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民健康:面臨偽造印章、退貨風險和財務壓力
截圖來源于華夏健康網健康領域專欄創作者《健康之聲》
來源|健康之聲
編輯|塔爾·小康A
濟民健康(股票代碼:603222.SH)近期陷入了一場與經銷商的法律糾紛,給公司的財務和聲譽帶來了重大沖擊。公司副總裁何清紅及其團隊成員涉嫌偽造公司印章,并在銷售過程中冒用公司名義簽署虛假的《補充協議》,導致了大量經銷商要求退貨退款并追求資金占用補償。此事件不僅影響了公司的現金流,還可能引發更多法律訴訟,進一步加劇了公司面臨的財務壓力。
偽造印章事件引發的法律風險
根據濟民健康發布的公告,何清紅及其團隊成員在2023年3月私刻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印章,冒用公司名義與經銷商簽署《補充協議》。該協議約定,若經銷商在一定期限內未能實現產品銷售,便可退回產品,公司需要根據協議條款支付采購金額10%的資金占用補償。這一行為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濟民健康已向臺州市公安局報案,并正在配合相關調查。
然而,濟民健康并未能及時掌握經銷商的庫存情況,目前尚不清楚經銷商未銷售的庫存規模。這一情況使得公司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如果經銷商要求按照《補充協議》退貨退款,公司將可能遭遇大規模的退貨潮,進而導致資金流動性危機。此外,濟民健康還面臨被經銷商起訴的風險,要求按照協議履行退貨和資金補償義務。
業績下滑與現金流壓力
在此事件的背后,濟民健康的財務狀況也表現出嚴重的下滑。2023年度,濟民健康的歸母凈利潤為虧損6548萬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為6780萬元。即便如此,公司未能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顯著的業績反彈,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58.05%,表明濟民健康的盈利能力仍面臨巨大挑戰。
此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呈現大幅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下降了48.85%,這一變化反映了公司在購買商品、支付給職工及其他經營支出上的壓力。
醫療服務業務收購未能帶來顯著回報
濟民健康近年來通過并購擴大其醫療服務業務,包括收購湖北鄂州二醫院、陜西白水濟民醫院、山東鄆城新友誼醫院,以及自建海南博鰲國際醫院和鄂州城南醫院等。然而,盡管醫療服務業務成為濟民健康的重要營收板塊之一,但相關資產頻頻減值,拖累了公司的整體業績。
公司在收購過程中面臨資產減值問題,未能有效提升其盈利水平,導致醫療服務業務的擴張未能如預期般帶來良好的財務回報。
高質押股權與控制權風險
濟民健康的股權結構也存在較大的風險。根據最新財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份1.57億股,占比29.13%。這一持股比例較低,可能會導致股權高度分散,影響公司的控制權穩定性。此外,高比例的股權質押增加了股價下跌、強制平倉的風險,進一步影響公司的股價和控制權穩定性。
ESG評分低迷,社會責任意識缺失
盡管濟民健康近年來在擴展業務的同時強調轉型,但公司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方面的表現并未令人滿意。自2015年上市以來,濟民健康未發布任何形式的ESG報告,其財報中的社會責任部分也較為薄弱。在多個ESG評級機構的評定中,濟民健康的評分處于A股上市公司中等偏下的水平,這也影響了外界對其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信心。
面對當前的法律糾紛、業績下滑和資金壓力,濟民健康急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來穩定其經營狀況。首先,公司需要盡快與涉案經銷商達成和解,避免進一步的法律糾紛;其次,濟民健康應加強對醫療服務業務的管控,避免并購資產的進一步減值;最后,提升企業的ESG評分,樹立更好的社會責任形象,以增強投資者和公眾的信任。
總的來說,濟民健康正處于風雨飄搖的關鍵時期,如何通過有效的風險管控、戰略調整以及提升社會責任意識,恢復業績增長并穩定股東信心,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URL:http://www.kangcn.com/
微信編輯 | 華夏健康生產隊的驢(開電車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