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在亞洲杯女單決賽擊敗孫穎莎使用過夢馬落點嗎?不明就里的粉絲可是堅持這樣認為。但是現在很多外協選手多使用夢馬落點調動孫穎莎的正手,包括孫穎莎也是如此。因為孫穎莎也是頻繁調動對方的正手位,張本美和也是頻繁使用夢馬落點,為什么她在對戰孫穎莎的比賽當中沒有成功呢?
上次張本美和跟孫穎莎交手的過程就能看得出來,她正反手的銜接速度非常快,防守住了孫穎莎多次進攻。孫穎莎在比賽當中并不能完全占據進攻的上風,甚至短時間內被壓制,但是在第四局4比9落后的情況下卻成功逆轉。
其實歸根結底是張本美和自身存在的問題,有時候她拿不下關鍵分短時間內被孫穎莎快速追分,都是因為她在領先情況下自身出現了不必要的失誤,或者放松了進攻質量。夢馬落點誰都會使用,但是真正成功的卻不多!
這也是很多球迷最困惑之處,王曼昱能夠擊敗孫穎莎,很多球迷堅持認為是夢馬落點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那之前孫穎莎7次擊敗王曼昱,難道王曼昱就沒有使用過夢馬落點嗎?就算她真沒使用過,相信球迷也不相信。王曼昱還是反手為主的打法,而且競爭對手包括孫穎莎跟王曼昱交手的時候,經常進攻王曼昱的正手位。
夢馬落點對王曼昱的威脅最大,不管是哪個競爭對手和王曼昱交手,都會進攻她的正手位。王曼昱跟孫穎莎交手很少進攻孫穎莎的正手位,反而是孫穎莎經常正手側身進攻王曼昱的正手位。因為孫穎莎的正手技術很不錯,王曼昱的正手基本上都是以輔助為主,她是反手為主的打法。
王曼昱是因為反手技術好于正手,她職業生涯前期在跟陳夢交手的過程當中,一直被陳夢給壓制住,在成績上不占任何上風。從2021年東京奧運會結束之后,王曼昱的正手技術提升很明顯,正反手實力變得越來越均衡。但王曼昱反手還是主要的得分點,因為她的接發球技術比較先進,能夠在反手環節主動形成直接搶攻。
王曼昱目前的正手主要是在相持球過程當中不落下風,能夠頂住對方的連續進攻。王曼昱若被對手調動開位置進攻正手位,只能依靠護臺面積來救球,會主動陷入防守。但是在反手這條線,競爭對手很難打透王曼昱的防守。
王曼昱與孫穎莎交手的時候反手才是主要的得分點,反而是其他選手在跟孫穎莎交手的時候,使用正手的次數更多。主要是夢馬落點實在是太出名了,所以一旦有選手擊敗了孫穎莎,球迷不自覺地就認為是競爭對手使用了夢馬落點。
使用夢馬落點必須要正手技術好,孫穎莎的正手進攻連環性一直是獨步乒壇的技術,這一點其他競爭對手很難復制。除非是正手技術好的選手才會連續進攻孫穎莎的正手,普通選手正手技術一般,使用夢馬落點根本達不到戰術效果,反而會被孫穎莎形成正手反拉。
王曼昱和孫穎莎交手主要就是以反手進攻為主,她是所有選手當中使用夢馬落點次數最少的選手。因為競爭對手老是進攻她的正手位,她有時候也要像孫穎莎一樣,通過步伐銜接強化對自己正手的保護。張本美和是正手技術很強的年輕小將,而且她的正反手快速轉換技術非常出色。
張本美和快速的正反手銜接擊球,對孫穎莎和王曼昱都會帶來巨大的沖擊。只不過王曼昱護臺面積確實很出色,留給球迷的印象是對手很難打透她的正手。孫穎莎主要是依靠步法銜接來增加對正手的保護,尤其是競爭對手,只要把孫穎莎調動開位置,進攻孫穎莎的正手位,留給球迷的比賽印象更加直觀。
王曼昱和孫穎莎都要強化速度銜接,只有銜接速度更快,才能夠強化對自己正手的保護。王曼昱還有一個打法優勢,那就是正反手的旋轉比較出色,在面對年輕小將的沖擊時,通常能用旋轉去限制對方的速度快攻。孫穎莎也是速度型的選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也要進行打法的轉型。
因為面對張本美和這種更加年輕的選手,跟對方拼速度不一定完全占據上風。所以孫穎莎只能通過戰術變化來跟對手周旋,所以就會出現比分交替上升非常膠著的情況。夢馬落點對任何選手都會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只不過孫穎莎是世界排名最高的選手,競爭對手進攻她的正手位,留給球迷的印象更加深刻。
夢馬落點并沒有球迷所認為的那么神奇,只要運用出來就能夠得分。要真是這樣的話,孫穎莎就不會有目前的競爭力和位置了,這才是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