夠低價購買的進口商品將變得昂貴,消費者的購買力將下降。因此,關稅大戰并沒有真正的贏家,更多的是多方受損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