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發現和診斷肺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盡管低劑量CT篩查已被證實可顯著降低肺癌死亡率,但其在真實世界中的推廣仍面臨高危人群參與率低的問題。
一項在英國開展的SUMMIT研究,旨在評估應用低劑量CT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早期篩查的可行性,為肺癌篩查獲益提供了新的證據支持。
近期,《柳葉刀-腫瘤學》(
The Lancet Oncology)發表了 SUMMIT 試驗基線第一輪篩查的結果,結果顯示,在英國接受低劑量 CT 篩查的肺癌高危人群中,篩查12個月內通過各種途徑發現的原發性肺癌檢出率為2.1%269例),其中篩查檢出率為261例);261例經篩查發現的肺癌患者中,79.3%的受試者屬于早期(期或II期)疾病。該研究表明,在高危人群中進行大規模肺癌篩查是有效的。
截圖來源:The Lancet Oncology
SUMMIT研究是一項前瞻性、縱向隊列研究,基于英國倫敦329家醫療機構的記錄,篩選出12773例受試者(57.6%為男性),這些受試者的年齡為55-77歲,均屬于肺癌高危人群——符合2013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標準(當前吸煙或在過去15年內曾吸煙,且累積吸煙量至少有30包-年)或根據2012年前列腺、肺、結腸直腸和卵巢癌(PLCO)模型估算的6年肺癌風險≥1.51%,且當前未接受積極治療(輔助內分泌治療除外)。在研究篩選階段,他們還接受了肺活量測定(不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的情況下)來評估其呼吸系統健康狀況。
注:吸煙量“包-年”:指每日吸煙包數(一包=20支)*吸煙時間(年)
在完成上述篩選入組評估后,立即進行基線第一輪低劑量CT檢查。若受試者報告存在下呼吸道感染癥狀,則篩查會推遲6周,或受試者要求延期,則根據其意愿調整篩查時間。
在基線篩查中被確診肺癌或存在其他不適合繼續篩查的合并癥的受試者,不再進行后續篩查。
基線檢查后,以下三類受試者在篩查后第1年時進行低劑量CT檢查,包括實性肺結節惡性風險較高、需要緊急轉診到當地醫院肺癌多學科團隊(MDT),檢查結果不確定(肺結節惡性風險低時,3個月后復查CT,若肺結節體積增大或形態改變則轉診至MDT,否則6個月后再進行復查)或需在12個月后重復進行檢查(比如純磨玻璃結節)的受試者;對于其余受試者,在基線篩查后第1年按1:1的比例被隨機分配接受低劑量CT檢查或不檢查(如果基線發現需臨床影像學監測的異常,則需按計劃進行CT檢查)。
基線篩查后第2年:所有人均接受低劑量CT檢查。
▲SUMMIT試驗肺部健康檢查(LHC)和低劑量CT檢查安排的時間線(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研究中對肺癌篩查陽性與肺癌確診的定義如下:
篩查陽性:基線低劑量CT檢查后,發現疑似胸腔內惡性腫瘤并轉診至MDT進行評估的情況;或基線低劑量CT檢查結果不確定,且隨后的肺結節隨訪CT結果呈陽性、仍不確定或隨訪CT檢查還未完成。
篩查陰性:基線低劑量CT檢查后,未發現疑似胸腔內惡性腫瘤;或基線低劑量CT檢查結果不確定,但隨后的肺結節隨訪CT結果顯示先前發現的結節保持穩定或消失。
篩查檢出癌癥:基線低劑量CT檢查時檢出的癌癥;或基線檢查結果不確定,后續隨訪被轉診至MDT后確診的癌癥(后續篩查檢出癌癥)。
在本次分析中,研究團隊報告了基線篩查的結果。
在12773例受試者中,共有467例為篩查陽性,其中438例轉診至MDT。
共有2092例(16.4%)因發現不確定性肺結節需在3個月后接受隨訪CT檢查,其中128例(1.0%)需在3個月和6個月時分別接受隨訪CT檢查。在完成3個月隨訪CT檢查的1997例受試者中,170例(8.5%)的CT檢查結果呈陽性,其中160例(94.1%)被轉診至MDT。在完成6個月隨訪CT檢查的114例受試者中,有20例(17.5%)需轉診至MDT。
這意味著,在此次基線篩查中,在所有12773例受試者中,共有618例(4.8%)因疑似肺癌被轉診至MDT。
在轉診至肺癌MDT的618人中,261例被診斷為肺癌,換言之,在所有參與篩查的12773例受試者中,2.0%因篩查呈陽性而診斷出肺癌,其中163例(1.3%)為基線篩查檢出的肺癌,98例(0.8%)為后續篩查檢出的肺癌(經過3個月或6個月的結節隨訪CT后確診)。此外,15例(0.1%)受試者被確診為肺癌以外的其他胸腔內惡性腫瘤。總體而言,276例(2.2%)受試者在基線篩查陽性后被診斷為任何類型的胸腔內惡性腫瘤。
在261例篩查檢出肺癌的受試者中,207例(79.3%)被診斷為I期或II期肺癌(ⅠA期143例[54.8%],ⅠB期40例[15.3%],Ⅱ期24例[9.2%])。此外,37例(14.2%)被診斷為III期,16例(6.1%)為IV期肺癌。在這261例患者中,201例(77.0%)受試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
在基線低劑量CT篩查后的12個月內,有8名受試者通過研究以外的其他途徑被診斷為間期肺癌。
綜合研究和非研究途徑發現的肺癌病例來看,總體原發性肺癌檢出率為2.1%(269例/12773例)。在篩查第12個月時,低劑量CT篩查方案對肺癌的檢出敏感性為97.0%(95% CI,95.0%–99.1%;269例中檢出261例),特異性為95.2%(95% CI,94.8%–95.6%;12504例中有11905例為真陰性),假陽性率為4.8%(95% CI,4.4%–5.2%)。
該研究共在231例受試者中實施了241次手術切除(包括同一受試者因同期原發性肺癌接受多次手術),有27例(11.6%)術后病理結果為良性,有204例則術后病理證明為惡性腫瘤。此外,術后90天內發生1例(0.4%)死亡病例。
總之,該研究表明,大規模肺癌篩查有助于提升早期發現和診斷率,并促進以治愈為導向的治療。
《柳葉刀-腫瘤學》同期評論文章指出,在該研究的基線篩查中,12個月內通過各種途徑發現的原發性肺癌檢出率為2.1%,這一比例略高于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試驗(NLST)和NELSON研究的既往報道。然而,該結果與此前采用風險預測工具(而非僅依賴年齡和吸煙史)篩選高危人群的篩查研究相一致,進一步凸顯了該研究篩選高危人群入組的方法的潛力。SUMMIT研究的基線篩查結果具有重要意義,為實施肺癌篩查計劃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持。
參考資料
[1] Bhamani, AmynJanes, Sam M et al. (2025). Low-dose CT for lung cancer screening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SUMMIT):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DOI: 10.1016/S1470-2045(25)00082-8.
[2] Marjolein A Heuvelmans. (2025). Lung cancer screening implementation: turning evidence into practice. The Lancet Oncology. DOI: 10.1016/S1470-2045(25)00138-X.
撰文 | 醫學新視點
編輯 | 木白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醫療質量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