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旺蒼縣,一棵有250年樹齡的古銀杏樹被人為“砍頭”去枝,“光禿禿”地聳立在地上,已岌岌可危。原因是,古樹旁的房屋主人認為采光受到了影響。針對上述投訴,3月28日,四川省旺蒼縣林業局通過問政四川網絡平臺回復表示,該局已立案調查處理,并對被破壞的古樹開展救護復壯工作。
(圖源:問政四川)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樹齡達到100年以上的,就屬于古樹。這棵古樹已經被當地掛牌保護,哪怕村領導同意修剪也沒有用。
在保護古樹和維護村民利益之間,可能就存在這樣的矛盾。村民要采光,而古樹恰好可能因為枝繁葉茂,就不受村民待見。再加上有的村民法律意識不足,就下了狠手。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對古樹名木挖根、剝損樹皮、過度修剪枝干。從相關新聞圖片來看,樹干被村民砍斷,主要樹枝都被砍伐,顯然是過度修剪了,被立案調查理所當然。
(圖源:問政四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棵銀杏樹,銀杏又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植物。一個冷知識是,銀杏野生種群的分布和數量極為稀少,現在大家看到的銀杏樹很多都是人工栽培的。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被科學家譽為植物王國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貓”,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系中國特產。
為什么隨處可見的銀杏樹竟然還是瀕危物種?中國花卉報稱,數量并非決定性因素,其基因的多樣性和野生種群的分布情況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這棵250年樹齡的銀杏被砍成“禿頭”,就尤其令人遺憾。就具體事例分析,如果該房屋是在樹被掛牌保護之后修建的,就說明村民已經違反了國家規定。如果該樹是野生銀杏,村民還涉嫌違反其他法律法規。這些可能表明,涉事村民的違規行為可能不止一處。
這就需要當地具體調查,給出結論,然后依法處理。
(圖源:問政四川)
村民作為古樹的鄰居,應該友好和諧相處,更應該成為護樹人。事實上,全國各地不少村民自覺愛護古樹名木,一是因為古樹是村里的風景,寄托了不少人的情感,承載的是鄉愁的記憶,屬于人們內心柔軟的部分。二是隨著旅游熱度的興起,一些古樹成為景點,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一棵古樹牽動人心,就是因為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升。有網民專門為一棵樹投訴,就讓人格外敬佩。
古樹名木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是十分重要的物種資源、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要將古樹名木“一樹一檔”“一樹一策”管理到位,既要對村民進行法治教育,又要讓有關部門肩負保護古樹之責,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保護共識,讓村落與古樹一起,美美與共。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