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因素常常聚集存在,它們不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還深度參與了靶器官損害的病理生理過程,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發生和發展的重要致病因素。這些代謝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復雜的代謝網絡,共同推動心血管疾病的進展。
為了更全面地評估和管理這些代謝因素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2005年美國心臟協會(AHA)提出了“心血管代謝風險”(cardiometabolic risk, CMR)這一概念,而代謝性心血管病主要指代謝異常與心血管損害之間有較為明確的因果關系,且排除了結構性心血管病、心律失常和心肌病等病因,其主要表現以冠心病、心臟性猝死、心力衰竭(心衰)等為主要結局,干預代謝紊亂有助于改善預后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也有學者稱之為心血管代謝綜合征。
有研究表明,不合理膳食、缺乏身體活動、吸煙、過量飲酒等是代謝性心血管病發生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先前已有研究顯示,植物性飲食對普通人群的益處,2025年3月29~31日,發表在第74屆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度科學會議(ACC.25)的一項研究,首次評估了植物性飲食在代謝性心血管病人群中的益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英國、美國和中國的大規模前瞻性研究中近78,000名代謝性心血管病患者的數據。這些數據集包括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B):2006 - 2022年間的55,000名英國成年人;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NHANES):1999 - 2018年間的18,000名美國成年人;中國縱向健康長壽研究(CLHLS):2006 - 2018年間的近4,500名中國成年人?;趨⑴c者在基線時對24小時膳食回顧訪談或膳食問卷的回答,研究人員為每位患者在健康飲食指數上評分。問卷中飲食中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豆類、茶和咖啡等健康植物性食物的患者在健康植物性飲食指數上得分較高,而報告飲食中精制谷物、土豆、含糖飲料和動物性食物較多的患者在不健康植物性飲食指數上得分較高。
結果顯示,嚴格遵循健康植物性飲食的患者,其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降低了17%-24%,而更嚴格遵循不健康植物基飲食的患者,其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增加了28%-36%。在按年齡、種族、性別、吸煙、飲酒、體質指數和體力活動等亞組分析中,結果保持一致。此外,在不同類型的代謝性心血管病患者以及英國、美國和中國隊列中單獨分析時,結果也保持一致,盡管英國和美國組的平均年齡分別為57歲和59歲,明顯低于中國組的84歲。
在另一項僅使用NHANES數據且未關注代謝性心血管病患者研究中,同一研究小組發現,更嚴格遵循健康飲料模式與較低的過早死亡風險相關。健康飲料定義為茶、咖啡和低脂牛奶,而低酒精、全脂牛奶、果汁以及含糖和人工甜味飲料定義為不健康飲料。
總之,對于代謝性心血管病患者來說,健康植物性飲食可能有助于延長壽命。這些發現可能有助于代謝性心血管病患者做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研究還指出,識別和開發成本效益高的預防策略以促進心血管代謝風險患者的健康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1]https://www.acc.org/About-ACC/Press-Releases/2025/03/17/15/35/Healthy-Plant-Based-Foods-Could-Help-People
撰文 | 梅斯醫學
編輯 | 木白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醫療質量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